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程

化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程

实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程-陆晓柒1.目的规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保证操作人员,实验对象和环境安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安全运转及在此环境下的检测工作。

3.职责进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从事检测工作的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4.具体要求:4.1概述4.1.1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用于对检验者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样品的各项实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4.1.1.1具备操作资质的人员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内工作,其他任何人未经许可禁止进入实验室。

4.1.1.2在实验室内的一切活动,必须遵照生物安全手册的规定进行。

4.1.1.3实验室内污染的空气需通过高效过滤器后方能排出室外。

4.1.1.4实验室内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公共污水系统。

4.1.1.5实验室的所有废弃品,必须通过高压灭菌后才能处理和清洗。

必须携出实验室的中间实验材料、更换维修的仪器设备、也只有在确保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条件下,才能携出实验室。

4.1.1.6实验室内准备二级全排式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能够置于生物安全柜内的实验操作,置其内进行,以保证实验室内空间的安全。

4.1.2实验室运行的安全性要求本手册规定的各项要求,首先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包括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止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检测样品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4.1.3实验室工作的质量要求本手册规定的各项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即:实验产生的各项结果和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必须明确完整。

4.2组织管理与职责4.2.1组织框架图单位法人{或授权}负责人(xx)↓实验室负责人(xx)↓生物安全员(xx)↓实验室工作人员4.2.2职责4.2.2.1单位法人{或授权}负责人(1)负责组织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立项、选址,施工队的资质验证。

(2)组所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制定管理制度,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对造成外环境污染、实验室污染、人身伤害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4.2.2.2实验室负责人(1)组织制定安全手册、操作规程等文件。

(2)按照上述文件要求组织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保证实验室运行的安全和实验室工作质量的准确可靠。

(3)组织进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熟知微生物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掌握实验室设备的特殊要求并熟练操作,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决定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格。

4.2.2.3生物安全员(1)对技术方法、化学品、材料与设备定期进行内部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安全与卫生政策与标准。

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2)与有关人员讨论研究安全政策的问题。

(3)确认所有工作人员都具有进入实验室工作的资格。

(4)为所有人员提供连续性的安全要教育与指导。

(5)针对操作程序、技术方法和各种条件要求的变更,以及新设备的引进,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最新的安全文献和信息资料。

(6)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各项技术参数,组织对实验室装备的常规保养。

(7)所有可能涉及潜在传染性或有毒物质泄露的意外事件与事故,即使没有人员受伤或暴露,也要予以调查,并向实验室负责人员和安全委员会报告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议。

(8)当任何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疾病或缺勤与工作有关,并被记录为可能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时,协助随访调查其疾病或缺勤情况。

(9)确保在发生传染性物质溅洒其他事件时,监督消毒净化程序得到正确执行;并对这类意外事件和事故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

(10)确保任何需要修理和维护的仪器设备在消毒与净化之后方可运出实验室。

生物安全员由主管检验师以上的人员承担,必须具备如下资质:具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对操作的微生物有全面、完整的了解;具有组织实验室工作的能力;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

4.2.2.4实验室工作人员(1)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只允许进行实验室目的规定的操作,与此无关的活动一律不得进行。

(2)必须按规定进行个人防护,方得进入实验室。

(3)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每项工作完成之后,必须清理和清洁台面,离开实验室(4)注意个人的健康状况,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5)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访客和喧哗。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1)必须了解实验室安全原理,熟悉本手册的各项规定,熟记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措施。

(2)掌握病原微生物操作的基本要求,正确、安全地实用标本,避免污染,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3)必须熟悉相关实验的国家标准,能够完成标准所规定的任务。

(4)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向生物安全员汇报。

4.2.3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新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培训,取得进入实验室工作的资格。

培训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进行,并指定熟悉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担任辅导。

培训内容包括:(1)相关检验的国家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及本手册内容。

(2)实验室所有设备的使用方法。

(3)个人防护方法。

(4)实验室基本技术。

(5)实验室消毒净化的方法。

4.2.4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格考试新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后,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考核。

通过考核后,还须与有资格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3个月,才能获得独立进行实验室操作的正式资格。

4.2.5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适合工作状态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

出现下列情况,不应进入实验室: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患发热性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其他导致抵抗力下降的状况:妊娠:已经在实验室内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疲劳状态。

4.3实验室操作规程4.3.1启动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半小时。

开启实验室主电源,使实验室及生物安全柜投入运行。

开启顺序:①开启屋顶风机②开启全排风③开启空调④开启安全柜⑤打开房间紫外线灯。

4.3.2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个人防护,才能进入实验室区域:(1)在更衣室中换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2)在清洁区内,根据实验要求做好防护。

(3)实验中需使用腐蚀性试剂时,在胶乳手套外加带一次性塑料手套;需要进行可能造成污染材料飞溅的操作时,需加戴防护面罩。

4.3.3进入实验室4.3.3.1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每进入一道门,应将此门关好,再开启下一道门。

4.3.3.2进入实验室后,关闭房间紫外线灯。

4.3.3.3检查实验室运转是否正常。

4.3.3.4做好开始实验的各项准备。

4.3.4启用标本、试剂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才将标本和试剂从冰箱中取出,直接放入生物安全柜中。

用完立即归位,使其在冰箱外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短。

4.3.5操作4.3.5.1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洗涤时避免液体材料飞溅。

吸取、稀释液体时,将吸管插入试管底部,用吸球缓慢吸取,避免产生汽泡或汽溶胶。

4.3.5.2离心时,应使用双盖封闭式离心机和全封闭试管,每管离心液总量低于最高容量1个刻度单位:平衡时不得有液体渗陋到管套中,离心机使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擦洗消毒。

4.3.6观察结果不打开容器的观察允许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否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观察结果。

4.3.7准予携出实验室的材料确保不含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才可以从实验室携出。

容器表面应用75%乙醇消毒。

4.3.8实验室清洁每一实验步骤完成后,均应清理台面。

所有用过的试剂均应归还原位;使过的吸管等长形器材放入储存污物的盒内;锋利品放入专用的污物盒;纸巾软物品放入污物袋;在台面上喷洒75%乙醇,保持20分钟,然后以纸巾擦干。

实验室的其他表面,也应经常用75%乙醇擦拭。

4.3.9污染物品处理放置污染物品的容器装满时,应更换新的容器。

实验结束后,对用过的污染物品进行高压消毒。

4.3.10更换工作服。

工作完毕的更衣顺序是,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套5分钟,然后依次除去口罩、防护服、鞋套,放入高压消毒袋内,再次浸泡手套后除去手套,用75%酒精棉球擦面部裸露部位。

4.3.1实验室消毒每次工作完毕,生物安全柜内用75%酒精擦拭台面,消毒液消毒地面,开启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后,逐一关闭实验室送风和通风设备{关闭顺序与开启顺序相反}。

4.4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4.4.1实验记录在实验室内,实验记录应使用铅笔书写。

记录内容应简明扼要,包括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基本条件等提示记忆的内容,并较详细地记载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及数据结果。

要求字迹应清晰,数字成行成列,以避免录入错误。

4.4.2实验记录带出实验室将上述记录在纸张上的实验记录应用80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6小时后方可带出实验室。

或阁着实验室玻璃窗由清洁区工作人员抄录一份。

4.4.3实验记录录入计算机实验记录必须在实验结束后24小时内录入计算机。

记录准确的实验报告和录入时间。

再按照由实验室带出的书写记录,准确地记载实验结果和数据。

录入后,书写记录保存1周,以备查验。

实验记录录入后,一般不得修改。

因数据记录错误,录入错误,或实际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改变,必须更改记录时,不要删除已经录入的描述和数据,而应录入新的描写和数据,并注明更改原因。

4.4.4实验室记录备份每月一次,将上月计算机的实验记录做出备份,备份的实验记录不得修改。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实验记录,核对备份与原始的实验记录,对记录中的缺陷提出修改意见。

4.4.5实验记录的保存年限实验记录保存一年。

已使用的实验记录(出具报告,发表论文,或以其他方式引用),在使用后再保存一年。

如无特殊必要,备份的实验记录一般永久保存。

4.4.6出具实验报告在需要出具正式实验报告的场合,报告由实验者填写署名,交实验室负责人记录核对后签字,再由单位签发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发出。

4.5标本保管规则4.5.1标本进入实验室4.5.1.1出实验室采集的标本,本实验室统一登记编号,能反映出标本的来源、种类、性质、目的等相关信息。

4.5.1.2有关单位送检的标本由实验室统一登记编号,注明送检单位、送检时间、种类、性质、实验目的等相关信息。

4.5.2标本的保管根据标本的性质、目的进行保存,每分标本分两份,一份检测时使用,另一份备用。

标本因各种原因损失时,启用后备标本,并重新备份。

4.5.3标本的销毁确定不用的标本,采用高压灭菌后焚烧的方式销毁。

4.6实验室装备保养4.6.1实验室定期保养实验室的定期保养按照提供实验室设备厂商的规定进行,主要是对机械和电器部分进行维护。

4.6.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的保养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

维护有专业人员进行。

生物安全柜的滤器必须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定期由专业人员更换,其它仪器设备也应根据实际需要清洁保养。

4.6.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更换仪器设备需要更新,需要离开实验室进行维修,或损坏需要更换,以及必须临时进入实验室使用,使用完毕后必须撤出实验室的贵重仪器,在撤出实验室之前必须以恰当的方式严格消毒,方可处理或重新投入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