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选址方法(层次分析法)

银行选址方法(层次分析法)

银行选址(层次分析法)
方法之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银行网点的正确选址,是银行网点经营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一项关系着网点未来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工作。

首先,网点选址选择是一项重大、长期性投资,关系着零售银行的发展前途和未来;其次,网点选址是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第三,网点选址选择是否得当,是影响零售银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网点选址是零售银行市场形象的边线和基础。

事实上,银行网点选址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决策过程,银行既要考虑客户需求,也要考虑自身的经营成本。

以往,这种决策往往由管理层凭经验做出,缺乏系统性和说服力。

本文试图采用层次分析的办法,通过构建开放式的递阶结构,将网点选址决策问题系统化,以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因素,按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建立选址模型。

依据专家对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给予1-9标度的定量表示,采用指标成对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利用求解与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权重系数来确定指标权重。

最后经过综合计算,得到最低层(方案层)向对于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以此对评估对象作综合评估和方案选择。

实际当中,有时指标过多,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遇到一致性检验通不过的情况,这时就要对矩阵进行调整,通过计算机程序重新计算,直到满意一致性为止。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建立树状层次结构模型
一般分为三层,最上面为目标层,最下面为方案层,中间是准则层或指标层。

当某个层次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层次。

设目标层A 、准则层C 、方案层P 。

(二)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层次模型每层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数值列表,形成判断矩阵。

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点,将主观判断进行量化,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本层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量化标度采用下表所示9点标度法。

设A 与B 的判断矩阵为()ij ij A ,C 与P 的判断矩阵为()ij n n A ⨯ (i =1,2,…n),记i
ij j
w a w =为第i 个指标的权重,A 矩阵具有以下特点: (1)1,(,1,2,
)ij a i j n ==
(2)1
(,1,2,)ji ij
a i j n a =
=
(3),(,1,2,)i
ij j
w a i j n w =
=
(三)层次单排序
计算所构造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层次某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矩阵原理为:
1
1211222211
2
11
1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W n nW w w w w w w ⎡⎤⎢⎥
⎢⎥⎡⎤⎡⎤⎢⎥⎢⎥⎢⎥⎢⎥⎢⎥⎢⎥=•==⎢⎥⎢⎥⎢⎥⎢⎥⎢⎥⎢⎥⎢⎥⎣⎦⎣⎦⎢⎥⎢⎥⎣⎦
记()0A nI W -=,其中I 为单位矩阵,那么A 具有唯一的最大特征根max λ,并且此时A 具有完全一致性。

最大特征根max λ可以通过算术平均法计算,集体步骤如下: 1, 正规化判断矩阵中每一元素: 1
ij
ij n
kj
k a a a
==

2, 正规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加总并归一化:1
1,(1,2,
)n
i ij j w a i n n ===∑
3, 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1
max n
i
i i
AW nW λ==

(四)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维数n 越大,判断的一致性越差。

为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要检验判断矩
阵的一致性,需要引入CI CR RI =进行判断,当0.10CI CR RI =<时,我们认为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其中max 1
n
CI n λ-=-为一次性指标,RI 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RI 是500次
上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之后取算数平均数得出,RI 的取值见下表:
(五)层次总排序
总排序是指在计算层次模型中,最下层的每一指标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

总排序计算是从最高层(目标层)由上而下逐层次总排序,最后得出各个方案对于上层目标的权重值,即是各方案最后的评价结果。

若上层有m 个元素,总排序权重值为12,,m a a a ,本层有n 个元素,对于上一层第m
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为12,,
j j nj b b b ,则此时因素的总排序权值为
1
,(1,2,
,)
m
j
ij j a
b i n ==∑
(六)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此步骤从高到低逐层进行。

如果B 层次中某些因素j 对于j A 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
j CI ,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j RI ,则B 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11
m
j
j
j m
j j
j a CI
RI a RI
===
∑∑,类似的,0.10RI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
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层次分析法在银行网点选址中的应用实例:
(一)商业银行网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银行网点选址评价的特点,确定建立包括:区位因素、立地条件、同业竞争三大类选址评价指标。

1.区位因素
(1)储源:新设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布设地要有丰富的金融资源,目标区域的客户密度越大,收入越高,金融消费越积极,金融资源相对越丰富。

(2)中心点:各功能区域中具有聚集性能的特殊地段由于交通网线密集、大量客户聚集、经济活动频繁,应当作为营业机构设置的中心点。

一般而言,备选店址应该靠近金融功能区的中心点,以提高客户的到访率,增大有效辐射范围。

(3)物业成本:城市地段由于商业价值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物业租赁价格,而物业租赁成本是影响网点营业利润的重要成本因素,在对储源客户吸引力相当的地段,物业租赁价格相对较低较好。

2.立地条件 (1)交通因素:客户到达营业机构的便利程度,交通路线应通畅无阻碍,停放车辆方便。

(2)可见因素:这对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

因此,门面朝向应选择可见度高的主次干道上,以十字路口转弯处为最佳位置,两面临街、位置醒目、视野开阔,客户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加以识别。

(3)人流因素:尽量选择在客流多、滞留时间较长的地点附近,同时也应考虑人流行进、停留的规律。

(4)地形因素:营业场所的地面形状以方形为好,以便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种服务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