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定位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表2-1 常见的典型单一定位基准的定位接触形态所限制的自由度类别及定位特点
9) 工件定位以后,还要用夹紧装臵将工件紧固,因此,要区分定位
与夹紧的不同概念。 10) 定位元件不要重复限制工件相同的自由度。 三、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正确的定位形式有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两种。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9 过定位及其消除的方法示例之一 a)过定位使定位不稳定 b)改进 定位结构,消除过定位 1—半圆柱 2—定位块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 过定位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过定位会造成定位的不稳定,从而影
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严重的过定位会引起过定位干涉现象,影响工 件的装夹,并导致工件夹紧变形。 (3) 消除过定位的方法 通常可采取下列措施来消除过定位: 1) 减小接触面积。 2) 修改定位元件的形状,以减少定位点。
第二章 工件的定位
第二章 工件的定位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定位元件设计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一、概述
使用夹具加工工件有多种加工要求,其主要是满足工件被加工表面 的工序尺寸和位臵精度要求。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 2.定位与夹紧的关系 3.定位基准
图2-1 定位基准 a)、b)定位基准为轮廓要素 c)定位基准为表面的几何中心
五、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技术要求的关系
1.与加工技术要求有关的自由度
图2-14 自由度与加工技术要求无关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15 螺母零件简图
1) 与加工尺寸公差有关的自由度。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 与位臵公差有关的自由度。
2.与加工尺寸公差有关的自由度 (1) 公差带图形分析法 有些自由度直接影响了工件加工面的位臵尺 寸,如被加工圆柱面轴线至定位平面的距离尺寸;被加工平面至定 位圆柱面轴线的距离尺寸等。
1.完全定位 2.不完全定位
图2-8 不完全定位的示例 a)定位基准为内圆锥面的中心定位 b)定位基准为两平面 c)定位基准为外圆柱面 的中心及槽 d)定位基准为外圆柱面的中心 e)定位基准为平面
四、欠定位与过定位 欠定位和过定位是不正确的定位形式。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1.欠定位
(1) 欠定位产生的原因 欠定位是一种因定位不足而影响加工精度的 现象。 (2) 防止欠定位的方法 在定位分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以防止产 生欠定位。 1) 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技术要求的对应关系要明确。 2) 仔细分析定位点的作用,不要混淆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的概念。 2.过定位 (1) 过定位产生的原因 过定位是工件定位时,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 数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所致。
图2-7 气动自动定心定位机构定位原理 a)气动自动定心机构 b)截面图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3) 常用的主要定位基准有大平面、长圆柱表面、长圆锥面等。
4) 工件的定位,是工件以定位基准面与定位元件的工作面保持接触 或配合实现的。 5) 圆柱几何体的中心定位的特征,是定位点在圆柱表面上,而定位 基准则为中心线。 6) 有时定位点数量及其布臵不一定明显直观,如自动定心定位就是 这样。 7) 定位点的分布应该符合几何学的规则。 8) 定位点所限制的自由度类别,通常可根据定位接触处的形态确定。
图2-10 过定位及其消除方法示例之二 a)过定位 b)完全定位 1—菱形销 2—支承板 3—菱形销的台阶面 4—圆柱定位销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3) 缩短圆柱面的接触长度。
4) 设法使过定位的定位元件在干涉方向上浮动,以减少实际定位点 的数量。
图2-11 可浮动定位元件的浮动方向 a)可浮动的平面支承示意图(浮动方向) b)可浮动的短V形块示意图(浮动方向 ) c)球面垫圈(浮动方向、)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3) 圆盘几何体的定位 圆盘几何体的特点是圆柱面较短,圆柱面的
定位功能将降低;而几何体的端平面较大,则作主要定位基准。
图2-6 圆盘几何体的定位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六点定位规则的十个主要问题
1) 定位点的合理分布、组合,主要取决于定位基准的形状和位臵。 2) 定位点不能随意分布、组合。
5) 拆除多余的过定位元件。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 正确判断过定位 正确判断过定位,主要是判别发生过定位的定
位元件及其所重复限制的自由度。
表2-2 较难判别的定位干涉现象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表2-2 较难判别的定位干涉现象
(5) 正确处理过定位 在机械制造中,一些特殊结构的定位,其过定 位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12 导轨面的过定位分析 a)V形导轨面定位 b)双V形导轨面定位 c)用可浮动的双圆柱定位的较好结构 1—圆柱 2—浮动圆柱 3—可调支承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13 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 时减小过定位影响的方法 1—支承凸台 2—心轴 3—通用底盘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16 公差带图形分析法示例一 1—自由度的作用 2—自由度 的作用 3—自由度的作用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17 公差带图形分析法 a)工件的定位 b)公差带图形分析 1—自由度的作用 2—自由度的作用
图2-3 平面几何体的定位 a)三个平面定位基准 b)、c)定位点分布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工件的定位基准是长圆柱面的轴线、端平面和键槽侧面。
图2-5 圆柱几何体的定位特点 a)与中心轴线位置无关的两个自由度 b)圆周方向分布 的键槽处的定位点 1—定位轴 2—定位键 3—支承板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工件的自由度
图2-2 工件在空间坐标 系中的六个自由度
第一节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二、六点定位规则
1.定位规则 2.遵循六点定位规则的意义 3.定位点分布的规律 (1) 平面几何体的定位 如图2-3a所示,工件以A、B、C三个不同方 向的平面为定位基准,其中A面最大,为主要定位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