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经典练习题学校: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一.单选题(共__小题)1.下列有关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新性状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同胞兄弟或姐妹个体之间的性状总有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4.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转基因猪”.从变异的角度看,这种变异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变异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A.由单个基因引起的B.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的C.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H2O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用碘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C..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中含有还原糖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C.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9.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有()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等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易于表现.④一对等位基因中,显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⑤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更复杂.⑥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A.2个B.3个C.4个D.5个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13.一对夫妇,其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或两病兼发的几率依次为()A.ad+bc、ad B.1-ac-bd、ad C.a+c-2ac、ac D.b+d-2ac、ac1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15.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B.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零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16.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④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17.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18.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1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620.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C.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A变为UCAD.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C替换21.分析下图中各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组成的植物一般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B.B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C.C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三倍体D.D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单倍体22.如果大肠杆菌的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A.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没有蛋白质产物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下列有关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答案:D解析:解: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新性状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答案:B解析:解:A、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A错误;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C、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其自交导致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而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D、基因突变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故选:B.3.同胞兄弟或姐妹个体之间的性状总有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解:A、基因突变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A错误;BC、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B正确,C错误;D、染色体变异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该变异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D错误.故选:B.4.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转基因猪”.从变异的角度看,这种变异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解: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不是基因结构的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故选:C.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A.由单个基因引起的B.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的C.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解:A、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BD、多基因遗传病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B正确,D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不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C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H2O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用碘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C..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中含有还原糖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答案:D解析:解:A、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用淀粉酶对淀粉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不可以用碘液检验,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说明淀粉酶对蔗糖是否起作用,所以该实验应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胡萝卜中还原糖的含量不高,并且胡萝卜汁的橙黄色会掩盖砖红色沉淀,不可取,C错误;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答案:D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的一种形式,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易位,即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分裂一次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每个DNA中只有一条有放射性,每个子细胞再分裂一次所形成的2个细胞中出现的情况是2种,1个具有放射性或者2个都具有放射性,则4个子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C.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答案:C解析:解: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遗传变异的原始材料之一,A正确;B、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很低,B正确;C、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有一些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是有利的,C错误;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故选:C.9.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答案:D解析:解:A、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但并不仅仅存在于高等生物,A错误;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但并不能说明推动生物进化,B错误;C、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不仅仅是减数分裂一个过程,C错误;D、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其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D正确.故选:D.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答案:D解析:解: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这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绿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正确;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这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D.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有()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等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易于表现.④一对等位基因中,显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⑤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更复杂.⑥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解:①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所以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能产生新的基因,①正确;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正确;③由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容易表达,③正确;④随机交配的种群里,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即各50%,则显性性状个体为75%,因而数量多于隐性性状个体,④正确;⑤真核细胞基因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结构更复杂,但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无法比较,⑤错误;⑥胰岛素的分泌既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也受体液中血糖浓度的调节,⑥错误;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达到最大,⑦错误.故选:B.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答案:B解析:解: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正确;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基因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错误.故选:B.13.一对夫妇,其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或两病兼发的几率依次为()A.ad+bc、ad B.1-ac-bd、ad C.a+c-2ac、ac D.b+d-2ac、ac答案:C解析:解:已知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a,不患甲病的几率为b;患乙病的几率为c,不患乙病的几率为d.(1)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为ad(只患甲病)+bc(只患乙病)或a+c-2ac;(2)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小孩,两病兼发的几率为ac.故选:C.1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解:A、基因突变是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DNA复制时,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B正确;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易位,C正确;D、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D错误.故选:D15.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B.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图中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零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解:A、由于中心体只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之一是细胞中有中心体,A正确;B、图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正确;C、图示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数是0,C正确;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④转基因技术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解: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如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则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①正确;②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可能形成新基因,如AA突变成Aa,②错误;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单倍体高度不育,③错误;④转基因技术能将B物种的基因转给A物种,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④正确;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⑤正确;故选:B.17.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答案:C解析:解:本题中由于单倍体马铃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12对同源染色体,且每对之间形态不同,可见发育成该单倍体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原母本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C正确.故选:C.18.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A.幼苗的体细胞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答案:C解析:解:若是幼苗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会有多朵花的性状发生改变,A错误;B、若是早期叶芽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只会改变叶的性状,不会改变花的性状,B错误;C、现在仅发现一朵花半边性状改变,可能是早期花芽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若是植株产生的性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后代的性状,但不会改变该植株的性状,D错误.故选:C.1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6答案:A解析:解:假设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X.1、果蝇有104对基因,该种群有108个个体,则该种群的基因总数=2×104×108=2×1012个.2、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X,则该种群中的基因突变数=2×1012×X=2×107个,则X=10-5.故选:A.20.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C.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A变为UCAD.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C替换答案:D解析:解: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丝氨酸被脯氨酸取代,A错误;BCD、据图表分析可知,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碱基A被G替换,BC错误;D正确.故选:D.21.分析下图中各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组成的植物一般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B.B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C.C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三倍体D.D细胞组成的生物一定为单倍体答案:D解析:解:A、A细胞含有4条相同的染色体,可以是四倍体,只有单倍体的植物个体比较弱小,且不可育,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