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蔬菜是重要的基础性商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2000—2012年京津冀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图(单位hm 2,负值为减小)。

据此完成各题。

1.该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特点是 A .京津周边地区增加较多 B .太行山麓面积减小较多 C .面积增加的县域数较少 D .种植总面积大幅度下降2.北京、天津等蔬菜种植面积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A .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B .蔬菜市场需求减小 C .当地蔬菜单位产量提高D .蔬菜仓储、运输保鲜技术提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

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

据此完成各题。

3.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A .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B .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 .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D .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A .P 1B .P 2C .P 3D .P 4(2010全国Ⅰ)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下题。

5.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 .耐湿 B .耐旱 C .耐盐 D .抗倒伏6.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 .化肥B .农家肥C .农药D .淡水(2011浙江高考)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

7.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下题。

9.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0.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畜牧业(2011福建高考)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下题。

1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土层薄 B .降水变率大 C .坡度大 D .植被覆盖率低1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 .调节大气温度 B .提高土壤肥力 C .增大空气湿度 D .增加日照时数 (2014.江苏高考)《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下题。

13.“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 .山间峡谷 B .山前平原 C .山间盆地 D .平缓高原14.“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 .地理位置 B .灌溉系统 C .农业科技 D .水力资源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15.(2010浙江高考)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下题。

【小题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 .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 .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 .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 .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小题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 .自给型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集约型农业(2011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下题。

1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 .技术力量较雄厚 B .气候条件较优越C .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 .劳动力较充足1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 .专业化水平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1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 .加大科技投入B .扩大种植面积C .增加劳动力投入D .加大化肥使用量19.(2013北京高考)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 A .巴西、印度、南非 B .南非、巴西、印度 C .印度、巴西、南非 D .巴西、南非、印度(2014.重庆高考)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完成下题。

20.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 .人口数量减少 B .城市化率提高 C .土壤质量下降 D .粮食单产提高21.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 .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 .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 .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 .亩均农业产值增加(2013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下题。

22.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 .西瓜品种优 B .种植成本低 C .种植利润高 D .市场需求大23.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 .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 .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 .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 .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2014.海南高考)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下题。

24.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 B .土壤 C .光照 D .水分 25.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 .降低运输成本B .改善生态环境C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 .增强产品竞争力(2014.江苏高考)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6.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 .洪泽湖周边地区B .太湖周边地区C .沿江地区D .沿海地区27.“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 .山地易排水 B .山地日照充足 C .山地风力大 D .山地云雾多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完成各题。

28.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C.人均耕地多D.可垦荒地多29.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一一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B .乙一一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一一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一一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31.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一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一一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一一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一一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32.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B .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C .甲地海拔低,1月气温高于丙地D .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3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草原辽阔,利于发展乳畜业B .乙地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 .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D .丁地夏季低温,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读某地气候资料,回答。

34.表中X 的数值可能是 A .-4 B .0 C .5 D .123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不利因素是A .水热组合不好B .光照条件不足C .土壤肥力不足D .灌溉水源差 36.该地可能位于A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B .阿根廷南部地区C .美国东南沿海地区D .南非南部沿海地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现在,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已经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也以花基、菜基为主。

37.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土壤 D .地形38.农民将桑基、蔗基鱼塘转变为花基、菜基鱼塘的根本原因是 A .农业科技的发展 B .市场需求的改变 C .促进生态循环 D .节省劳动力39.我国三江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其限制条件是A .热量B .土壤C .水分D .市场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40.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 .大气湿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4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4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