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审评

茶叶审评


二、茶叶感官审评的优势
准确 全面 快捷
三、茶叶审评与茶艺的关系
茶艺体现精神的追求,讲究本性的回 归和境界的提升。注重在茶叶冲泡过程中 展示出茶叶最佳的品质,借此实现情、神、 境的合一。 为达此目的,前提就是要清楚了解茶叶 的品质状况和特定表现。这正是茶叶感官 审评的作用所在。
四、学习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
2、红碎茶
四、白茶类
1、银针白毫 2、白牡丹 3、贡眉 4、寿眉
五、黄茶
君山银针
六、黑茶
普洱茶 茯茶
七、再加工茶
茉莉花茶 玫瑰红茶 大花乌龙
十、审评系数(权数) 审评系数(权数)
体现各审评项目(因子)对茶叶感官 品质的贡献程度(价值大小)。
第二节 主要茶类的品质鉴别
一、绿茶 品质优良的表现:干茶、茶汤、 品质优良的表现:干茶、茶汤、 叶底色绿,香气清高,滋味清鲜, 叶底色绿,香气清高,滋味清鲜,匀 整。 品质欠缺之处:色泽黄暗、 品质欠缺之处:色泽黄暗、香气 滋味粗涩或生青, 低、闷、陈,滋味粗涩或生青,带异 花杂欠匀。 (气)味,花杂欠匀。
代表性绿茶
1、炒青类
(1)龙井茶 (2)碧螺春 (3)竹叶青 (4)信阳毛尖 (5)雨花茶 (6)泉岗辉白
2、烘青类 、
(1)黄山毛峰 (2)太平猴魁 (3)六安瓜片 (4)开化龙顶 (5)径山茶 (6)无锡毫茶
3、半烘炒类 、
(1)太湖翠竹 (2)安吉白茶
二、青茶(乌龙茶) 青茶(乌龙茶) 1、福建青茶
茶叶感官审评设备(二) 茶叶感官审评设备(
审评图示
六、茶叶审评程序
取样 外形审评 称样 冲泡 沥汤 叶底
汤色审评 审评。
香气审评
滋味审评
规范程序的核心在于强调样品的代表性。 规范程序的核心在于强调样品的代表性。
七、茶叶感官审评的着眼点
外形:形态、色泽、整碎、净度; 汤色:色度、亮度、清浊度; 香气:纯异、香型、高低、长短、鲜陈; 滋味:纯异、浓淡、鲜陈、醇涩、爽钝; 叶底:形态、色泽、整碎、净度。
茶叶审评
刘 栩
副研究员 评茶员职业资格国家高级考评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第一节
感官审评介绍
问题与困惑: 问题与困惑:
什么是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感官审评的结果可靠吗? 茶叶感官审评与茶艺有关联吗? 我能掌握和进行评茶吗?
一、茶叶感官审评的概念
经过训练的评茶人员,使用规定的器 具和设备,按照特定的操作程序,根据自 身感觉器官的感受,对茶叶的色香味形品 质表现进行分析评定。
(1)闽南产区 :铁观音 、白芽奇兰、八仙茶。 闽北产区: (2)闽北产区:武夷岩茶。
2、广东青茶
凤凰水仙、白叶单枞。
3、台湾青茶
文山包种、冻顶乌龙、白毫乌龙。
青茶风味品质分类
细腻花果香型 花果香型 老火香型 粗味型工夫红茶: 小种红茶: (2)小种红茶:正山小种。
八、审评方法
通用审评法; 乌龙茶传统审评法; 袋泡茶审评法; 速溶茶审评法; 花草茶审评法; 花茶双杯二次审评法。
九、评语与评分
审评术语是指用于描述茶叶感官品质表现 的特定词汇。 是一种定性表述。 ---- GB/T 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评分是指用数值的方式反映茶叶的感官品 质表现。 是一种定量表述。
持之以恒 精益求精 见多识广
五、评茶设备与环境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797-2002《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797-2002《茶叶 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确定: 环境 器具 ۞水
茶叶感官审评设备(一) 茶叶感官审评设备(
干评台、湿评台、审评杯、 审评碗、茶样盘、叶底盘、 天平、记时器、汤匙、水壶、 审评记录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