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

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调频无线话筒制作-自制无线话筒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 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日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L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2 驻极体话筒检测L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0.5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10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3)。

三、焊接电路图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图3 线圈L的绕法图4 印刷电路板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

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

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40-60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

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

然后可接通电源。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V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0·7伏左右。

若将线圈L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明电路已经振荡。

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FM波段,(频率范围为88兆赫至108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

4.慢慢转动收音机调谐旋钮,同时,对话筒吹气或讲话。

调到收音机收到信号声为止。

若收音机在调谐范围内收不到信号,可拉伸或压缩线圈L,改变其宽度,再仔细调谐收音机直至收音机收到清晰的信号。

然后逐渐拉开无线话筒和收音机间的距离,直到距离在8~10m时,仍能收到清晰信号为止。

注意在调试中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应避开调频波段内的广播电台的频率,以免产生干扰。

5.将无线话筒印刷板装入机壳。

机壳可以自制,也可采用圆筒形的塑料包装瓶。

开关拨把应露在壳外,便于使用(参考图5)。

业余调频发射电路集萃本电路图所用到的元器件:3DG12 9018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0、2N3866等,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

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电路中V1、C2~C6、R2、R3及L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主要由C3、C4和L1的参数决定,其振荡频率为44~54MHz,该信号从L1的中心抽头处输出,再经过C7耦合至V2放大,由C8和L2选出44~54MHz的二倍频信号,即88~108MHz,此信号由C9耦合至V3进行功率放大,V3由3只3DG12三极管并联组成,可扩大输出功率。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80~100mA。

组成V3的三只3DG12可加上适当的散热片,以防过热。

制作时L1~L3用∮0.31mm漆包线在∮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图3为一种实用的50m调频型无线耳机发射部分电路。

该电路分为振荡和信号放大部分。

L1、C2~C5、V1等组成与黑白电视机高频头本振电路类似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频率稳定性好,长时间工作不跑频,实践证明,业余情况下,采用该改进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完全能胜任。

笔者用电烙铁直接烙焊V1的集电极数秒钟后,在三极管的温度很高的情况下,用普通收音机接收仍很正常,无跑频现象。

振荡器的频率主要由L1和C2决定,通过微调L1,可以覆盖88~108MHz范围。

音频信号经R6、C11耦合至V1的基极,V1的e、b极间电容随音频电压的变化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实现频率调制。

该电路中L1~L3用∮0.31mm漆包线在∮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通过调整L1匝间间距微调振荡频率,再微调L2、L3的匝间间距以谐振于振荡频率,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图4为晶振式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J、VD1、L1、C3~C5、V1组成晶体振荡电路。

由于石英晶体J的频率稳定性好,受温度影响也较小,所以广泛用于无绳电话及AV调制器中。

V1是29~36MHz晶体振荡三极管,发射极输出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经V2放大后,在集电极由C7、L2构成谐振于88~108MHz的网络选出3倍频信号(即87~108MHz的信号最强),再经V3放大,L3、C9选频后得到较理想的调频频段信号。

频率调制的过程是这样的,音频电压的变化引起VD1极间电容的变化,由于VD1与晶体J串联,晶体的振荡频率也发生微小的变化,经三倍频后,频偏是29~36MHz晶体频偏的3倍。

实际应用时,为获得合适的调制度,可选择调制频偏较大的石英晶体或陶瓷振子,也可以采用电路稍复杂的6~12倍频电路。

若输入的音频信号较弱,可加上一级电压放大电路。

自制教学用调频无线话筒电路 ( Sun, 21 Dec 2008 14:15:22 +0800 )Description:自制教学用调频无线话筒电路类别:无线发射阅读:1646笔者制作的无线调频话筒是以Q5337为核心,外加一级低频放大和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等组成(可提高话筒的灵敏度和射频发射功率)。

该调频话筒在我单位250m2的大教室内用作课堂教学,已使用了6年,效果很好。

该话筒语音清晰度较高,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MIC输出的信号先送到BG1管进行放大,其中R1和C1是附加的高音预加重电路。

C2和C3是BG1管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其值用得较小,是为了衰减低音,提升中高音。

BG1管输出端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3、D4与C4、R7的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变小的特性对强信号起限幅作用,而正常强度的信号不受影响,同时对话筒与扬声器之间的正反馈引起的啸叫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话筒信号经BG1放大后,通过L5加到IC内部的变容管上,对高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C7、C8和C9、L1组成调频信号调谐电路,其工作频率在88MHz~108MHz之间。

IC的第脚输出的高频信号经L2和C10调谐选频后送C11再耦合到BG2管进行射频放大(BG2可用一般的超高频管)后,向空间辐射调频的话筒信号。

整机装在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壳内。

MIC用一根80cm长的单芯屏蔽软线引出,此话筒引线兼作发射天线。

C13输出的高频信号用电感L4与地隔离,接到屏蔽线的外层。

MIC装在一个合适的乳胶管内,再用一个领带夹与乳胶管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话筒夹在胸前靠近衣领处,机器挂在裤带上,使话筒线展开,其发射效果最好。

L1、L2、L3用∮0.5mm左右的漆包线在直径为5mm的圆棒上绕5圈,L2上有一抽头。

L4、L5和L6可用普通小型色码电感。

调试时先调L1的松紧度,使收音机在FM段能收到该调频话筒发射的信号,再调C16使信号更强。

最后将收音机天线缩短后调L3,使发射距离最远。

如有简易场强计(《电子报》曾多次介绍过)配合调试,能调到效果最佳。

本机频率稳定,一次调好后使用数月不会漂移。

本人使用4.5V电源时,发射—接收距离25米之内无方向性,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感觉就像是一个调频广播电台。

2008年12月21日 ( Sun, 21 Dec 2008 14:08:54 +0800 )自制5W调频广播发射机自己设计制做5瓦FM发射机成功,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只要控制好振荡管电压稳定,发射频率基本不会跑偏,噪声较小(和电源有很大关系),是一台比较不错的小广播电台,目前频率是FM96.6 MHz(可以通过调节振荡线圈改变频率)注意一定不要影响当地电台的正常信号。

配合GP天线发射,用Kaide的KK-9收音机在2KM处可清晰收到信号。

以下是电路图。

5W FM Transmitter.JPG (33.39 KB)2008-11-23 13:27本电路比较简单,元件常用,容易自制。

无需专业调试仪器,制做成功率比较高。

调试时我只用了两个万用表及一个电流表,注意一定要用机械表(本电路射频功率会干扰数字表的正常工作)。

总装好后,先从振荡级开始一级一级向后调,注意电路调试时1971一定要接上负载(本人用的是大功率电阻并联阻值50欧姆)和有效散热,以防管子发热严重烧坏。

调试成功后用手摸假负载很会很烫,说明你以经成功了,接上天线就可以发射2008年12月3日 ( Wed, 3 Dec 2008 10:21:11 +0800 )Description:业余调频发射电路集萃一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0、2N3866等,工作电流为60~80m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