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012学分:0.5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

d. 电学测量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子电位差计(自动平衡记录仪),电极,电导仪的作用。

e. 光学测量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实验前充分预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制定好实验方案,写好预习报告。

学生要忠实地作好原始记录,养成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善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要求能够选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列表法,作图法,解析法等)和进行误差分析。

也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自编程序来处理实验数据。

为了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利用原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或综合性实验是有益的。

在这种实验中选定实验课题后,从查阅文献资料入手,核定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验时的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评分标准为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分别占成绩的20%,40%、40%。

实验缺做1个或1个以上者不予通过。

二、教学资源(一)实验指导书与参考书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课件等资料)1.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38.193.234/wlhx/index.asp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注:根据实验室安排在上述实验中完成16学时的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Ⅱ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Ⅱ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055学分:1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轻化工程、资源工程、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

d. 电学测量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子电位差计(自动平衡记录仪),电极,电导仪的作用。

e. 光学测量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实验前充分预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制定好实验方案,写好预习报告。

学生要忠实地作好原始记录,养成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善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要求能够选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列表法,作图法,解析法等)和进行误差分析。

也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自编程序来处理实验数据。

为了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利用原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或综合性实验是有益的。

在这种实验中选定实验课题后,从查阅文献资料入手,核定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验时的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评分标准为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分别占成绩的20%,40%、40%。

实验缺做2个或2个以上者不予通过。

二、教学资源(一)实验指导书与参考书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课件等资料)1.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38.193.234/wlhx/index.asp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注:根据实验室安排在上述实验中,完成32学时的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Ⅲ(一)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Ⅲ(一)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111学分:1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36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应用化学、化学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化学、化工等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5)结构化学部分根据学校设备条件选择偶极矩测定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