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2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2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库设计基础)模拟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分数:2.00)A.关系√B.属性C.元组D.主码(键)解析:解析:每个二维表代表一个关系,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

2.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分数:2.00)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解析:解析:由于B和C有一一对应的联系,而A和B只间有一对多的联系,则通过关系之间的传递,则A和C之间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3.有三个关系R,S和T R和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分数:2.00)A.选择B.投影C.交D.并√解析:解析:关系代数的并运算是指: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为R∪S。

形式定义为:R∪S≡{t|t∈RVt∈S},式中t是元组变量。

本题中关系T 是由属于关系R的或者属于关系S的元组组成,所以T是R u s的结果。

4.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分数:2.00)A.记录B.行C.属性√D.元组解析:解析:自然连接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关系之间有公共域。

二是通过共域的相等值(属性)进行连接。

5.有三个关系R,S和T R和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分数:2.00)A.选择B.差√C.交D.并解析:解析:由关系T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其数据由属于关系R但是不属于关系S的数据组成。

所以关系T是由关系R和S通过差运算得到的。

6.有表示公司和职员及工作的三张表,职员可在多家公司兼职。

其中公司C(公司号,公司名,地址,注册资本,法人代表,员工数),职员S(职员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W(公司号,职员号,工资),则表W的键(码)为(分数:2.00)A.公司号,职员号√B.职员号,工资C.职员号D.公司号,职员号,工资解析:解析:由于职员可以在多家公司兼职,表W的键(码)应为公司关系和职员关系的主码,即公司号和职员号,应选择选项A。

7.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关键字是S,B的主关键字是D,则D是A的(分数:2.00)A.外键(码) √B.候选键(码)C.主键(码)D.候选键或主键解析:解析: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元组。

候选键(码)是二维表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

若一个二维表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键(码)供用户使用。

表M中的某属性集是表N的候选键或者主键,则称该属性集为表M的外键(码)。

A中属性集D是B的主关键字,故D是A的外键(码),所以选项A 正确。

8.有关系R、S和T T是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出,则所使用的操作是(分数:2.00)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差√解析:解析:由三个关系R、S和T的结构可以知道,关系T是由关系R、S经过差运算得到的。

9.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模式定义的是(分数:2.00)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解析: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提供相应的数据语言,它们分别是: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

10.设有一个商店的数据库,记录客户及其购物情况,由三个关系组成:商品(商品号,商品名,单价,商品类别,供应商),客户(客户号,姓名,地址,电邮,性别,身份证号),购买(客户号,商品号,购买数量),则关系购买的键为(分数:2.00)A.客户号B.商品号C.客户号,商品号√D.客户号,商品号,购买数量解析:解析:购买关系是联系客户和商品表的纽带,所以购买表的键为客户号和商品号,选项C正确。

11.有三个关系R,S和T R和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分数:2.00)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交√解析:解析:关系R与S经交运算后所得到的关系是由那些既在R内又在S内的有序组组成的,记为R∩S,因此应选择选项D。

12.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的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的是(分数:2.00)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解析: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语言,它们是:数据定义语言,该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该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包括查询与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该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功能。

故选项C正确。

13.一名雇员就职于一家公司,一个公司有多个雇员。

则实体公司和实体雇员之间的联系是(分数:2.00)A.1:1联系B.1:m联系√C.m:1联系D.m:n联系解析:解析:一对多关系是关系数据库中两个表之间的一种关系,该关系中第一个表中的单个行可以与第二个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行相关,但第二个表中的一个行只可以与第一个表中的一个行相关。

本题中一个公司有多个雇员,但一名雇员就职于一家公司,因此是一对多关系。

14.B为键,则最后一条记录违反了(分数:2.00)A.实体完整性约束√B.参照完整性约束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关系模型中可以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M是关系的主键,则属于M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属性B为主键,最后一个记录为空,违反了实体完整性约束,选项A正确。

15.在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是(分数:2.00)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结构数据类型解析:解析:数据模型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以下3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着重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逻辑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物理数据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实现的模型,此模型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

故选项A正确。

16.一个兴趣班可以招收多名学生,而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兴趣班。

则实体兴趣班和实体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分数:2.00)A.1:1联系B.1:m联系C.m:1联系D.m:n联系√解析:解析:一般来说,实体集之间必须通过联系来建立联接关系,分为3类: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m)、多对多联系(m:n)。

多个兴趣班与多个学生的关系为m:n联系,选项D正确。

17.有三个关系R,S和T A,B和复合关键字(A,B)。

则T的记录项(b,q,4)违反了(分数:2.00)A.实体完整性约束B.参照完整性约束√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D.以上三项解析:解析:关系模型中可以有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M是关系的主键,则属性M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具有参照完整性约束的表中的外键字段,是其参照表的主键字段。

外键取值必须取参照表中主键字段已经有的值,可以为空也可不为空。

对于这个题目来说,复合关键字(A,B)只能取(A,F)、(A,1)、(A,n)、(b,F)、(b,1)、(b,n1,而T的记录项(b,q,4)中复合关键字(A,B)的值为(b,q)不在上述的取值范围中,所以T的记录项(b,q,4)违反了参照完整性约束。

18.在数据库系统中,给出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表示的是(分数:2.00)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以上三项解析:解析:数据模型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以下3种类型,着重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逻辑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物理数据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实现的模型,此模型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上物理结构的表示。

故选项C正确。

19.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分数:2.00)A.逻辑设计阶段√B.需求分析阶段C.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解析:解析:数据库的设计阶段包括需要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其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20.设有关系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每个学生学号唯一。

除属性学号外,也可以作为键的是(分数:2.00)A.姓名B.身份证号√C.姓名,性别,年龄D.学号,姓名解析:解析:候选键是是二维表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

一个二维表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键供用户使用,学生学号与身份证号均是唯一的,都可以作为主键,B选项正确。

21.在数据库系统中,考虑数据库实现的数据模型是(分数:2.00)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型D.结构数据类型解析:解析:数据模型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以下3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着重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逻辑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物理数据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实现的模型,此模型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

故选项B正确。

22.在数据库设计中,描述数据间内在语义联系得到E-R图的过程属于(分数:2.00)A.逻辑设计阶段B.需求分析阶段C.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解析:解析: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是将现实世界的要求转化成实体、联系、属性等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间的两种基本联接关系,并且可用一种图非常直观地表示出来。

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

23.有三个关系R,S和T R和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分数:2.00)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差解析:解析:由关系T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其数据由关系R和S的数据组成。

所以关系T是由关系R和T 通过并运算得到的。

24.关系数据模型(分数:2.00)A.只能表示实体间1:1联系B.只能表示实体间1:m联系C.可以表示实体间m:n联系√D.只能表示实体间1:n联系解析:解析:关系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间一对一(1:1)、一对多(1:m)和多对多(m:n)联系。

因此选项C 正确。

25.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E-R图中的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分数:2.00)A.属性B.键C.关系√D.域解析:解析: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关系。

26.有三个关系R,S和T R和S得到关系T的运算是(分数:2.00)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尔积√D.差解析:解析:两个集合x和Y的笛卡尔积,又称直积,表示为X*Y,第一个对象是X的成员而第二个对象是Y的所有可能有序对的其中一个成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