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世维管理理论(1)

余世维管理理论(1)

序言
背景
随着中国门户的开放,世界领先企业纷纷来华瓜分市场。

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在硬件上很快就达到了国际水平,然而,人才,教育,企业文化建设,这些软件依然无法和西方列强抗衡。

这样,中国的企业发展就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因为,当我们正在成长的时候,狂风暴雨就来临了。

今天,欧美日本,甚至是台湾,他们的企业管理体系都非常成熟,已经远远得走在了我们前面。

他们就像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我们,则是成长中的青少年。

台湾的企业已经早早得和世界接轨了。

他们最早也是学欧美和日本那一套。

今天,台湾有很多的讲师来到大陆做企业管理的演讲。

在我们的讲台上做我们的导师。

其实台湾人和大陆是一脉相承的,台湾人的文化,传统是从大陆带过去,因此在人的文化,IQ,民族传统上和大陆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台湾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台湾能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道理很简单,他们对西方的管理思想的认知比大陆早。

欧美大企业把台湾当做零配件的生产基地,把他们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到了台湾。

于是台湾开始迅速地学习消化吸收。

最终让自己融入了企业现代化的浪潮中。

越早地接受新的思想,就越早地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就越早地改变旧的观念和修正陈规陋习。

那么新的实践就开始,新的制度就建立,然后一步一步地完善。

最终,当制度完善了,整个企业就在科学的机制下运行,成长,壮大。

这里我们讨论一个现象:产业革命以来,在欧美诞生的一些企业在今天成了跨国的巨头,他们历经百年而不衰,反而越来越强大。

在看看中国的企业,哪个有百年的历史?有也不见得发展地很好。

中国的企业常常是抛物线地发展模式,这叫做“盛极而衰”,富不过三代。

原因很多,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一一讨论。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管理。

管理是要优秀的人才加上科学的制度。

优秀的人才制定科学的制度,科学的制度又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人要制定出科学的制度,首先就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制度。

让所有人都接受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才能让所有人共同认可这个制度,然后很好地去贯彻执行。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西方列强的好的管理思想,去修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

贯穿现代企业管理的主题,便是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国民素质一定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很重视国民教育。

一个强大的企业,他们的员工素质一定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很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因为有了教育,才能灌输一种思想和理念,才能认可一种制度和企业文化。

才能在行动当中达成共识。

我们管理的逻辑是这样的:
(1)先找问题,中国经理人常犯的13种错误
(2)在找漏洞,管理的弊病
(3)认知新的管理思想
(4)建立制度的框架
(5)完善制度
第一讲
(一)解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3种错误
(1)拒绝承担个人责任,在辩解,常常讲“我以为”
专家:我可以谅解所有的错误,但是我不喜欢听我以为。

先承认错误,再来解决问题。

我们要的是表现,而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辩解。

(1.2)负起你的责任,不要一有事就去请示你的主管,自己先思考,实在想不出方案再来找主管。

专家:下次你的部署来找你,你先问:“你有没有负起你的责任,有,解决到什么地步,是不是非进这个门不可?是,做下来慢慢谈”(2)未能启发员工,认为员工教育是人力资源的事
只知道自己忙。

专家:一个主管,要负起七成的责任训练你的手下,人力资源的职责是选人,用人,留人,和培训人,这里的培训是普通的培训,而主管的训练,是专业的训练。

(2.1)一个成功的经理人,离开公司一个月,公司都不会乱,因为底下的人都被你训练得很好了。

他们都按部就班。

任何主管的离开、意外都不会对公司运营造成影响。

(2.2)要随时随地随人地进行教育和启发。

(3)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忽略了对部署的思想教育
专家: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思想,思想在启发,不在教条。

因为有了想法,才会形成触动,才会有行动,才会养成好习惯。

教育和培训部署,使他们培养成功的习惯。

帮助员工成长和改进思想。

如果一个员工从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天,到离开的那一天,没有任何长进,那么你要抱着他哭。

(4)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

专家:打开门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我们”。

接电话的人和被询问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

(5)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
专家: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扇门,要发现自己部署的特点。

主管带人,要带他们的优点,要把部署的优点发挥最好。

(6)忘记公司的命脉——利润
专家:没有利润,即使有最佳的产品、最好的形象、最优秀的员工,企业也会很快陷入困境。

没有效果的事情统统不要做,任何计划,广告,先问问:“有没有效果?”
(7)只看问题,不看目标
专家: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要养成大气魄,要看目标,设定威严。

管理名言:我们坚信经理人应该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跟辅导员工和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以外,什么都不做。

早上集合干部:我们今天做什么。

下班前5分钟集合: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8)不当老板,只做哥们儿,强调人情,忽略公司的制度。

很多主管帕自己的位置不稳,为了笼络人心,和部署打成一片。

动之以情,结果就成了难兄难弟了。

专家:做主管的不能坏了规矩,必要的时候要有一个标准,企业需要伦理,不能纵容部署,一旦发现错误,应该马上处分。

你可以恩爱你的部署,但是要有尊严。

(9)未能设定标准。

专家:企业应该具备2本书:一本红皮书(公司的战略);一本蓝皮书(标准作业流程)
看一个公司有没有标准,很简单,观察底下的人是不是吵吵嚷嚷,一个有标准的公司应该是安静的,因为底下的都知道如何默契配合。

行为标准就是品质(日本conixi董事长剪掉布匹的故事,把品质看成生命)
(10)纵容能力不足的人,对大家不公平——把人放错了位置
专家:做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不要怕面对他人,要对能力不足的人说“不”。

一个主管:只会压迫自己——怕;只会纠正自己——乱;只会节省自
己——贱。

有本事自己乱,底下的很严谨,压制你的部署,纠正你的手下,让组织去节省。

让底下的人得心脏病,累死,自己喝咖啡。

建立你的文官体系。

(11)眼中只有超级巨星,以为公司都是靠那几个好的。

问题:容易在团队当中形成一种对立,影响士气和团结
专家:在一个团队当中,人人都是英雄。

一个公司的成功,靠的是无数的无名英雄。

麦当劳的店长,也要出来为客人点餐。

启发:要发奖金,就统统都有,按比例分。

要没有,就统统没有。

日本人,关起门来是一个团队,走出去人人都是士兵,每个人都必须有贡献。

制定一张表格
1、有效果,有效率3、没效果,有效率
2、有效果,没效率4、没效果,没效率
(12)没有格局,很在乎细节
做一个表格挂在旁边:
1、很重要,很紧急3、不重要,很紧急
2、很重要,不紧急4、不重要,不紧急
重要=影响深远的事情,紧急=必须立刻处理的事情
启发:要求部署把计划摆在桌面上,不要放在肚子里,要知道他在做什么。

任何一个经理走了,档案都要公开。

第二讲
(二)如何当一名主管?上司怎么看你?
1、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让上司放心。

2、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让上司放心(管理学名言:部署对我们的报告永远少于我们的期望)
3、努力学习,了解上司的言语——让上司轻松
4、接受批评,不犯2次过错——让上司省事
5、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让上司有效
6、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让上司圆满
7、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的计划——让上司进步。

每3个月检讨一下工作流程,有没有办法缩短和改善,小心喽,如果你想不出来以前是我想出来的,你要羞愧了,因为,我认为我的干部都是专家,我是一个通才,如果这个专业的流程要我总经理去想,那么,我们公司请你干什么,你有没有资格当这个专家。

原则
我们按照贡献支付薪水,所以要常常考虑你的工作价值
服从老板6大守则
建立新的传统人力资源会计
要超越竞争对手,必须做到:
在产品品质上可以与他相抗衡;训练员工,培养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满意度(因为有没有市场是客户说了算,不是自己说了算);想办法缩减周期和成本。

业绩增长的形态
留住老客户,就必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就必须通过提高服务的品质,就必须处理客户的抱怨(市场学:会抱怨的客户是好客户,回头率在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