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 在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阶段,应当完成的主要任务是(A )。
A. 制定研究方案B. 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C. 撰写研究报告D. 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2.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属于(A )。
A. 历史研究B. 教育价值研究C. 教育事实研究D. 教育实验研究3、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末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D )A. 基础研究B. 描述研究C. 发展研究D. 预测研究4、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D )A.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D.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5、在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阶段,主要使用的方法是( D )A.查阅文献的方法B. 撰写报告的方法C.成果评定的方法D. 形成事实的方法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C )A.创新性原则B.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C•主观性原则 D. 伦理原则7、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丫的被选律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丫表述为“仅占35%”。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 )A. 客观性原则B. 创新性原则C. 公共性原则D. 伦理原则8. 对于一个好的科研选题的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C )A. 问题要有研究价值B. 问题要有创新性C.问题要有收益性D.问题要有可行性9. 以下哪项不属于科研选题的主要来源(B )A. 社会变革发展的要求B. 上级单位确定的课题C.学科理论深化的要求D.个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0.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一般的样本容量是(B )A. 总体的20%B. 不能少于100C. 至少30D. 样本容量越大越好11.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D )A. 简单随机取样B. 分层随机取样C. 等距随机取样D. 整群随机取样12、以下哪项不属于抽样的基本原则(C )A.随机性原则B. 代表性原则C•方便性原则 D. 合理的样本容量13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 ,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C )A. 标准差B. 方差C. 标准分数D. 相关系数14、下列抽样方式中最符合概率论原理的的是(A )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随机抽样C. 系统随机抽样D. 分层随机抽样15、在影响样本容量的各种因素中不包括以下哪项(D)A. 研究的类型B. 允许误差的大小C. 总体的同质性D. 研究的程序16、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能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还有一个条件是(D )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 时机问题17、在一项名为“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学习指导的研究”的教育调查研究中,选择样本的理想“总体”应当是(D)A.某一个省的大学生B. 某一个市的大学生C•全国所有大学生 D. 某一所学校的大学生18、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的关系是(B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19、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取随机抽样抽取子样本的取样方法称为(A )A.分层随机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 系统随机抽样20、题录、索引、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C )A. 零次文献B. 一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21、在教育理论研究中,第一个基本步骤是(C )A. 收集资料B. 选择方法C.确定选题D. 分析文献22、教育文献综述属于(C )A. 一次文献B. 二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综合文献23、本科生的学位论文属于(A )A. 一次文献B. 二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综合文献24、教育文献检索中,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B )A. —次文献B. 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 D. 综合文献25、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B )。
A. 教育论文集B. 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 教育专著26、下面哪项不属于二次文献的特点的是(D)A.汇编性B. 简洁性C. 报告性D. 浓缩性27、教育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是(A )A. 书籍B. 报刊C. 教育档案D. 网络信息资源28、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是(A )A.专著和论文B. 提要和文摘C•综述和述评 D. 书目和索引29、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C )A. 顺查法B. 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30、教育文献中最有效且简便的信息来源是(C )A. 书籍B. 报纸C. 期刊D. 教育档案31、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属于(A )A. 一次文献B. 二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综合文献32、下面属于三次文献的特点的是(D )A. 分散性B. 简明性C. 报告性D. 浓缩性33. 如果要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教育方式进行研究,适合采用哪种观察方法(C )A. 间接观察B. 结构式观察C. 参与式观察D. 非参与式观察34. 以下取样方法不属于观察记录中的描述记录法的是(D)A. 日记记录法B. 轶事记录法C. 实况详录法D. 情景记录法35.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对小群体的互动设置隔离观察室进行观察研究,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于(D )A. 间接观察B. 日常观察C. 参与式观察D. 非参与式观察36. 以下不属于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C )A. 观察的目的性B. 观察的客观性C. 观察的主观性D. 观察的自觉性37、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为(A)A. 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B. 日常观察和实验观察C. 随意观察和实验观察 C. 实验观察和科学观察38、研究人员通过隐形摄像头对实验室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此类观察属于(D )A.直接观察B. 日常观察C•参与式观察D. 间接观察39、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30 余年的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和积累,形成了大量的观察记录材料和研究结果,他所使用的记录方法是(C )A. 日记描述法B. 轶事记录法C. 连续记录法D. 时间取样法40、按照观察的情景条件,观察可分为(C)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 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C.自然情景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41、一位教育研究者为研究学生的课堂互动而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所进行的观察属于(C)A. 间接观察B. 日常观察C. 参与式观察D. 非参与式观察42、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B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B. 日记描述记录法C.时间取样记录法D.行为检核记录法43、在观察研究中,不属于描述记录法的是(D)A.日记描述法B. 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 D. 情景记录法44、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B )。
A. 观察范围B. 观察目的C.观察时间D. 观察类型45、如果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举手回答教室问题的行为表现,最适合采用哪种观察记录方法(D)A、日记描述法 B. 轶事记录法C•时间取样法 D. 行为核对法46、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D)A. 观察计划B. 观察提纲C. 摘要笔记D. 观察记录表47、教育研究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 )A.教育观察法B. 教育实验法C•教育调查法 D. 教育测量法48. 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D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C .应避免诱导性用语 D. 问卷题目越多越好4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 访谈时,要详细说明访谈的目的C. 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记录D. 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50. 如果要作出研究的结论那么问卷的回收率至少要(C )A.30%以上B.50%以上C.70%以上D.90%以上51. 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D )A. 在访问,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B.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C. 提问时,应尽量回避哪些敏感性问题D.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52. 根据教育调查研究的手段的不同,教育调查研究可以分为(C )A.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B•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C.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调查D. 专项调查、综合调查、常模调查、比较调查53、在调查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B )A.准备阶段B. 调查阶段C. 研究阶段D. 总结阶段54、问卷的主体部分是(B)A.指导语B. 问题C. 注释D. 结束语55、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C)A. 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 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 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56、如果要做出研究的结论那么问卷的回收率至少要(C )A. 30%以上B. 50% 以上C. 70%以上D.90% 以上57、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法的优点是(C )。
A. 更具客观性B. 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 .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D. 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58、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B )A.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B. 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C. 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D. 访谈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59、反应测量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程度的是(B )A.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60、根据访谈过程中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C)A.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 电话访谈和网络访谈调查61、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是测验的(A)A.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62、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 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C. 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D.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63、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的评鉴标准,称为(A )A. 内在效度B. 外在效度C.历史效度D.应用效度64、在实施实验时,必须对因变量加以(C)A. 控制B. 约束C. 测量D. 变换65、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试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66、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获得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 )A. 内在效度B 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67、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B)A.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相互效果 C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D.68、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 A )A. 霍桑效应B. 马太效应C. 皮格马里翁效应D. 消散效应69、教师实验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最典型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是( D )A. 单组后侧设计B.单组前后测设计C.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D.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70. 以下哪项不属于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D ) A. 计划 B. 行动 C.反思 D.推广71.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是( A ) A. 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B. 选题、行动、考察、反思 C. 计划、行动、反思、推广 D. 选题、行动、考察、推广72、 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主要是对措施的( D )和替代分析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