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合理推求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上高语文组 2016-8-2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 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考点导读—方法总结(考题导析—规律总结—方法点拨)—训练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碰到不会翻译的文言实词你怎么办?二、方法规律总结①(杜环)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译文:杜环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母亲的湿衣,拿稀饭给他吃,拿被褥安排她就寝。
②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
译文:天台生热的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童仆拿着扇子在他面前给他扇风。
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推断】“芷”是“艹”,与植物有关。
根据“岸芷汀兰”的结构(并列短语)特点,推知“芷”与“兰”相应。
“兰”为“兰花”,有香气的植物,“芷”则为“香草”。
④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推断】“籴”、“粜”大家比较陌生。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方法一:字形分析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①傥窀穸(zh ūn x ī)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 )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分析:根据“穴”部多与洞穴有关,就可排除BC 两项,再根据语境可推出A 项正确。
②家人瞷( ji àn )见者,悉惊愕。
分析:加点字“瞷” 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
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 ,意思是“窥见”。
③王以和为诳,而刖[yu è]其左足。
答案:砍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心)、(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 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丝麻绳索有;“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攴(p ū) ”与敲击有关;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感激②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011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通“掌”执掌③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从”—通“纵”,放纵,放任④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2013年高考全国卷)分析:振通“赈” , 救济 方法二、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①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复”—通“覆”,覆盖② 被鹤氅[ch ǎng]衣 2013山东卷 被:通“披”,穿着 ③众皆伏泰(人名)之义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 章的,是“佩服”之意。
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D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答案】D 【解析】趣:通“促”。
副词,马上、迅速。
”在句中的位置?充当什么成分? ①烟涛文盲信难求“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②秦王贪而信张仪“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③信义助于四海“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
④欲信大义于天下“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的意思。
⑤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句中“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是名词,为“ 信物 ”之意。
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句中“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确实 ”之意。
⑦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句中“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相信 ”之意。
方法三:语法结构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1、2012(福建):履苍莽中“履”在本句中充当谓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 。
2、2011(广东):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谓语,动词,做官3、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分析:“多”带上了宾语,活用为动词,意为“赞美,赞赏”。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5、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13年重庆卷) 这个选项中,“规”解释为“谋求”,对吗?【推断】“规”后带有宾语“小得”,“规”应该是动词。
结合上下文,地方官员接受贿赂的事情一旦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剥夺,这实在是谋求小利而失去大的。
所以,解释为“谋求”是对的。
6、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2006年北京卷) 推断:不得:能愿动词,其后必须要有实义动词 短褐:得到粗布短衣遮体糟糠:得到糟糠之食果腹译文:挨冻受寒不能得到粗布短衣遮体,肚子饥饿不能得到糟糠之食果腹,生活艰难无处可逃荒要饭,四下环顾无人可诉说艰苦。
1、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2011年高考湖北卷)推断:遭受 译文: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 2、人众车舆 ( 2013安徽卷)推断:舆:众多3、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2009年高考四川卷)推断:学习4、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 (2011年高考北京卷)推断:大体 大的方面方法四:结构分析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
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或相同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反、相近、或相同。
1、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推断:由前面“微”而得出“细小”之意 2、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推断:由前面的“慎”而得出“谨慎”之意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推断: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
4、举类迩而见义远推断:“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 5、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隙”与“周”相对,意为不周密、粗疏 含义相同相近:以 成 语 为 例• 求全责备——求,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 民殷国富——富,殷—富裕• 登峰造极——登,造—登上,到达• 文过饰非——饰,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 扶危济困——扶,济—扶助•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 怜香惜玉——怜,惜—爱惜、爱 • 心驰神往——往,往— 向往 含义相反相对:以 成 语 为 例党同伐异——伐,攻击; 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兴夜寐——夜,晚; 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寤寐求之——寐,睡觉;寤,醒来避重就轻——避,躲避; 就 , 不躲避——接近、趋向 1、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推断:”断” 即阻拦、截断 遏:禁绝 2、如反覆手耳覆:翻转方法五: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就双音节合成词来说常常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 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冲”,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3、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垣、墙二字相连使用,词义当相同或相近,据此可以推断,“垣”的意思是矮 墙 4、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谙、熟二字相连使用,词义当相同或相近,据此可以推断,“谙”的意思是熟悉 5、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纂”的意思是编 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13四川)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 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
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
• A.知向濂洛之学 向:崇尚 • B.造诣益邃 邃:精深 • C.履祥倾赀营购 赀:钱财 D. 勒为一书 勒:镌刻 【答案】D 、编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13江苏)•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 A.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 B. 及即尊位 及:等到 • 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 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答案】C,制度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1湖北卷)•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 A .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离:遭受 • B .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迫卒:急促 • C .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物故:死亡 • D .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 【参考答案】D 顾:只是 方法六:语境分析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语境分析推断: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1、李揆,兼礼部侍郎。
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C.深昧求贤之意也 冒犯。
(违背)译文:兼任礼部侍郎。
李揆认为过去主管科考的部门取士,大多不考查他们实际能力,只是提高标准,索查他们读过的书籍,完全违背求取贤才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