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电子政务期末复习重点

四川大学电子政务期末复习重点

电子政务复习一、概念题1、何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环境包括那几个方面?2、何为IT技术?它包括哪三个方面?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3、何为IOT?它包括那些技术?硬件、功率和能量存储、安全和隐私技术、标准。

4、什么是可穿戴设备?举几个你知道的可穿戴设备。

它属于物联网三层中的哪一层?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现在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有谷歌眼镜、蓝牙耳机、手表计算器、健康腕带、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属于物联网三层中的应用层。

5、何为电子政务(EG)顶层设计?它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6、何为云计算?RFID和传感技术?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7、何为信息革命、管理创新?8、何为电子政务(EG)底层设计?它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二、简述题1、简述IOT的三大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以及这些特点对政府管理创新将会带来的影响。

(1)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它们之间对应着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感知层相当于人的五官和皮肤,网络层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合作,使信息不是单向传递,而是交互控制,传递的信息也多种多样。

(2)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将会使社会的各个层面受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产生变革,政府在其内部及对社会的管理上也必然需要改革和创新。

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质正是进行政府内部及政府与社会的重新整合,因此物联网的兴起将会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政府管理创新和改革强有力的助推剂。

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涉及了政府管理的整个体系,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多个方面。

宏观层面,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战略的创新,以及观念的创新;中观层面是促进构成行政体制诸要素的创新,主要包括基于职能的管理创新,基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基于资源的管理创新、基于过程的管理创新;微观层面,主要是推动政府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2、简述数字壁垒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的不良影响和解决办法。

(1)电子政务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已有的社会信息环境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普遍存在的数字壁垒对开展电子政务的信息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导致电子政务的高门槛性,衍生出更多的不平等现象,损害社会公正,影响社会和谐。

具体表现是:首先,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中,信息弱势群体就意味着更少的发展机会,他们无法接触到现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终端产品,更不用说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失去了公平获取信息、发展自身的机会。

其次,到电子政务阶段,这种不平等就会进一步加剧而可能上升到政治权利的不平等。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化的途径来提供公共服务,实施公共权利的分配,但是一些群体可能没有条件和能力进入到电子政务中,他们就会失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治权利,取得一定政治利益的机会。

由数字壁垒引发的这种不平等不会自行缩小,它只会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拉大,最终将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民主建设,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2)树立正确的观念,坚持开放原则,理性地消除数字壁垒;加强国际协作,携手跨越数字壁垒;大力推进农村电子社区建设,完善电子政务服务手段;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认知水平和信息素养是消除数字壁垒的重要途径;利用后发优势,推进信息化是消除信息鸿沟的现实途径;开展信息扶贫是消除数字壁垒的重要手段。

3、简述电子(E)和政务(G)的关系。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电子与政务既相互联系又主次分明。

政务是主体、内容和灵魂,而电子是手段,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

目前很多地区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时,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地方把电子政务仅仅当成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去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有的地方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大功告成,缺乏与公众的信息互动,实体政府与虚拟政府形成了“两张皮”;还有的地方“唯电子而搞电子”,只关心采用了多先进的技术,采购了多昂贵的设备,而忽视了对行政组织结构的调整和行政业务流程的整合,很多新建的网络设施成了摆设,电子政务的本色渐渐被表面的硬件和网络所遮掩。

因此,要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关键要坚持“需求为导向、应用促发展”的方针,选准突破口,达到应用与功能相结合,电子和政务统一化,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来推动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与提高。

4、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存在的问题。

5、简述宁波“81890”电话服务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三、论述题1、阐述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概念、结构与机理。

(1)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物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以技术为手段,技术管理与创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2)结构: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在业界,物联网大致被公认为有三个层次,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内容应用层。

(3)机理: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2、请谈谈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深远影响以及你的打算。

物联网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将会使社会的各个层面受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产生变革,政府在其内部及对社会的管理上也必然需要改革和创新。

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质正是进行政府内部及政府与社会的重新整合[3],因此物联网的兴起将会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政府管理创新和改革强有力的助推剂。

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涉及了政府管理的整个体系,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多个方面。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是指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战略的创新,以及观念的创新。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府的管理模式由传统的金字塔式向网络状水平式的模式的转变,而物联网技术在未来的普及和应用将会真正的促使网络状水平式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形成。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是指构成行政体制诸要素的创新,主要包括基于职能的管理创新,基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基于资源的管理创新、基于过程的管理创新。

物联网的应用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设备与技术支持,它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主要指政府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物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将会更直接的促进政府在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打算】(一)结合我国国情,统筹规划,制定长期可行性发展计划。

物联网的发展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

因此,我国政府在基于物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创新时,应根据实际国情,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水平,合理进行政府管理创新的规划,建立相应的基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相关流程及机制。

(二)以应用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促进物联网技术力量向生产力及管理能力的转变。

在应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政府管理创新时,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能因追逐政绩而盲目跟风,应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注重技术层面与政府管理创新应用层面的对接,并优先将社会效益较高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政府管理上。

(三)政府在物联网的普及与应用过程中,做“掌舵者”而非“划船者”。

我国政府应为物联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制定合理可行的扶植政策,监督并引导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健康的发展。

加强国际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核心竞争力。

(四)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我国政府还应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借助新兴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能力及观念的培养并果断引进具有物联网应用技能及管理知识的新型人才。

3、论述信息革命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4、试述法律法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法律法规建设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保障和推动,能促进其发展与壮大。

(2)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则是指政府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打造一个阳光政府,搭建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向前发展。

体制机制的创新对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立法进程,推进政府管理手段信息化。

2.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再造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率3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再造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率4.优化政府权力运作模式,合理配置资源,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管理二者都是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5、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以及智慧旅游,谈谈你对智慧政府的构想与展望。

(1)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智慧政府是核心“十八大”提出,我们要深化体制改革,主要提到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把我们的政府指向为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