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

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简称专项)项目的管理,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化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专项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项目管理工作坚持“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公开公正、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专项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拨款支持为主的、具有明确目标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和标准制订研究项目。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第四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和专项项目的主管单位,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专项项目的立项、调整、撤销和项目经费划拨,组织项目结题验收。

第五条信安标委是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专业领域内从事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机构,负责统一协调申报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年度计划项目,并组织国家标准的送审、报批工作。

信安标委主任办公会是信安标委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研究确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中有关政策、方向、任务等重大问题,负责审查批准专项项目立项建议。

第六条信安标委秘书处负责组织专项项目的征集、立项评审、项目进度和任务执行情况的检查,按期向主任委员报告项目研究进展和管理工作情况。

秘书处办公室是秘书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项目资料汇总、项目文档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安标委秘书处办公室和工作组负责进行专项项目提案初审。

第三章项目申请第八条专项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非涉密项目实行公开征集制度,涉密项目由有关单位内部推荐。

秘书处负责下发《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征集通知》和《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

第九条申请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下列资质和条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对所申报的项目具备研究、开发及咨询能力;2.具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研究开发队伍,具有相关工作基础,内部管理机制完善;3.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要有丰富的研究开发、工程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经验,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外资控股企业不得申请标准编制项目。

第十条申请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根据要求填写《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工作组或秘书处办公室提出项目申请。

第四章立项评审程序第十一条项目立项评审程序:1.秘书处办公室对征集的项目提案汇总,并依据项目立项形式性审查规则对项目进行形式性审查后,交由有关工作组依据项目立项初审规则初审;2.各工作组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及相关材料提交到秘书处办公室,由秘书处办公室分类汇总,并准备评审论证材料;3.秘书处组织专家组进行项目评审,必要时应请项目申请单位进行答辩,出具书面评审意见,提出专项项目计划建议,提交给主任办公会审查;4.主任办公会研究确定立项项目建议,提交给项目主管单位审查批准。

5.在立项评审工作中,信安标委应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五章立项形式性审查和初审规则第十二条秘书处办公室进行形式化审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不能通过形式化审查:1.申请者不具备要求的资质和条件;2.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3.不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资助范围;4.申请书未经所在单位审查,并签署具体审核意见;5.申报日期超过当年规定时限的项目。

第十三条工作组负责进行项目初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不能通过初审:1.明显缺乏立项依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模糊不清,无法进行评审;2.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3.申请经费不合理,专项无力支持的项目;4.申请者对已获资助项目,不执行专项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且未按要求整改的;对不按工作计划和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导致未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的;第六章评审组的组成第十四条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评审意见;2.熟悉被评审项目所属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发展状况,了解本领域标准化活动特点与规律;3.从事被评审项目所属领域专业技术及标准化工作满5年以上,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技术水平。

第十五条项目评审专家组的组成,应充分考虑项目评审专家的专业互补性和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评审遵循回避原则,专家对可能影响公正性的项目评审要实行回避。

项目评审组评审专家构成应科学合理。

第十六条项目评审专家应当以科学的态度,严格依照项目评审工作的有关程序和办法,客观、公正地对项目做出评价。

应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评审中接触到的国家秘密和有关评审情况,在评审期间专家的表现,将记录在专家信誉档案中。

若有意做出虚假结论,一经查实,将取消承担评审任务的资格。

第七章实施与管理第十七条专项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后,项目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专项项目任务书并下达经费。

第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任务书中的规定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和进行经费使用。

第十九条专项项目实行半年执行情况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从立项获得批准开始,每半年编制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上报信安标委秘书处办公室。

第二十条秘书处应定期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对未能按期、按质完成实施进度的单位,秘书处可对项目的实施提出警告并及时报告信安标委主任委员和项目主管单位。

第二十一条任务书一经签订,项目承担单位不得自行调整。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报项目主管单位批准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撤销:1.产业、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项目的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3.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

第二十二条需要撤销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做的工作、经费使用、以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作出书面报告,报信安标委秘书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提前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信安标委申请延期验收,并提交详细的延期工作计划,信安标委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特殊情况需更换项目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处提出申请,经秘书处批准后,报秘书处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五条标准研究制定过程要符合《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的立项评审、实施与管理、结题验收和文档管理等应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办理。

第八章结题与验收第二十七条项目验收应当以《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完成时间和确定的成果要求为依据。

第二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的3个月内,按要求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并将验收材料报送信安标委秘书处。

信安标委秘书处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初审后,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第二十九条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供如下纸质验收材料3份,电子文档1份:1.验收申请表;2.自评估报告(含经费决算);3.任务书规定应提交的研究成果;4.其他相关文档和附件。

第三十条项目验收采取会议评议方式。

验收专家组应认真审阅验收资料和听取项目组汇报,审查经费使用情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专项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三种情况1.项目计划目标和任务已按照考核目标要求完成,经费使用合理,通过验收;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为需要复议:1)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定任务或达到项目预期目标;2)由于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等导致验收意见争议较大;3)经费使用不符合有关规定。

3.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通过验收:1)未能完成规定任务或达到项目预期目标;2)超过任务书规定的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且事先未作出说明;3)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完整;4)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

第三十二条需要复议和未通过的项目应分别在接到通知的半年内,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若仍未通过验收或未按要求进行验收的,取消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两年内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项目主管单位视情况收回部分或全部经费,并由信安标委备案。

第三十三条专项项目所产生的国家标准草案成果应纳入次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提案,原项目承担单位应填写《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项目申请书》,进入立项评审程序,优先考虑立项。

第三十四条专项项目重要成果,应在信安标委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国际标准立项的可能性。

专项项目所产生的国际标准提案成果应按照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要求开展国际标准立项工作。

第三十五条专项项目形成的成果和有关材料,应报送信安标委秘书处办公室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归档。

第九章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第三十六条专项项目经费应纳入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统一管理。

专项经费应单独核算,保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三十七条项目经费用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修订相关研究工作。

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1.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和国家标准的前期论证及研究2.国外先进标准和相关资料的购置、翻译和跟踪研究;3.国家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实验验证;4.国家标准的技术审查;5.标准的宣贯与培训;6.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和研究直接相关的其它工作;第三十八条项目经费支出包括资料费、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设备与实验验证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费用等七类。

其中,劳务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的20%;其他费用中的管理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的5%。

具体经费使用按《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国家采购的项目,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项目被撤销或中止的,项目主管单位视情况收回部分或全部经费,并由信安标委备案。

第四十一条项目经费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一次性支付。

第四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发现有违反财经纪律、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四十三条项目主管部门直接或委托有关机构对专项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经费使用规定、不按照项目预算执行等项目主管部门有权终止任务并追回已拨经费。

第十章知识产权与资产管理第四十四条项目研究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按国家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执行,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研究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五条项目形成的专利权的归属与实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科技部《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研究项目形成的论文及专著应标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专项经费资助"字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