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1.在工业生产中,某些金属材料内部出现的裂痕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果不能够发现它们,可能
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自从发现放射线之后,则可以利用放射线进行探测,这是利用了()
A.α射线产生的24He
B.β射线的带电性质
C.γ射线的贯穿本领
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是利用它的射线和作为示踪原子两个方向开展的,γ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
可以用来进行金属探伤.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2.(多选)防止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有()
A.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深埋
B.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倒在下水道里
C.接触放射性物体的人员穿上防护服
D.严格和准确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剂量
解析:因为放射性污染物残存的时间比较长,且具有辐射性,故应将其深埋,A对,B错.铅具有一定的防
止放射性能力,接触放射性物体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并要控制一定的放射剂量,故C、D均正确.
答案:ACD
3.(多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钋(Po)发生衰变后,生成也具有放射性的氡气(Rn),而氡气有致
癌作用,为降低房间内的放射性污染,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加热使放射性物质分解
B.开窗通风
C.中和放射性物质
D.不使用放射性超标材料
解析: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远离放射源,故最好的办法是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材,或使氡气尽快
离开房间,开窗通风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故B、D正确.
答案:BD
4.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四十多种,
而今天人工制造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一千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
成的牛胰岛素和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物质,当时所用的鉴别技术应该是()
A.光谱分析
B.同位素示踪原子
C.微机技术
D.测定介电常数
解析:只有B选项属于放射性的应用,故选B.
答案:B
5.(多选)放射性同位素钴60能放出较强的γ射线,其强度容易控制.这使得γ射线得到广泛应用.下列选项中,属于γ射线的应用的是()
A.医学上制成γ刀,无须开颅即可治疗脑肿瘤
B.机器运转时常产生很多静电,用γ射线照射机器可将电荷导入大地
C.铝加工厂将接收到的γ射线信号输入计算机,可对薄铝板的厚度进行自动控制
D.用γ射线照射草莓、荔枝等水果,可延长保存期
解析: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能使空气电离成为导体,B错误;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薄铝板的厚度变化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化很小,不能控制铝板厚度,C错误;γ射线能量很大,可以杀菌,延长水果的保存期,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故A、D正确.
答案:AD
6.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导走
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
C.利用α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疾病
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
解析: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应利用α射线的电离作用,A错;γ射线对生物具有物理化学作用,照射种子可使基因变异,可用于放射性治疗,β射线不具有生物作用,B、C均错;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放射性同位素带有“放射性标记”,可用探测器探测,D对.
答案:D
7.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2760Co的衰变来验证,其
核反应方程是2760Co→Z A Ni+
-10e+ν
e.其中ν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量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Z A Ni的质量数A是,核电荷数Z是.
(2)在衰变前2760Co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
-1
0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
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
-1
0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守恒定律.
(3)
27
60Co是典型的γ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 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γ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2760Co→2860Ni+-10e+νe,由此得出两空分别为60和28.
(2)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原来静止的核动量为零,分裂成两个粒子后,这两个粒子的动量和还是
0e的运动径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零,则两粒子径迹必在同一直线上.现在发现Ni和
-1
0e,就一定会违背动量守恒定律.
物只有Ni和
-1
(3)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
答案:(1)6028(2)动量(3)基因突变
8.为了临床测定病人血液的体积,可根据磷酸盐在血液中将被红细胞所吸收这一事实.向病人体内输入适量含有1532P作为示踪原子的血液,先将含有1532P的血液4 cm3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留作标准样品,20 min后测量出其放射性强度为10 800 s-1;另一份则通过静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经20 min后,放射性血液分布于全身,再从病人体内抽出血液样品2 cm3,测出其放射性强度为5 s-1.则病人的血液体积为多少?
解析:由于标准样品与输入体内的1532P的总量是相等的,因此两者的放射性强度与1532P原子核的总数均是相等的.设病人血液总体积为V,应有V
×5 s-1=10 800 s-1,解之得V=4 320 cm3.
2cm3
答案:4 320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