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
朗读者,每一个朗读者的印记。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早听说央视新增了《朗读者》节目,很受欢迎,可时间不对,一直没看过。

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终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

节目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董卿策划并主持,一流的创意和制作,饱含文学精髓之美,观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颖。

朗读者名人居多,来自不同岗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诗歌,读给自己最爱的人听。

其中濮承熙读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给曾经帮他做手术的荣医生,荣医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

朗读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构成一部心灵上的交响曲,让听者无不为之动情。

这样的形式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

二、内容广泛。

朗读的内容知识面广,有小说、诗歌、书信、译文,同时还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鸣。

如:有成功者读给恩人听的;有父母读给儿女听的;有情人读给情人听的;有援外医生读给有志青年听的;还有高龄老教授听学生读他的翻译作品.....。

听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启迪。

三、引导观众爱上阅读。

朗读者读的诗和文都是央视精心挑选的,名人名作居多,听到好的文章就有找来一读的冲
动,读书可以养身修性并提高鉴别是非能力。

央视这档节目引导了观众多读书读好书。

《朗读者》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是宣传正能量的好节目,希望她越办越好,我会持续关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看一看,我们一起吸取知识的营养。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今天,我观看了《朗读者》这个大型综艺节目。

这个节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

这档综艺节目的总主题是:一个人,一段文。

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

通过这档综艺栏目,我学习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怎样让朗读带有感情。

欣赏着他们朗读文章的声音,我仿佛身临其境。

朗读的人来自不同行业:有成功人士柳总、有无私奉献的无国界医生、也有创建鲜花山谷的夫妇、还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老爷爷……朗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读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师》,来感谢人生路上帮过他的人、有无国界医生朗读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来表示她们对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读《朱自豪情书》的夫妇,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意……
看完《朗读者》以后,我对朗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读更多的书籍。

朗读者观后感央视每一个朗读者都在用内心的感情
在读,有温度,有共鸣,一笑一颦,一滴眼泪,都让我们动容!
董卿以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如果卢浮宫着火,你选择救哪幅画?我刚想,如果是我,怎么救呢?就看到了答案,选择最近的那幅。

演员王千源、耶鲁毕业的村官”秦玥飞、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导演徐静蕾、汉字叔叔理查德、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等嘉宾,与观众分享了关于“选择”的故事。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遵从了内心。

第一位朗读者是王千源,他是个演员。

XX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了新科影帝。

但是,当初拍摄这部电影却一波三折,因为资金问题一度停拍,但他坚持拍完了。

他说:哪怕把碟拍下来,不放映,放一辈子,也要拍完。

我喜欢他这种任性和坚持。

他朗读的是《老人与海》的片段,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他的经历结合起来,就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卷。

第二位朗读者是秦玥飞,他和另外几个名校毕业的同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常人眼里更有意义的生活,而是回到了农村。

在希望的田野上,带领村民致富。

我不想为他们的举动贴什么高大上的标签,但想说一句:你们是最棒的!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顶尖学府,你们都是中国最优秀的最可爱的人!
第三位朗读者是麦加,他和他父亲十七年没有说过一句话。

现在,他的儿子,三年都将房门紧闭,他觉得这是他的罪过。

在儿子去美国留学的行李箱,他塞给他一封信:“要保护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读书就是回家。

”他写不想他儿子,但是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

相信,他的儿子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心向他敞开了。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爸爸的爱是深沉的,也是永恒的。

第四位朗读者是徐静蕾,她读的是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

以前,读过这篇文章,感触不是很深,但今天听徐静蕾读的时候,忍不住泪如雨下。

我也想到了我的奶奶,想到辛苦了一辈子,安于贫困,不在窘境中自怨自艾的奶奶;想到临终前,还挣扎着,把客人给她买的零食,要给我们吃的奶奶。

是的,我们有时有一大堆的梦想,但当某个时刻,或许,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都活着,好好活着,想见就能见到,就好了。

什么荣华富贵,什么似锦前程,都不重要了!
第五位朗读者是理查德,一个热爱汉字的大叔叔,他会选择《陋室铭》,让我感到很意外。

他的中文水平,也让人膜拜。

第六位朗读者是郭小平,他读的是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

一群孩子围在他身边,泣不成声。

他也强忍住
眼泪,一遍遍地说:“不哭,不哭”,看得人潸然泪下。

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在节目的尾声,董卿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