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30)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30)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在暑假拜读了余文森教授著作-----《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此书名称开门见山地指出了该本书的主题,即是有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

此本书的作者是余文森教授,余教授目前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院长兼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及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颇有心得。

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也是现在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都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而余教授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论述并且结合理论与实践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

全书从三个主题来层层推进核心素养落地,分别是第一篇“核心素养的意义”,此篇主题是全书的方向与基石,阐释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基本原理;第二篇是“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这是全书的关键和先导,阐述了素养本位的新型教学观;最后一篇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与途径,是全书的重心和落脚点。

三个主题环环相扣,互相呼应,构建了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深入浅出,将高深的理论浅显化,令人获益匪浅。

全书内容丰富,我就选取一些自己较感兴趣,有共鸣的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从我们高中开始,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改革的方向,紧跟时代步伐。

而作为一
名历史教师,我更关注我们本学科的内容。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所提炼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类。

这五个内容是一个有机体,其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我对这五点内容浅显的认识。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来讲,就是如何去看待历史。

在史学中我们有许多不同的历史观,比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正统史观等等,当然还包括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组成的各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以史为鉴,是我们作为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历史要有恰当的方法,很多同学对历史没有宏观的框架,是因为他们没有历史结构,没有历史的时空观念。

在历史中,时空观念好比数学坐标中的XY轴,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坐标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历史学习中最基本的素养了。

学习历史很重要且基本的就是要搞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在单元练习时,总是张冠李戴,将唐代的事物错误的记忆成宋代的,将汉代的记忆成秦代的,等等。

这反映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时空观念模糊,导致考试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后来记忆强化。

史学大师傅斯年先生曾说:史学就是史料学。

史料实证就是高中
历史教学通过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寻找历史规律,引发历史启迪。

我们通常所说,论从史出,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

这应该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素养的一个内容了。

在广袤无垠的历史长河中,历史材料卷帙浩繁,虽然我们讲究史料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去辨别史料,这也是一门大学问。

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按照价值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一般来说第一手史料的可信度高些,对于第二手史料的使用要谨慎小心些。

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其实就是要在日常学习中,增强他们历史学习的求真意识。

历史解释,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

历史事实,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出发点,但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史官再怎么秉笔直书,还是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司马迁本人也称其为“一家之言”,因此即使我们能看到历史遗迹,文物等,但要让这些过去的东西,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最终离不开人们的解释。

所以,历史解释的关键在于疏通、陈述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来赋予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用全面、发展、辩证、客观的态度去解释历史事件。

历史教学还有一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家国大义,此刻,又面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关键时期,回首展望共和国七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在历史教学中更要渗透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的教育,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紧密联接,同呼吸,共命运。

让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阅读完此书后,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解,不再像以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我也将不断深入学习,充实完善自身,争取早日把握住核心素养的精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