中国量化基金研究调研报告成文日期:2017/12/21公募量化基金篇一、量化基金简介量化基金的本质实际上是采用量化投资策略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的基金,根据量化基金的投资策略,我们通常将量化基金,尤其是公募量化基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主动量化型基金、指数量化型基金以及对冲量化型基金。
主动量化型基金策略多为量化选股策略,同时也有部分基金采用事件驱动、行业轮动、大数据选股等策略,其中量化选股策略又分为多因子模型选股、量化基本面选股以及人工智能选股;指数量化型基金以增强指数为主,多为对股票型指数(如沪深300指数等)的增强,也有部分对债券型指数(如对国债指数或信用债指数)的增强;对冲量化型基金多为股票、期货等的多空策略基金,策略偏向于市场中性策略。
三种基金类型具体介绍如下:(1)主动量化型主动量化型基金指的是量化基金中,以股票多头为投资方向,结合资产配置、量化选股及风险控制等策略进行量化投资的基金。
据统计,主动量化型基金多数为混合型基金,其契约限定的股票仓位限制多为0-95%或60%-95%。
实际操作中,主动量化型基金最近一年的调仓幅度并不大,2016年年初、年中及年末的平均仓位均在80%左右。
此类型量化基金的表现受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很大。
此外,主动量化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多为1.5%,收费水平与主动投资偏股型基金相当。
(2)指数量化型传统的指数量化型基金以增强指数型为主,近两年随着债券基金和行业主题基金的升温,一些被动投资的债券指数基金和股票指数基金也结合了量化的投资运作方式,加入到指数量化型基金的行列。
指数量化型基金的收费水平差异较明显,跟踪权益类指数的基金管理费率大都在0.8%以上,而跟踪债券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债基管理费率多为0.3%,仅个别跟踪企业债指数的基金将费率设置在0.7%。
(3)对冲量化型对冲量化型基金虽然也是进行主动投资的,但区别于主动量化型基金的是,对冲量化型基金在进行多头的同时开立空头账户,从而将系统性风险进行对冲,以达到绝对收益的目的,因此大部分对冲量化型基金将“绝对收益”也体现在基金名称中。
除国泰全球绝对收益外,对冲量型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契约限定仓位均为80%-120%,以便对冲操作。
此外,大部分对冲量化型基金的费率为1%,个别对冲量化型基金将管理费提升至1.5%,与主动量化型基金持平。
二、我国公募量化基金发展现状(1)公募量化基金发行概况截止至2016年,公募市场上现存的量化基金共132只。
最早发行于2004年8月——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次年10月上投摩根发行了一只量化选股策略的基金——上投摩根阿尔法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后因仓位上限不足80%改名为“上投摩根阿尔法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早期量化基金的运作并未引起市场的重视,直至2009年市场经历了一轮牛熊切换后,市场对于量化投资渐渐关注,伴随着2015年以来的基金发行热潮,量化基金在数量上出现激增。
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发行量化基金32只和55只(如图1所示),发行的产品类型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除了主动量化型基金外,对冲量化型和指数量化型基金数量也逐渐增多。
图1:公募量化基金发行数量数据来源:wind资讯(2)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如图2所示,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自2013年以来快速扩张,至2016年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已接近800亿元,但是对比公募基金的总规模(2016年总量超9万亿),量化基金的体量依然很小,未来量化基金规模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虽然量化基金在发行的产品类型上逐步差异化,对冲量化型和指数量化型的数量之和(63只)与主动量化型数量(69只)相当,但主动量化型基金在规模上占绝对领先地位(如图3所示)。
截止至2016年末,主动量化型基金的规模达698.21亿元,而对冲量化型和指数量化型的规模分别为49.80亿元和36.55亿元,主动量化型基金规模远超其余两类规模之和。
主动量化型基金的规模在牛市行情中得以迅速扩张,2007年末仅光大核心与上投阿尔法的2只基金规模合计达到了418.17亿元,截止至2016年末主动量化型基金规模扩张至698.21亿元。
2015年以来,采用对冲手段的量化基金在规模上也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由2014年末44.10亿元增长至187.10亿元),但受到股指期货开仓限制的影响,2016年对冲量化基金规模出现大幅缩减(2016年末为49.80亿元)。
指数量化型基金在近年来发行数量上虽有明显增加,但规模(2016年末为36.55亿元)始终不及对冲量化基金。
图2:公募量化基金规模(亿元)数据来源:Wind资讯图3:各类公募量化基金数量(只)和规模(亿元)图数据来源:wind资讯数(3)公募量化基金业绩表现从各年度业绩来看,量化基金在发展初期并未取得明显的优势,如表1所示,2011年到2013年主动量化型基金的收益率甚至落后于同期中国股基指数,但随着量化基金的发展,不同基金公司在量化基金方向上发力。
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量化基金的业绩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14年至2015年的年度业绩(33.92%和49.09%)均领先于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指数,2016年平均回撤幅度在2.29%,而同期股基指数下跌了16.25%。
指数量化型基金中标的为股指的部分在牛市中收益领先于主动管理基金指数,在震荡下行的环境中回撤幅度相对较小。
2016年对冲量化型基金在空头头寸上受到一定限制,未能做到真正的绝对收益,但将回撤幅度控制在了2%以内。
表1:量化基金年度业绩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主动量化型 4.65 -26.23 2.08 12.54 33.92 49.09 -2.29 指数量化型(股)/ -24.8 8.68 -5.73 48.11 10.01 -4.55 指数量化型(债)/ / / -1.2 10.01 9.67 1.5 对冲量化型/ / / / -1.89 12.8 -1.79 中国股基指数0.21 -24.07 5.58 14.56 20.96 43.71 -16.25 中国混基指数 3.73 -22.38 4.68 11.56 18.42 49.74 -8.52数据来源:wind资讯以主动量化型基金为例分析其绩效指标,如表3所示,从风险收益交换效率的角度来看,主动量化型基金具有显著优势,夏普比率为0.82,远高于同期中国股基指数(0.50)和沪深300指数(0.51)。
表2:量化基金相关绩效指标亚普比率胜率下行标准差主动量化型基金0.824 65.79% 12.26中国股基指数0.504 63.16% 13.82沪深300 0.507 57.89% 11.76数据来源:wind资讯综上所述,公募量化基金处于快速发展期,基金规模和业绩表现均有大幅的成长空间,随着量化基金数量的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强,有望使量化基金的业绩表现进一步提高,并且使基金管理人使用的策略更加丰富化,从而调整、合理化主动型量化基金、对冲型量化基金和指数型量化基金之间的结构比例。
私募量化基金篇一、私募量化基金策略简介(1)套利型1.可转债套利可转债套利策略是指基金管理人通过转债与相关联的基础股票之间定价的无效率性进行的无风险获利行为。
可转债的套利交易不一定要在可转换期才能进行,只要有卖空机制和存在机会,在不可转换期同样可以锁定收益进行无风险套利是指通过转债与相关联的基础股票之间定价的无效率性进行的无风险获利行为。
2.固定收益套利固定收益套利策略常被形容成“压路机前捡硬币”。
不同于进行方向性投资、以期获取丰厚利润的全球宏观策略,固定收益套利是利用相似投资工具之间微小的定价异常获利,其价格变动通常以基点来表示(1个基点等于0.01%)。
而为了识别微小的价格变动,必须借助复杂的数学模型来筛选定价失效现象,寻找套利机会。
(2)管理期货策略近些年,随着期货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幅度崛起,期货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进入私募基金经理的眼中,同时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具备着高度的无相关性,其对众多股票重仓的私募基金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分散风险的投资策略。
管理期货策略涵盖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根据预判的价格走势做出多空仓的操作。
管理期货领域的策略可以分为趋势策略、套利策略两个个大类。
(3)多策略基金随着期货品种的加入及对冲策略的普遍应用,很多私募机构将多种投资策略结合使用,以期增加获利空间。
具体的操作模式因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混沌投资因兼具丰富的商品期货和股票市场投资经验,其旗下混沌价值系列基金同时参与股票、商品期货市场,在两个相关性极低的领域进行复合投资。
行业内还有部分量化对冲基金将不同量化投资策略进行复合,如无花果投资,旗下基金投资策略包括阿尔法策略、程序化期货;富善投资,旗下基金投资策略包括程序化期货、阿尔法策略和套利策略。
(4)多组合型多组合型基金主要分为FOF、MOM两种形式。
FOF(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机构筛选私募基金、构造合理的基金组合,从而实现基金间的配置。
该策略的优势是可同时参与不同策略的多只基金,业绩相对平稳。
目前国内组合基金多主要配置股票策略基金,投资回报与股票型私募基金涨跌趋同现象明显,未能做到有效分散风险,实现“长期获取稳健收益”的宗旨。
MOM(Manager of Manager)是在FOF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新型组合基金投资策略,与FOF不同的是,FOF是直接投向现有的基金产品,MOM则可以理解成把资金交给几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分仓管理,更具灵活性,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也存在一定局限。
(5)股票策略(以市场中性策略为主)股票策略的投资标的以股票为中心,其产品数在中国当前私募市场中占据较大分类,是当前最流行的投资策略。
该类策略根据对股票投资的方向不同,可以细分为股票多头与股票多空两种。
1.股票多头策略股票多头策略是指基金经理根据自身判断,从众多股票中选出自身看好的某些股票,在其低价时买进股票,等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卖出从而获得价差收益。
该策略的投资盈利主要是通过持有股票来实现,所持有股票组合的涨跌幅决定了基金的业绩。
选择股票的角度主要有四类:(1)价值投资。
(2)成长投资。
(3)趋势投资。
(4)行业投资。
2. 阿尔法策略阿尔法策略也被成为市场中性策略,目前在市场中较为流行,是指在持有股票组合多头的同时,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来对冲掉股票组合的暴露,从而实现股票组合的市场中性。
此类基金的净值涨跌幅基本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主要源于股票组合跑赢大盘的超额收益。
(6)债券型债券型策略的基金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基金经理需对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进行调整,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投资组合可结合国债期货来减少净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