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长的脚印》教案

《成长的脚印》教案

《成长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和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纸片。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探索
1、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的脚印与现在的脚印有什么变化?
2、出示挂图
(1)板书: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小格是1cm2)让学生数格子,先估计,再数格子,说一说怎样数格子。

(2)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约是46 cm2
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脚印,随着年龄的增长,脚印越来越大,学生仔细观察图想,怎样才能得到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数格子,估计面积的大小。

通过情境,联系自己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

2、估计小华11岁的脚印面积的大小,并能用自己的脚印进行验证。

3、讨论估计小华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

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布置练习
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脚印验证一下这节课的结论。

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格子算出小华脚印面积的大小。

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自己脚印图拿出来数一数格子,约是多少面积。

学生想办法寻找验证的方法:还可以是把脚印看作长方形来计算,(近似的基本图形)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练习和测量,说说脚印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

通过两个年龄段脚印大小的估计,使学生明确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学生借助方格子这一载体来进行估计与计算。

随着年龄的增长脚的生长速度回放慢。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