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A
•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 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 副产品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 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 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革命性:后期的纲领,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目的是进行反封建反侵略。
进步性: 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和趋势;
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
社会实践的经济、阶级基础。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 景
全盛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产品 废除封建私有有制 农民阶级支持,有 广泛的群众基础。 衰落时期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业,发展私有制 没有得到 农民的支持
练习
1.(2005全国卷Ⅱ)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 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1997全国卷)《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 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主客观两方面 主观方面:第一,是一次反对清朝 反动统治的正义战争,必然赢得广大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二,太平 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第三 ,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 战术。 客观方面: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一)天京事变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1、原因: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 基础 作 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能付诸实行。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 《资政新篇》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两 者为何都不能实现? • 前者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并 不切合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 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是空想,无 法实现。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 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迫于当时的形 势,也无法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853.3 北伐 西征 东征 1853.3 定都天京 1851.12 永安建制 全 盛 时 期 1856 1856.9 天京变乱
重建核心
1851.1 金田起义
最 终 失 败
天京陷落
1864.7
讨 论 探 究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 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 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 国人华尔统领。 战略上的失误; 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失败原因: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 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 革命取得胜利。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永安建制
杨秀清
萧朝贵
• 《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 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 权 •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 府 •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 《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 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 指它 •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 选举官吏 •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 涉中国内政 •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潮流的发生 •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
A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探究提高——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 较有何新特点?
⑴背景有所不同:以往的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 自然灾害,而太平天国则是增加了外国的侵略,发生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⑵起义的组织工具不同:以往利用的宗教是中国自身 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 等”思想; ⑶斗争任务有所不同:太平天国主要是反封建但也具 有反侵略的性质; ⑷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有所不同:制定了比较完整的 革命纲领,特别是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资政 新编》; ⑸失败的原因有所不同: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 建势力的镇压外,太平天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
社会主 义社会
国民革命 抗战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导语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名 时 称 间
天京保 卫战) 1856年
1853年
1853年
目
的
推翻清 朝统治
林凤祥 李开芳
巩固天京 大本营
敕汉英 石达开
断绝清政府财源, 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秦日纲 石达开
主要 将领 意 义
解除天京之围, 最终失败, 取得了胜利,巩 太平天国在军事 但打乱围攻 固天京大本营 上达到全盛时期 天京计划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洪 2、概况:
逼 杀 疑
杨
杀
韦
责
石
走
3、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后,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 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任命洪仁玕主持 朝政。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 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军士气得到重新高涨。 1863年,在英法联军的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 路,围困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 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 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 其封建意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 的局限性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 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 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 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直接原因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腐败
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 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重大军事活动:
重大事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历史意义、评价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 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占领南京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突围
北伐、西征和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 运动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 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2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根本原因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 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保守、自私、分散和狭隘特点)
政治上: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 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 组织上: 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具体的史实来论证?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 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扫荡了王朝 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 的政治基础。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 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破天荒地提出了近 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案——《资政新篇》。这一体制改革的勇敢尝 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 晶。
组织基础
3)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 理论来源 的:推翻清政府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上帝面前人 人平等对劳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