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二检测:第2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二检测:第2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含答案)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其中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阶级基础的是( )A.国王独断专行B.农民的大量破产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D.贵族和商人拥有雄厚实力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答案:C2.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B.贵族地主为兴办牧场强行占地C.城市资本家大量租地开设工场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解析: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为“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可排除A项,题干所述的是农业人口,可排除C、D两项。

答案:B3.查理一世登基后要求人民“自愿”向王室交纳“恩税”,不料此举引起全国的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纳税!”“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须通过议会!”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 )A.政府征税必须经过人民的普遍许可B.政府征税必须经过议会的授权C.议会有征税的权力D.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解析:中世纪的英国形成一种传统:政府征税必须经议会通过。

答案:B4.1628年,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议员,在议会中因税收权问题和查理一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解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实际是反对封建专制,以掌握政权,故B项反映了斗争的实质。

答案:B5.“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权利请愿书》中的这条规定说明( )①宣布国王不经议会同意随意征税是非法的②国王任何时候都不能征税③税收问题一度成为双方斗争矛盾激化的因素④议会对国王的胡作非为提出严重抗议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6.《大抗议书》对《权利请愿书》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其发展之处是( )A.反对国王滥用王权B.谴责国王滥收捐税C.采用非暴力的手段D.政府对议会负责解析:解题关键是要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含义,相同之处可谓是“继承”,不同之处可谓是“发展”。

A、B 两项是两文件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C项是两文件在斗争方式上的相同之处。

只有D项是不同之处。

答案:D7.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解析:议会只能通过征税等有限的权力限制王权。

国王权力依然很大,英国仍是君主专制国家。

答案:B8.标志着议会反对派与英王彻底决裂的事件是( )A.查理一世撕毁《权利请愿书》B.詹姆士一世迫害“清教徒”C.查理一世被迫召开长期议会D.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并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答案:D9.有个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过程做了一首歌谣以便记忆:“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竿。

”请按先后顺序编排以下续写的内容( )①资产阶级不满②专制国王被斩③丈人被婿所赶④查理二世重返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解析: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查理一世被斩首。

经过克伦威尔的短暂军事独裁统治之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由于所采取的反攻倒算政策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最终发生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

答案:B10.1649年1月30日,伦敦城内寒气逼人,白金汉宫外却聚集了大批民众。

这是因为( )A.议会要通过《大抗议书》B.国王查理一世要被推上断头台C.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D.克伦威尔将要就任“护国公”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1649年1月”“白金汉宫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所反映的事件是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

答案:B11.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传统的议会制度下议会主要由封建贵族构成,而1649年的议会则主要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查理一世的法庭表白即反映出传统的议会制度已经瓦解。

新贵族仍然具有贵族的头衔,故A项错误。

C项应发生在光荣革命之后,而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B12.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解析:明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1688年,革命是因查理一世的专制暴政而引发,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了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答案:B13.右图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某人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着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议会被驱散后,英国由此确立了( )A.君主专制政体B.共和政体C.护国政体D.君主立宪政体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并在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答案:C14.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倾向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这是因为( )A.斯图亚特王朝力量强大B.为保护既得利益,巩固统治秩序C.革命没有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带来利益D.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利于镇压人民的反抗解析: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巩固以及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复辟旧王朝的目的是稳定秩序。

答案:B15.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1667年写的《失乐园》一诗中“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

“掌权者”是指( )A.都铎王朝B.护国政体C.英国议会D.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解析:解答时注意时间“1667年”,此时期正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答案:D16.在英国复辟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二世推行的政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的是( )A.采取部分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B.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宣誓C.用恐怖手段镇压革命者D.在英国全面恢复天主教解析:A项是查理二世为笼络人心采取的积极政策,B、C两项是其倒行逆施的政策。

詹姆士二世登基后,作为狂热的天主教徒,竭力在全国恢复天主教,在复辟道路上比查理二世走得更远。

答案:D17.自17世纪初到光荣革命前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而制定的法律性文献有( )①《权利请愿书》②《人身保护法》③《大抗议书》④《权利法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④《权利法案》是光荣革命后颁布的,应排除。

答案:A18.詹姆士一世曾经多次解散议会,查理一世甚至从1629~1640年长期实行无议会统治,1640~1653年则出现“长期议会”,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

对上述现象的正确分析是( )①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主权得以确立③克伦威尔的统治与斯图亚特王朝在本质上完全一致④议会斗争历经反复曲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注意结合基本史实分析问题,议会主权的确立是在光荣革命后,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与斯图亚特王朝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②③都不符合史实。

答案:D19.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解析: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分水岭”的含义,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分水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社会性质,标志着新时期的到来。

答案:A20.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个历史事件:“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解析:由“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可知这种制度是新旧制度的结合体,由“宪法方面的胜利”可以判断出是英国君主立宪制。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都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的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1649年英国议会文件材料二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并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

——马克思材料三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为清教事业奋战了一生。

他的个人品质也许是高尚的,也没有权力欲。

但革命的狂风巨浪把他冲到权力的顶峰,而这个权力却似乎正是革命试图要遏制的那个权力。

克伦威尔于是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双重形象究竟出于他个人的过错,还是出于历史的无奈与曲折过程?——《英国通史》请完成:(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什么事件?(2分)(2)由材料二,分析说明英国革命前与革命后的专政有何不同。

(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克伦威尔“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的理解。

(6分)(4)有人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是历史的倒退,你认为应如何评价?(6分)答案:(1)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2)革命前的专政是维护旧贵族的利益,即封建势力的利益;革命后专政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一方面推翻封建专制,另一方面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4)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在当时来看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历史的倒退。

22.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14分)(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6分)解析:第(1)问根据要求按照“发展进程”排序,“清教徒革命”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政体变化要根据图片内容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