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资料)
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资料)
三、课堂观察工具与机制(量表)
• • • • 《课堂观察记录表》 《分组学习评价表》 《数学课堂对话与表达观察记录表》 《建平中学智慧课堂评价表》
清华附小“1+X课程” 《学科质量目标指南》
• 清华附小《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 • 语文质量三个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三好 学生) • 好字标准:低年段强调正确;中年段强调规范;高年段强调美观 • 好口才的标准:倾听、表达、应对(交际) • 好文章的标准:读懂和会写 • 读懂:指吸纳、理解、评鉴。低年段侧重理解,中年段则侧重理 解之上的统整(概括段意,会判断、提取关键信息,讲究逻辑) ;高年段增加评鉴。 • 会写:积累、观察、运用 • 这些能力标准,逐项量化到12个学段的语文学习中。 • 比如“积累”,一个学期诗词、蒙学经典的背诵、活动举例、读 写结合篇目、写作范本,老师都有参照。再比如“阅读推荐”, 一学期的名家名篇,单篇的、整本的必读、选读书目的量上目标 :仅诗歌6年下来就要积累300多首。
四、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堂交流反思
• • • • 4. 指出问题,就要善意帮助提出改进办法 课例:《一碗阳春面》练习设计 课后如何强化教育?建议换用一个练习: 假如今年寒假,我们学校组织“中日高中生互访 考察”,到日本后,需要准备一篇发言稿。请你 结合对这篇《一碗阳春面》的思考,谈谈对日本 民族的印象,准备一篇发言稿(百字左右)。
学科教学骨干研修专题
基于校本教研的课例研究
上海市建平中学 廖飞
专题:《基于校本教研的课例研究》
• 【要点】
•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 二、课例研究要找准课堂观察点
• 三、课堂观察工具与机制(量表)
• 四、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堂交流反思
• 五、实操训练:课例观察与现场交流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总结 规律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4. 诊断发现问题所在
二、课例研究要找准课堂观察点
• 学科骨干教师的基本特质:
• 目中有人——是否适合学情(好课标准不 在于教师精彩,而是学生精彩) • 目标得当——教材功能定位是否得当(自 由学术精神) • 策略得法——教学策略是否理性有效 • ——以上就是解决“课堂观察点”的问题
2016年起上海市小学课程实施“等第制”评 价
2016年8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 三门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将 “等第+评语”的 “等第 制”评价从小学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
上海小学2016学年全面推行“等第制”
• “等第制”基本内容:
• 1.“分项评价”(三个维度) • “学习兴趣 • “学习习惯” • “学业成果”
五、互动课例分享
•【课例】小学四年级语文: 19.《音乐之都维也纳》 • 【教学重点】“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 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了解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 原因。” •【课堂概况】丰富的影视素材,色彩斑斓的城市画面及优 美音乐,营造氛围,加深孩子对维也纳风情的直观印象。 • 【课文阅读流程】 初读课文——抓关键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互动评价】
• 目中有人 【案例分享1】
人教版《老王》教学目标(八年级)
沪教版《老王》教学目标(高一)
• 目标得当【课例2】《雨巷》
• • • • • • 育人目标: 培养在孤寂黑暗中彷徨但仍心怀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怀 知识能力目标: 1. 语言品味:从句式、节奏、修辞角度赏析诗行的音韵美 2. 意象欣赏:赏析用意象创设意境以抒发情怀的手法 3. 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体验忧伤、彷徨的情绪,理解诗中 充满时代特征的忧郁情感 • 【过程设计】 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体验叶圣陶对本诗的评价:“替新诗 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新”在哪?) 途径:品析意象、品读语言
探究 示范
课例
推进 课改
诊断 问题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 1.总结一般规律 • 【案例】《智慧课堂评价指标》的确立
• 2011年1月,各学科教研组长带头开设了11 节“创新素养培养”探究公开课
课例研究的主题化
• 2010年10、12月课例主题: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创新素养 • 2011年4月、6月课例研讨主题:如何创建“智慧课堂” • 2011年10月、12月课例主题:“智慧课堂”的评价标准 • 2012年4月、6月课例主题:“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 • 2012年10月、12月课例主题:“智慧课堂”三项聚焦点
祝各位教师的课堂 都能更加精彩!
• 2013年3、4月课例研讨主题:“智慧课堂”的常态化;
• 2013年10、12月:”翻转课堂“的基本形态 • 2014年4、6月:”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
• 2014年10、12月: ”翻转课堂“的教学重点
在大量课例观察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 “智慧课堂” 评价表》(三个维度12项指标)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 2.探索课程与课堂教改新路
• 【案例】2014年如何实施“翻转课堂”? • 【课例】《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014年3月25日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意义
• 3.推进课改项目发展
• 教师转变观念,需要眼见为实
• (案例)合作学习
• 上海郑杰校长总结了“合作学习”32法: • 两人互查法、坐庄法、叽叽喳喳法 、组际评价法、发言 卡…… • 全国首届“合作学习方略”专题研讨会 2016年11月9日在 济南召开 • 全国各地中小学代表执教了15节示范课 • 主要成果:展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做法 • ——“发言卡”的应用
• 策略得法——策略理性选择
当今课堂教改策略的方向选择
分组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策略
问题情境教学
评价调控课堂
教学策略设计——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调控课堂 • 【课例】邢台三中 高二化学“即时评价”
二、课例研究要找准课堂观察点
• 今天,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 “高效教学”的基本标准 市教科院普教所主任 杨四根 有价值(效能) 有效果 有效率 有磁性(效应) 程红兵: 和谐共振 实验示范 出发超越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 • • • (1)看课后实效——教学目标达成度(改变了什么) (2)看是否关注 (4)看是否有思维训练的含量
二、课例研究要找准课堂观察点
• 对不同成熟期的教师课堂观察点,应该有 所不同 • 比较: • 《建平中学智慧课堂评价表》 • 《建平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 大赛评价表》
……
四、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堂交流反思
• (一)评课的本质
• 表达个人的收获、体验 • 真诚回馈、帮助开课人 • 弘扬强化某种课堂共同价值观
四、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堂交流反思
• • • • • • • (二)评课的原则 1. 重效果,不重花样形式 2. 真诚实在,切忌各打五十板 3. 侧重一点,切忌面面俱到 特别对年轻教师,只抓基本功 (建平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价表) 教务处也可以安排观课评课主题系列进行评课
• 2.“等第+评语”
• 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 ”“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
三、课堂观察工具与机制(量表)
• 观课的角度选择与分工
• 观课评课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 分工明确观察点,评课时汇总,交流分享
建平中学“课例研究” 研讨规范流程
• 课前的备课组会议: – (一)上课教师说课 – (二)上课教师与备课组其他教师的交流 – (三)上课教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 • 课中观察: 教师1: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度 – (一)观察点确定与分工 教师2:教法的智慧含量或创意指 数 – (二)观察过程 教师3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案的突 • 课后的备课组会议: 破 – (一)上课教师课后反思 教师4 :创新思维、质疑批判的激 – (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发教师5 :发问的思维价值含量与 – (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 时机 教师6 :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 • 活动结束,提交附件 间 – (一)教案 – (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教师7 :探究体验活动的形式与活 动量是否得当 – (三)研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