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记录目录1.编制说明检修项目作为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成长型业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的发展检修业务,充分展现蓝巢检修品牌,就要建立检修业务的管理支撑平台。
基于此,公司决定成立设备检修管理模板编制组,对检修业务的管理进行总结和整合,从而实现检修项目管理的异地复制。
设备检修管理模板的编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评价管理评价是根据检修项目开展的阶段进行绘制,每个阶段所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在管理评价中加以体现,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各个管理阶段有章可循。
第二部分检修项目组织机构根据检修项目作业时间短、组织相对集中的特点,按岗位设立两种检修组织机构形式,第一种形式适用于事故抢修、非常规检修、局部检修等小型检修项目;第二种形式适用于大小修项目。
第三部分岗位职责这部分描述的是检修项目管理岗位的职责,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在公司管理模板中进行描述。
第四部分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针对检修项目的业务含盖范围来制定,共分为四个方面:1。
检修过程管理制度;2。
安环管理制度;3。
质量管理制度;4。
物资管理制度。
一、管理阶段评价检修项目准备阶段管理评价检修项目开始阶段管理评价检修项目实施阶段管理评价检修项目结束阶段管理评价二、组织机构设立(1)一般检修项目组织机构设立形式(2项目总工程师岗位模板项目副总工程师岗位模板安环管理师岗位模板质量管理师岗位模板物资管理师岗位模板综合管理师岗位模板技术管理人员岗位模板一般工作人员岗位模板四、管理制度第一章检修过程管理制度定置化管理制度1.目的以物品在场所中的科技定位为前提,以完善的信息管理为媒介,以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为着眼点,对物品定置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诊断、调整、使生产现场管理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2.适用范围本定置管理制度适用于运行维护项目部、检修项目部。
3.引用标准4.定置管理规定4.1定置管理要符合工艺要求,以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
4.2定置管理要以安全为前提,做到操作安全,物放稳妥,防护得力,道路畅通,消防方便。
4.3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规定标准。
4.4对易燃易爆物品实行特别定置。
4.5定置管理为一切动态过程,定置物及场所要随着生产、经营的变化而变动,标准定置物的改变,必须经过批准。
5.内容与要求5.1各专业队长全面负责定置管理工作的策划与实施,并设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在业务上接受上级的指导和监督。
5.2班组定置管理由班组长负责。
5.3各专业队要绘制定置图。
定置图的设计要考虑物件重量、作业面积、工业要求、安全通道等条件。
5.4周转工具、材料要按区定置摆放,如道木、跳板、脚手架、滑轮、钢丝绳、手推车等,用后及时清理、收回、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道路畅通。
5.5油系统、氢系统,要实行特别定置,设安全防护标志,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定置在厂房内的油类,不得超过安全规定。
5.6领用的钢材、木料、阀门、配件、保温材料要按库、按区存放,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5.7库房内储存的物品按物资类别存库,分区定置按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等区别存放,按“四号”定位,(库号、架号、层号、位号)。
做到齐、方、正、直,保证安全,领用方便,帐、卡、物、图相符。
5.8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进行特别定置。
5.9库内通道畅通,温度适宜,清洁整齐,禁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5.10仓库内应设领用、防火制度。
5.11现场工具箱的外形结构尽可能做到相同统一。
5.12箱内只允许存放工具、量具、仪表、仪器、图纸、资料等与生产有关的物品,箱柜下严禁放置任何物品。
5.13箱内物品要按上轻下重,精密粗糙分工,取用方便,存放安全,互不影响的原则。
5.14物品定置后,要依次编号排列有序,形位一致。
号码与定置图标注相符,定置图贴在工具柜内左上方。
5.15办公物品存放的位置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认真清理,做到合理、方便、整齐、朴实。
5.16办公室桌上可定置电话机、台历、茶具等,除办公时间外一律不准存放文件、书报、资料等。
5.17文件柜内的文件、资料,经常使用的放在上面,周期使用的放在中间,存储性的放在下面,做到便于查找清除,物品编号注入定置图,达到图号位、物相符。
定置图贴在资料柜门内左上方。
5.18定置图绘制要求5.18.1定置图一般绘制成俯视图、正视图和立体图三种,抢修现场办公应按俯视图绘制,既绘成平面图。
工具箱资料柜、办公桌等应按主视图或立体图绘制。
5.18.2定置图应有明细栏,设在图纸的右方或下方,明细栏应有序号、符号、名称、单位、定置数量、累计数量和备注。
5.18.3定置图应有标题栏,设在图纸右下方。
标题栏应有图名、制图、描图、审核、标准审查、批准、单位、日期和图号栏。
5.18.4绘制定置图尺寸:上墙定置图为B4白图;箱柜、办公桌定置图:B5或A4白图;临时检修及小型作业现场、区域定置图:A2白图;机组大、小修生产现场定置图:0#白图。
6.检查与考核6.1项目部负责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6.2设备检修区的检查每天一次,每周一次考核。
6.3生产现场、办公室、班组、工具箱定置的检查每月组织一次,每季进行一次评比考核。
6.4检查内容6.4.1生产现场区域是否划分清楚,物品是否按定置摆放。
6.4.2是否存在擅自占用生产现场及安全通道的停滞物。
6.4.3定置率是否达到要求。
定置率=实际定置物品的个数(或各类)/定置规定的定置物的个数(或各类)×100%6.4.4定置管理考评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劣,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工器具使用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修项目部各检修单位3.管理规定3.1各检修单位的工具要分类摆放整齐,并挂醒目标志牌。
设立详细的工具台帐,借用登记及归还登记表。
3.2各检修单位负责工具的定期保养维护,保证工具的完好。
3.3专用工具的借用应严格办理借用手续,经项目经理同意后负责专业借用,负责人要及时记录在借用登记表上。
3.4专用工具借用单位应写明所借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借用期限。
3.5在借用时,由借用人和负责人同时对专用工具的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进行确认。
3.6借用单位对所借用工具要精心爱护,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不能野蛮操作,乱扔乱放,以防损坏或丢失。
3.7专用工具用完后要按时归还,归还时要严格办理归还手续。
3.8专用工具在归还时,如发现有损坏或零部件丢失,负责人要及时汇报项目经理部或拒收。
项目经理部视损坏情况或丢失情况对使用单位进行处罚,并安排对损坏工具的修复。
4.考核细则4.1各检修单位在检修工作中要精心爱护、正确使用,妥善保管自己的工器具,不能野蛮操作,乱扔乱放,以防损坏或丢失。
4.2由于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当,造成工器具丢失、损坏者。
扣责任人50-100元。
4.3在工作中,不正确使用工器具,造成工器具损坏者。
扣责任人100元。
4.4对专用工具要履行借用手续,归还要履行归还手续,不履行归还手续者,扣责任部门100元。
专用工具在使用时,如发现有零部件损坏,负责人要及时汇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视情况责成使用单位进行损坏工具的修复。
4.5对保管不善造成专用工具的损坏、零部件丢失者。
扣责任单位1000元。
4.6专用工具在使用中,发生损坏,使用者应负责修理好。
否则扣使用者2000元。
4.7无正当理由而不听从项目经理部的调动,(工器具、材料等),影响施工进度的。
扣责任单位1000元。
顾客财产及成品保护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保护原有的成果不受到破坏,确保文明检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修项目部成品保护管理工作。
3.制度内容3.1甲方原有的设备系统或已检修完成的设备系统由检修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妥善保护。
3.2 有工序交接的检修项目,按检修文件包的要求由下道工序检修单位或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妥善保护。
3.3破坏劳动成果管理:3.3.1 破坏劳动成果类型:(1)拆改建构筑物;(2)在建构筑物上打(开)孔;(3)拆改原有的设备或已连通的管道;(4)在已连通的管道上开孔;(5)拆除原有的不进行检修的设备系统保温、破坏油漆;(6)拆改或破坏其它已检修完成的成果。
(7)脚手架的搭设与系统管道生根,拆除时蹬踏原有保温设备,脚手架底部未垫胶皮防护地面。
3.3.2 审批手续:(1)破坏劳动成果必须履行书面手续,即“破坏劳动成果审批表”。
(2)破坏劳动成果需经过甲方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3)破坏劳动成果及时进行恢复,并经甲方验收合格。
(4)“破坏劳动成果审批表”由申请破坏的单位填写。
3.3.3破坏劳动成果的处罚:(1)未经审批破坏他人劳动成果,将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处罚。
(2)应实施专门保护措施而未实施的,将给予责任单位500—1000元处罚。
(3)对未按要求恢复破坏成果的单位将给予1000—2000元处罚。
4.附表:《破坏劳动成果申请表》附表破坏劳动成果申请表专业: No.注:此表一式三份,实施破坏单位、甲方工程部、项目部各一份沟通与信息反馈管理制度1.为了及时落实业主、监理、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指示,及时沟通项目各部门内、外部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2.外部信息是指:业主、监理、各关联单位、公司领导对本项目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提出的各种指导意见或建议。
3.内部信息是指:由项目部内部一个部门了解和掌握,但需其它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
4.信息的来源:各种信息均来自于现场的管理人员及检修人员。
5.信息的传递与反馈:5.1所有参预检修的任何岗位人员,在接收到外部信息后能够及时反馈的的要及时反馈。
5.2不能及时反馈的或其它专业的有关信息要在最短的时问内向检修指挥组织成员汇报。
5.3检修指挥组成员在接到信息后,经与相关领导或专业研究决定信息的处理方案并下达到相关单位限时执行。
5.4执行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任务完成后由执行单位的领导向检修领导小组反馈处理结果。
5.5检修领导小组根据执行单位的反馈派人对反馈结果进行检查。
5.6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要进行反工处理,检查合格后由相关的领导或专业反馈给业主或监理,并做好记录备查。
检修协调会管理制度为加强机组检修的过程管理,及时掌握检修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困难和问题,特制订本制度。
1.检修协调会1.1时间:检修正式开工前、各主要项目设备解体后、设备组装基本结束进入调试状态前各进行一次,由检修修总指挥主持,会议组织由检修副总指挥负责。
1.2参加人员:检修领导小组成员、检修单位负责人及专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负责人、质量监督负责人,现时可邀请设备部和监理方代表参加。
1.3内容:各检修单位汇报进度、安全文明生产、质量控制、物资供应等情况,提出需领导解决的问题,检修总指挥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并提出明确要求,听取设备部及监理方代表对检修工作的意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