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3
4
3
5
4
6
4
6
5
8
5
7
室内环 境质量 (共6项)
3 4 5
运营管理 (共7项)
4 5 6
优选项数 (共14项)
6 10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
公共建筑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技术 体系
认证体系——一星级技术体系—公共建筑
项目环评报告通过批复
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
日照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要求
认证体系——三星级技术体系—住宅建筑
注:下述技术为在二星级技术体系基础上增加的技术
室外风环境满足舒适度要求
可再利用材料应用
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室内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建筑能耗低于地方标准的80%
可调节外遮阳系统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中水回用系统
物业通过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应用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公共建筑星级评价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等级
★ ★★ ★★★
一般项数(共36项)
节地与室外 节能与能源 节水与水资 节材与材
环境
利用
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共6项) (共10项) (共6项) (共5项)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 ★★ ★★★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8项)
4 5 6
一般项数(共32项)
节能与 节水与水资源
能源利用
利用
(共6项)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4项)
室内环
运营
优选项数
境质量
管理
(共6项)
(共6项) (共2项)
2
3
1
2
1
3
4
2
3
1
2
4
5
2
4
2
3
划分绿色建筑标识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 ★★ ★★★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8项)
4 5 6
一般项数(共40项)
节能与 节水与水资源
能源利用
利用
(共6项)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7项)
室内环
运营
优选项数
境质量
管理
(共9项)
(共6项) (共7项)
2
3
3
2
4
3
4
4
3
5
3
4
5
5
4
用水分户计量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建筑无结露现象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 物业管理制度健全 设备、管道设置便于维修 绿地率不低于3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公共服务配套齐全 交通组织便利 节水器具 雨水回用系统 室内背景噪声控制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蓝色为建筑强制设计要求之外的技术
认证体系——三星级技术体系—公共建筑
注:下述技术为在二星级技术体系基础上增加的技术
室外风环境满足舒适度要求 蓄冷、蓄热技术应用 建筑能耗节能60%以上 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 中水回用系统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应用 可再利用材料应用 可调节外遮阳系统 物业通过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
物业管理制度健全
植物配植选择乡土植物
设备、管道设置便于维修
乔、灌、草复式绿化
建筑智能化设计
交通组织便利
室内照明达现行值
围护结构节能50%
用电分项计量
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公建节能要求
建筑部分负荷的节能措施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达30%
节水器具
外窗气密性达标
雨水回用系统
风机、水泵满足公建节能要求
6
5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
住宅建筑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技术 体系
认证体系——一星级技术体系—住宅建筑
项目环评报告通过批复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控制 日照、采光、室内通风满足相关要求 植物配植选择乡土植物 乔、灌、草复式绿化 围护结构节能符合地方要求 集中空调系统设温度调节装置 集中空调系统设热量计量装置 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公建节能要求 用电分户计量 风机、水泵满足公建节能要求 给排水系统设计完善 避免给排水管网漏损措施
3
4
3
3
4
6
4
3
5
8
5
4
室内环 境质量 (共6项)
3 4 5
运营管理 (共3项)
1 2 2
划分绿色建筑标识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优选项数 (共12项)
5 8
等级
★ ★★ ★★★
一般项数(共43项)
节地与室外 节能与能源 节水与水资 节材与材
环境
利用
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共6项) (共10项) (共6项) (共8项)
认证体系——二星级技术体系—住宅建筑
注:下述技术为在一星级技术体系基础上增加的技术
透水地面应用 照明功率密度达目标值 排风热回收系统 可再生能源应用 景观绿化节水灌溉 可再循环材料应用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室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 建筑智能化设计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
注:下述技术为在一星级技术体系基础上增加的技术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
可再循环材料应用
透水地面应用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主要功能空间采光达目标值 室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
排风热回收系统
室内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可再生能源应用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景观绿化节水灌溉
导光筒或采光井等增强自然采光设计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的主要标准及文件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认证
绿色建筑标识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绿色建筑标识” 均分为三个等级: 一星级 ★ 二星级 ★ ★ 三星级 ★ ★ ★ (等级最高)
认证体系——国内认证体系——住宅星级评价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2018.6.11
美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
简介
体系评估
体系评估
体系评估——认证级别
评估系统
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有不同的评估体系
认证实施流程
英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BREEAM
简介
体系
指标
体系下的绿色建筑评估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
等级
认证实施流程
认证证书样式
用水分项计量
给排水系统设计完善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避免给排水管网漏损措施
灵活隔断设计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室内背景噪声控制
集中空调系统室内参数符合公建节能标准 空调末端调节方便
建筑无结露现象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蓝色为建筑强制设计要求之外的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认证体系——二星级技术体系—公共建筑
注:红色部分为跟绿建公司产品有关的项目
定级方法
对于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0378-2006的修订意见和建议,修订组在第 一次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采用量化评价手段。经反复研究和讨论,《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50378-2014的评价方法定为逐条评分后分别计算各类指标得分 和加分项附加得分、然后对各类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并累加上附加得分计算出 总得分。等级划分则采用“三重控制”的方式:首先仍与原《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50378-2006一致,保持一定数量的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其次每类指标设固定的最低得分要求;最后再依据总得分来具体分级。严格 地讲,上述“各类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得分率”。因为建 筑的情况多样,各类指标下的评价条文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对某一栋 具体的被评建筑,总有一些评价条文不能参评。因此,用“得分率”来衡量 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程度更加合理。但是在习惯上,“按分定级”更容易被 理解和接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0378-2014在“基本规定”章中规定了 一种折算的方法,避免了在字面上出现“得分率”,表3给出了一个分值计算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