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学原料原理
✓对硫磷 ✓敌百虫 ✓马拉硫磷 ✓杀螟松 ✓辛硫磷
✓灭蝇磷 ✓二嗪磷 ✓皮蝇磷 ✓双硫磷 ✓倍硫磷 ✓毒死蜱
H5C2 O
O
P
S O
H5C2
NO 2
对硫磷(1605)
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高毒性,杀虫性好,杀虫谱广等特点
我国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情况
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有机磷杀 虫剂工厂为天津农药厂,目前我国正生产的 有机磷杀虫剂品种有20余种.
第三代农药:主要特点是对昆
虫的生长发育起调解作用,作 用速度明显低于第二代农药, 因此又称为昆虫生长调节剂。 主要包括保幼激素类似物、早 熟素、灭幼脲等,常见品种有 抑太保、卡死克、灭蝇胺、伏 虫脲等。
第四代农药:主要特点是对
昆虫的行为活动起作用,因 此又称为昆虫行为调节剂, 主要包括信息素类(例如, 性外激素、报警外激素)、 拒食剂等。这类药剂的作用 速度明显低于其它药剂,绝 大多数的作用是压低下一代 的害虫种群数量。
三.农药工业
人口与粮食 环境与环境质量 资源与能源 医疗福利 新的信息系统
21世纪人类面临 的五大问题
沙漠化的现状: 我国:沙化土地:174.9万平方公里
我国每年
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水 果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300亿元。
我国的农药工业情况
农药 合成企业约400家,加工企业1000多家,总生 产能力超过56万吨,常年生产180多个品种,年产 量约26万吨,农药生产体系居世界第二位.
2.作用原理
代谢抑制剂(能量代谢抑制剂,激素代谢抑制 剂,药物代谢抑制剂等)
神经抑制剂
3.抗药性
行为抗药性 生理生化抗药性
四.杀虫剂的种类
➢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苯基硫脲类杀虫剂 ➢其它
1.有机磷类杀虫剂
•磷酸酯类 •硫代磷酸酯类 •焦磷酸酯类 •膦酸酯类 •磷酰胺类等
H
CH3
N
O
O
甲萘威(西威因)
我国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发展
我国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发展开始于 1952年,到70年代品种激增,成为我国农药 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由于印度的 “博帕尔”事件而使氨基甲酸酯类杀虫 剂 发展受到影响.
4.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烯丙菊酯 ✓烯炔菊酯 ✓氯菊酯 ✓氰戊菊酯 ✓胺菊酯 ✓甲醚菊酯 ✓氯氰菊酯 ✓克敌菊酯 ✓溴氰菊酯 ✓戊菊酯 ✓苯醚菊酯 ✓氯醚菊酯
单位:mg/L,g/m2等
7.如何判断杀虫药剂对人 的毒性?
LD50与可能的人类致死剂量的关系
经口LD50(mg/kg) 剂量
对成人的估计致死
小于5
几滴液体或1粒固体
5-50
小于5ml
50-500
5ml到两调羹
500-5000
30ml-470ml
5000-15000
470-950ml
新型无公害杀虫剂
标能是新一代氯代烟碱类超高效 新型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 外还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和强渗作用, 具强大的速效性和20天以上的持效力。
标能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是目前 最先进的剂型之一,完全不同于常见 的可湿性粉剂,入水后迅速分散,最 终成为均匀、清澈、透明的液体。
引入先进的增效组份——蓝色透 皮素,更增强其溶解及展着能力,迅 速破坏虫体组织,既而导致害虫死亡。
作业: 某一类(种)精细化学品的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检查日期: 检查方式:发言.讨论.上交定稿 要求: •四人一组,讨论定题; •四人合作,查阅相关文献,讨论、综合定稿。 •选取代表课堂发言。 •发言时间:10-15分钟 人员:
9.1 概述
一.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防治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2.分类
⊙主要特点: 1、针对抗性害虫的发生规律开发的
专用消抗杀虫剂,组成独特,杀虫机 理特殊。
2、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薰蒸 作用,杀虫广谱,活性高,歼灭击倒 速度迅速。
3、低毒、广谱、低残留、无公害。 ⊙适用作物:
柑橙、龙眼荔枝、水稻、瓜菜、甘 蔗。 ⊙防治对象:
黑刺粉虱、臭屁虫、钻心虫、吊丝 虫、蚜虫、卷叶蛾、跳甲、食心虫等。 ⊙使用方法:
•1924年,Staudinger和Ruzika发表了除 虫菊酯I和II的初步化学结构
•1947年,Laforge和Soloway发表了正 确的结构式。随后,进一步研究证明除 虫菊中共含有6个成分:
–除虫菊酯I、瓜菊酯I、苯酮菊酯I和除虫 菊酯II、瓜菊酯II、苯酮菊酯II。除虫菊 酯I致死活性最高,除虫菊酯II作用速度最 快。
5.将来的杀虫药剂是什么样呢?
(1)第一代 无机剂及植物性土农药 (2)第二代 合成的有机氯、有机磷、氨甲酸
酯、拟除虫菊酯。广谱、急性毒性 (3)第三代 生长发育调解剂 JHA 早熟 (4)第四代 行为调解剂 拒食剂 (5)第五代 新型的天然产物 (植物次性物质)
脑激素拮抗剂、昆虫心理控制剂
第一代农药:包括最早使用
2、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 是取代高毒有机磷最理想的品种之一。
3、具有安全、高效、低毒、低 残留四大特点。
4、重点专利产品和四川星火计 划项目产品。 ⊙适用作物:水稻、甘蔗、柑桔、龙 眼、荔枝、瓜类、豆类、叶菜类等。 ⊙防治对象:钻心虫、蚜虫、飞虱、 潜叶蛾、蚧壳虫、黑刺粉虱、蒂蛀虫、 棉铃虫等。 ⊙使用方法:于害虫低龄期兑水500 ~ 1000倍均匀喷雾。
通过农业技术来改变害虫生长发育及 繁殖的条件,形成对它们生长、发育 及繁殖不利的环境。
方法有:采用轮作制改变害虫的营养
条件,种植害虫不食用的作物等方法.**
提高植物及动物的抗害性,使植物或动 物的本身有所改变,产生形态或生理的 特征,使害虫不能加害.
方法有:
采用基因工程进行良种培育.#
二.杀虫剂的演进
•欧洲19世纪初开始应用除虫菊花干粉防治害虫 •19世纪中叶,日本大量生产除虫菊花干粉,到20 世纪初,产量达12000吨 •目前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塔斯 马尼拉岛出产除虫菊花干粉 •1909年,Fujitani开始研究除虫菊中的杀虫成分 •1923年,日本的山本报道其杀虫成分中含有环丙 (烷)羧酸。
五.重要的除草剂
六.除草剂的解毒剂
七.未来除草剂的发展方向
一.概述
杂草的益处与害处:
益处-----覆盖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 土壤养分淋失,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物流与 能流,稳定生态系统.
害处-----可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阳光 和空气,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 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容易引起农作物病 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杀虫药剂的发展方向
•杀生 •高毒 •广谱
控制 低毒 选择性
6.如何判断杀虫药剂对害虫的毒力?
半数致死量
LD50: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剂量值 单位:mg/kg,g/g等,有时用g/头
✓LC50: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浓度 值 单位:mg/L,g/m2等 ✓LT50:在固定浓度下,受试生物死亡 一半需要的时间。单位:min或h
各类作物稀释1000~1500倍液均匀 使用。
蛙闲系江西正邦化工有限 公司生产的优质水稻杀虫剂, 有效成份为13.5%高渗三唑磷乳 油 , 加 入 水 胺 T×T 噻 酮 等 , 高 效助剂,有着极高的渗透性, 使杀虫效果更强劲。
使用方法:30ml对30斤水, 一瓶喷三亩。
8.3 除草剂
一、 概述 二、除草剂的发展 三、除草剂的作用原理 四.除草剂的类型
世界上杂草种类约有5万种,农田杂草 约1800种,危害作物约250种,恶性 杂草约76种,极恶性杂草18种。导致 每年农作物减产高达15%。
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广 泛适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蚜 虫、蓟马、粉虱、蝽蟓、潜叶蛾等多 种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及磷翅目 的防治。
稀释倍数为10000倍(1包30斤 水),喷雾。
⊙主要特点: 1、高活性特殊增效剂及特殊工艺
精制而成,有效渗透配方强力穿透害 虫几丁质层,在植物体内横向传导, 对刺吸式害虫和咀嚼式害虫如蚜虫、 飞虱、棉铃虫、钻心虫等有特效。
二.农药的发展史
早在3000多年以前,荷马在“奥得赛”中就提到 过“硫磺避害”。可以认为这是最早使用农药的 报道 。1761年,硫酸铜被用来防治谷物腥黑穗病。 最早的叶面杀菌剂也是硫磺和铜的悬浮液。1763 年法国新闻报道推荐烟草和石灰粉防治蚜虫,这 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杀虫剂,其主要有效成分是 尼古丁,第一代杀虫剂尼古丁是最早使用的杀虫 剂。 194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有机农药。
2.有机氯类杀虫剂
✓DDT
Cl
CH
Cl
✓林丹
CCl3
✓三氯杀虫酯
DDT
Cl Cl
Cl
Cl Cl
林丹( γ-
六六六)
Cl
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残杀威
✓甲萘威
✓敌蝇威
✓仲丁威(已停止登记) ✓吡唑威
✓除蝇威
✓蜱虱威
✓畜虫威
✓抗蝇威
✓口恶虫威
✓双乙威
广谱触杀杀虫剂,兼有 胃毒的作用,有轻微的 内吸作用,残效较长.
击倒中时间量
✓KT50:击倒受试生物一半需要 的时间。 单位:分钟(min)或
小时(h)
✓KD50:击倒受试生物一半需要 的剂量。
单位: mg/kg,g/g等,有 时用g/头
半数有效量
ED50:受试生物一半产生所希望的 反应,需要的剂量值
单位:mg/kg, g/g等,有时用 g/头
EC50:受试生物一半产生所希望的 反应,需要的浓度值
第五代农药:主要特点是对
昆虫的脑激素起作用,其作用 不是杀死,只是防御侵袭者, 因此又称为昆虫的“心理控制 剂”。主要包括一些新型的天 然产物,一些植物次生物质、 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发酵产物等 。这类杀虫剂还未大量推广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