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设计规范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章种植设计(栽植工程)
第四章竖向设计(土方工程)
水体、挡土墙、驳岸
第五章道路地坪、桥梁
第六章给水、排水、供电及照明
第七章亭廊、花架、花坛、树坛、栏杆喷泉、雕塑、垒石(假山)
第八章温室
第九章围墙及厕所
第十章儿童游戏设备
附录绿地设计图纸要求
本规程用词说明
第一章总则
1
第1.0.1条为促进上海市绿地建设、美化城乡环境、改善生态状况,2
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并根据《上海市植树3
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及《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4
制定本规程。
5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市、区、县分级管理的公共绿地及专用绿6
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及风景名胜区均可参照执行。
7
第1.0.3条绿化设计包括上列绿地中的栽植工程、土方工程、道路8
工程、桥梁工程、水体喷泉工程、驳岸挡土墙垒石工程、9
给水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建筑(管理设施、服务设施、10
亭廓、温室、围墙等)工程以及花坛、栏杆、游戏设备11
等工程。
12
第1.0.4条建筑、道路、桥梁、给排水及供电等工程均应按有关规13
范执行。
本规程只就绿地中各该工程的特点,提出相关14
的要求。
15
第1.0.5条树木与建筑物及管线间的距离,按照《上海市绿化栽植16
规程》的规定办理。
17
第1.0.6条公共绿地停车场应按照《上海市停车场(库)设计标准》18
办理。
19
第二章一般规定
20
第2.0.1条绿地设计必须因地制宜,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21
原则。
22
第2.0.2条绿地设计应符合绿地功能的要求,充分改善环境,23
有利于生产、生活。
24
第2.0.3条一切建设项目的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必须符25
合《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中第八条的规定。
26
第2.0.4条绿地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宜简洁而不单调,变化而不27
杂乱;可按功能分区,各分区需有机结合;面积大的绿地28
腚有花卉培育设施.
29
第2.0.5条绿化设计需明确表示绿地的近期及远期效果.
30
第2.0.6条绿化范围内的原有树木。
31
一.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留。
32
二.胸径在25cm以上的树木,除难以避让城乡道路车行道时,可依
33
照《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有关条文办理外,亦必须原地34
保留。
35
三.胸径在15-25cm 的树木,宜原地保留。
36
第2.0.7条绿地内生活、生产、服务及亭、廊、花架等建筑设施应37
和环境协调,占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绿地总面积的2%,38
花架面积以花架最外边线范围1/5计算。
39
第2.0.8条绿地大门、道路、厕所的设计应为伤残人。
40
第2.0.9条绿地中宜设废物箱,外型简单、平整,用料耐火、防雨。
41
面积大的绿地宜设置简洁明的指路牌。
42
第2.0.10条城市规划实施中安置的临时绿化用地,一切设施均应是43
临时性的,栽植植物的品种及规格应在使用期满时宜于44
移植。
45
第三章种植设计(栽植工程)
46
第3.0.1条种植设计应选用适宜于本市生长的植物,并应符合绿地47
功能的要求。
48
第3.0.2条植物栽植地位及标高应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
49
第3.0.3条种植设计宜形成人工植物群落,乔木与灌木、落叶树与50
常绿树、地被植物及草坪配置适宜,四季有不同景色,51
并应不裸露表土。
新设计种植的树木,不得影响原有绿52
化树种的生长。
53
第3.0.4条植物配置除观赏外,应考虑游人遮荫需要。
遮盖在步行54
道上的树枝应高于2cm,车行道上应高于3.5 cm。
55
第3.0.5条道路旁及儿童园内不得种植带刺植物。
儿童园内不得种56
植有毒植物。
57
第3.0.6条绿地范围边缘种植不得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合理使用。
58
第3.0.7条屋面绿化及垂直绿化。
59
一、屋面绿化必须根据屋面及建筑整体的允许荷载进行设计。
60
二、屋面绿化不得导致屋面漏水或渗水。
61
三、垂直绿化不得影响建筑物墙身强度及屋面排水。
62
四、室内需要保持干燥的建筑物,应有防潮措施,否则不宜种植
63
攀缘植物。
64
五、在产权不属绿地外围墙上,种植攀缘植物必须征得产权人同
65
意。
66
第3.0.8条在道路弯道上、交叉口以及接道路的各种出入口种植树67
木,必须满足行车的安全视距。
68
种植在道路分车带、分车岛上的地被植物或灌木不得高69
于60cm ,回车道中心岛种植物保证行车所需的安全视70
距。
71
第四章竖向设计(土方工程)水体、挡土墙、驳岸
72
第4.0.1条竖向设计必须整体连续,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标高相接, 73
内部应和路面及水体密切配合,并有利于排水。
74
第4.0.2条设计的地面标高必须保证拟栽植物能生长良好,保留树75
木的原地机标高不得更改,并需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76
第4.0.3条设计地面坡度应稳定,不稳定的土坡应设挡土墙及驳77
岸。
78
第4.0.4条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宜内部平衡,并应利用原地形,减少79
土方工程量。
80
原地面标高过低,可进土加高。
81
原地面土壤不适宜于种植应予调换,并应落实废土去82
向。
83
第4.0.5条挖掘与填没水体均需慎重考虑。
凡蓄水、灌溉及景观需84
要宜利用原有水体。
85
一、水体不宜狭长并宜少设驳岸。
86
二、水体宜是绿地中雨水系统的一部分,并应能控制水
87
位。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