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剑门关导游词参考素材

剑门关导游词参考素材

概况: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之一,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

剑门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总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平方公里,有观赏景点(区)300余个,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邓艾墓、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4D影院、鸟道、玻璃景观平台等,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蜀道文化:古蜀道,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四川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勉县褒城附近向左拐,然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棋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

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

公元263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

战争文化: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的战斗有两次,都称为剑门关战斗,一次发生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一次发生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

1935:红军血战剑门关:战斗背景:四川省剑阁县属川陕革命老区,境内的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之说。

1935年3月29日,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四川省苍溪县的塔子山强渡嘉陵江,之后军兵分三路,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沿江敌人。

左翼红九军一部在红四军一部配合下,攻占南部县城;中路红三十军及红九军另一部攻占剑阁后,以第八十九师控制县城,第八十八师向东北疾进;右翼红三十一军击溃刘汉雄部后,迅速向剑门关推进。

4月2日拂晓,第九十三师、第八十八师及第九十一师1个团,分别进抵剑门关下,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剑门关。

剑门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邓锡侯对这一战略要地极为重视,把它作为江防部署的重要支撑点,派第二十八军宪兵司令刁文俊率3个团据守,密布地堡、堑壕,并派人用十几匹骡子驮来4万银洋作为犒赏,妄图凭借险要地势,将红军堵截在雄关之下。

为攻克天险剑门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王树声。

战斗部署王树声仔细察看地形后认为,剑门关北面是悬崖绝壁,中间仅有一条只可并行两人的狭窄古道,关口上又修有坚固的城楼,楼门一关,根本上不去;南面则是比较平缓的山坡,山头呈阶梯形,剑门关位于其最高峰。

比较起来,由南往北打要容易一些。

据此,他定下避开正面、打敌侧后与奇兵突袭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并制定了三路进攻剑门关的作战计划: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的1个团为第一路,快速截断关口东面的广元、昭化等地援敌,经黑山观、凤垭子强夺李家嘴,形成扇形佯攻阵势,以牵制敌人火力;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为第二路,由南面直插剑门,策应红三十一军攻关;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和骑兵一部为第三路,从五里坡直冲关槽,攻击关口主峰。

王树声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战斗经过扫清外围三路红军随即奉命行动,对敌各个集团工事实行逐点攻击,很快扫清了剑门关外围据点,击溃守敌一个团,迫使敌人逐渐缩小了防御阵地。

第三路红军以精选的7名勇士组成小分队,在当地老百姓徐元培带领下,绕道诸王山西侧的梯子崖至金牛峡一带,缴获了一面川军旗帜和一挺机枪,随即化装成川军,边走边喊:“兄弟们,自己人!”守关的敌军还没来得及辨别真伪,红军勇士已飞上关楼,高喊着“缴枪不杀”,连毙数敌,占领了关楼。

之后,红军紧闭关门,以轻重机枪封锁关口,守敌被迫逃上主峰阵地。

拿下主峰只要拿下主峰,剑门关就破了。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王树声决定调第九十二师第二七四团第二营担任主攻任务。

这支部队曾荣获“夜袭常胜军”的称号,一直被王树声作为预备队使用,关键时刻才拉上去。

王树声将指挥所设在离第二营不到300米的地方,亲自指挥战斗。

为加强火力支援,在王树声的请求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动用了其直属的迫击炮营及机枪火力,对敌各集团工事实行逐点攻击。

2日11时许,王树声下达了进攻主峰的命令。

第二营在迫击炮、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向主峰发动了攻势。

主峰上的川军依仗险要地势和精良武器,在红军仰攻道路上组成密集火力,拼命顽抗。

第二营的勇士们沿着崎岖的山路,顶着枪林弹雨,艰难地接近敌人阵地。

突然,山谷中一片喊杀声,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的王树声皱着眉头对第九十二师师长陈友寿说:“糟糕,敌人反扑了。

”紧接着,他又命令通讯员:“快,跑步告诉九十一师,要他们立刻援助。

”但由于敌人的火力实在太猛,第二营被迫退了下来。

之后,第二营再次发起冲锋,攻至半山腰时,狡猾的敌人钻进集团工事负隅顽抗。

子弹从头上嗖嗖地飞过,炮弹在身边轰隆隆地爆炸,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第二营营长陈康左臂受伤。

为减少伤亡,部队只好又退下来。

王树声双眉紧蹙,思索着进攻的办法。

第九十二师师长陈友寿、政委叶成焕的心情也十分沉重,准备换第二营下来,调其他部队上。

王树声叫人把二营营长陈康找来,问他有什么想法。

陈营长一听要把自己的部队换下来,顿时就急了,他向王树声保证:“敌人就是铜金刚、铁罗汉,我们也要把他们打碎!”作为指挥员,王树声深谙哀兵必胜的道理,他当即决定,仍由第二营担任主攻任务,并以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向隘口东侧敌人进攻,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向隘口西侧敌人进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做掩护攻击。

他还向炮兵连连长下达了命令,要他一定要把炮弹打入敌人的集团工事内。

第三次攻击开始。

第二营吸取前两次攻击失败的教训,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机智勇敢地接近主峰地段。

敌人故伎重演,又龟缩进工事内拼命扫射。

部队伤亡很大,第二营鲍政委胸部连中数弹,但他在倒地后仍支撑着身子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敌群,最后壮烈牺牲。

在这关键时刻,红军的炮兵发挥了作用。

炮兵连长亲自瞄准,一发发炮弹连续打中敌制高点上的集团工事,敌人枪声顿哑。

陈营长乘隙迅速率部冲进敌人工事,与敌展开了白刃格斗。

一个红军战士飞步冲上山顶,撕下川军的黄旗,把红彤彤的军旗插上了主峰。

战斗结果川军制高点一失,顿时乱了阵脚,互相践踏和坠岩而死者甚多。

王树声乘胜指挥红军猛打猛追,激战至下午4时,全歼守敌3个团约3000人,一举占领敌人所谓“插翅难渡”的剑门关要隘。

亲历回忆多年以后,时任第二七四团第二营营长的陈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如数家珍:打剑门关时,参战部队有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红四军和红九军,采取集团进攻方式,由副总指挥王树声亲自指挥。

由于地势对敌人有利,守敌1个旅3个团,加以有坚固的工事,一开始我们没有攻下来。

同时,也有我们自己这方面的原因,这就是虽然王树声指挥红三十一军和红三十军一部担任主攻任务,但部队多了,步调不一致。

王树声见没有攻下来,心里着急起来。

他向炮兵连连长下达命令,要他一定要把炮弹打入敌人的集团工事内。

同时,他把我叫来,喊着我当时的名字:“陈五和,你一定要把敌人的工事拿下来!”王树声对二七四团二营印象很好,把它作为一支预备队,关键时刻才投入使用,因为我们这个营特别能打仗,曾荣获“夜袭常胜军”的称号。

于是,我带领全营官兵执行这个任务。

我提着手枪走到队伍的最前头,接近敌人工事前是一路纵队,按营长、连长、排长的序列往下排着走,到了敌人工事前就展开战斗队形。

当我们的炮兵十分精确地把炮弹打在集团工事内,把敌人的火器打哑后,我一声令下,一部分人冲上去了,另一部分人留在敌人工事外面准备抓逃出来的敌人。

冲进去的部队歼灭了一些敌人,没有被歼灭的敌人拼命往外逃。

由于两面是山,留在外面的部队往敌群中扔手榴弹,也把这些敌人消灭了。

1949年:剑门关战斗1949年12月,在成都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对剑门关的国民党军展开进攻。

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之第60军一部,于14日解放四川省广元后,该军第180师以第540团为先遣支队向剑门关疾进,经日行40公里的强行军,于17日进至关前,并歼灭未及逃入关内的国民党军第55师100余人。

剑门关古称天下雄关,为蜀道中最险要的关口。

剑门有72峰,高大险峻,关的两侧是青石峭壁,只中间有50公尺宽,2公里长的一条孔道,公路恰从其间通过。

诚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国民党军为阻止解放军南进,在半山腰、公路两侧和公路口,筑有石碉等野战工事,并以1个团的兵力凭险防守。

第540团当即以1个营全部轻装,攀缘古道,向剑门关侧后迂回,以两个营于当日22时在炮火掩护下,沿河坎及大石空隙,匍匐向前接近,在离关口50余公尺时,各种轻武器一齐发射,随即展开冲击,冒着守军烧桥的大火,爬过仅余的一根独木,将守军阵地突破,打开了通路,在迂回分队的策应下攻占剑门关。

至18日下午,解放剑阁县城,先后俘国民党军300余人。

红色文化:因为战争文化,在剑门关,修建了红星广场、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等红色纪念意义景点,形成了红色文化。

(周边还有苍溪红军渡、旺苍县的红军城等红色景点,学新闻的自己融入进去,显得自己对红色文化也比较在行,)剑门关关楼历代官府多次在剑门关关隘修建关楼,均毁于战火,明时又重新建造,清时几经修复,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

1992年重修的关楼位于大家看到的新关楼对面,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关楼严重受损,2009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关楼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

关楼宽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结构,气势恢宏。

玻璃景观平台“悬空玻璃景观平台”位于景区的最高点,剑门关景区大剑山主峰上,该平台建成面高程为1163.800m,悬挑部分采用钢结构,其钢结构的钢梁采用两种“工”字叠加组成。

主景观平台悬空跨度25mm,平台面层采用高强多层叠合玻璃铺面,玻璃厚度约6cm,平台距崖底高约150m,悬空玻璃观景台悬挑长度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悬空玻璃观景廊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