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就像向日葵追寻着太阳,人的天性是追求快乐和舒适的,可偏偏人生却是一个在荆棘中摸爬滚打,在痛苦中不断磨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正是追求快乐与舒适的必经之途。
从咿呀学语的婴儿时期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耳边的唠叨个不停。
他们教我们认这,让我们认那,给我们叙说许多令我们痴迷的故事,给我们讲述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
我们眨巴着眼睛,歪斜脑袋,听得是那样有滋有味,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装进了我们的小脑袋中。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听过了,也就渐渐淡忘了。
上学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老师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向导,指引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
仿佛是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走到了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这对我们那感受惯了小溪的虽单调却充满温情的心灵,乃是一种强大的冲击。
我们的目光变得睿智,闪烁着灼灼的智慧的光芒。
然而,心智在不断地接受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之后,也在悄悄地起着多棱的变化,渐渐,地我们觉得有时候自己看到的与大人和老师讲的有着微妙的不同,甚至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时,我们的心中就不由得打上了一个问号: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我们自己错了呢?于是,我们就不再满足于听,满足于看,而是想到了要自己去做,去亲自闯一闯大海。
这时,我们会用冷静而坚定的语调告诉焦虑不安的父母和老师:放开您的手,让我们自己来做!准备好了足够的淡水、食物和资料,人生的航程也就开始了。
尽管经验丰富的水手们已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诲,但我们还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寻大海深处的奥秘,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如果他不是经过了千百次失败的考验,又怎么能发明出给世人带光明的电灯呢?物理学大师牛顿,如果他不是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又怎能写出不朽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呢?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如果他不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反复试验甚至不惜以身冒险,又怎么能发明让世界发生巨变的炸药呢?大名鼎鼎的李时珍,如果他没有神农尝百草的决心和勇气,又怎么会有《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的问世呢?这些先贤们的成功,难道不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个艰苦卓越的实践过程吗?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对我们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我们此行将义无反顾!为科学和真理奋斗是痛苦的,但在奋斗中也有无比的快乐,因为它让人们在痛苦的磨练中超常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最大价值。
“我做了的就理解了”,在做的过程中,理解的不仅仅是奋斗的艰辛,科学的真理,还有生命的充实,人生的快乐,以及那从不轻言放弃的闪光人格。
理解我们的未知领域,理解奋斗搏击的生命真谛,我们每一天收获的都是那伴随着痛苦的难以言表的快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叉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你们找到快乐了吗?”他们齐声回答:“找到了!”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苏格拉底说过:“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他告诉我们,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劳动。
世界是劳动的艺术品,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使人变得高尚。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有价值,才能得到报酬,才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快乐是创造。
快乐,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
如果你能够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智慧灌注到它里面去,创造幸福,你就找到了快乐。
快乐是奉献。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快乐,那是神话。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索取。
而是奉献。
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人们,让他人分享,无疑是最大的快乐。
话题作文《快乐》的分析题目世界上什么最快乐?有人说艺术家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品,有人说是孩童在沙滩上搭建城堡,有人说是母亲为初生婴儿洗澡,有人说是医生手术成功,给病人带来第2次生命……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一、)对作文题目的分析“快乐”作为每个人都曾经拥有的主观体验,首先确保了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从命题角度讲,可说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题目的公平性。
再则,这话题给学生设置的限制性条件也极少,基本不在审题上给学生设置障碍,让考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从这个意义来理解学生作文佳作迭出,也就很正常了。
(二、)出现的问题1、对“快乐”理解过于肤浅从材料提供的四种幸福来看,共同特征是快乐的获得,应该是努力的结果,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而学生作文对快乐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以下几种情况:A、“获得帮助后的快感”。
比如有学生作文题目就为《受到帮助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在中国,向来视“奉献”为高尚,视“简单索取”为龌龊,于是,显然,这样的文章格调是不高的。
B、童年的欢乐。
比如有学生直接取名为《回忆总是美丽的》,在文章中,写了自己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玩耍,无忧无虑——这当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文章一味停留在过往的岁月,而无视现实生活中更多成长的欢乐,也有简单化之嫌疑。
此外诸如以家庭快乐,校园生活的快乐为题材的文章也具有同样的弊病。
C、快乐,只有快乐。
这种文章很多。
一篇文章交待了很多场景的快乐,比如好多文章以自己是“天使”、“精灵”的身份出现,去寻找人间的快乐,然后一路看到很多快乐的场面,最后感慨:都说天堂好,看来人间才是真正的乐园。
这种文章的毛病是多重的,首先是几个场景的快乐是同一个层面的快乐,缺少递进,升华,给人感觉文章很单薄。
再就是缺乏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没有区分哪些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哪些快乐是简单的表面的快乐,哪些快乐是我们所期待的,哪些快乐是我们应该批判的。
D、视龌龊为乐。
一篇文章写自己向来擅长于搞恶作剧,一次自己在老师坐的凳子上粘了强力胶,老师坐下去起来后,连同凳子拔起来,全班同学笑成一片,他很得意,认为自己给同学带来了快乐,所以自己也很快乐。
E、享乐主义。
写快乐了,就绝对化地提出快乐至上的观点,最后呼吁让我们摒弃一切烦恼,尽情拥抱快乐吧。
这种文章缺乏以“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快乐的存在必须以“痛苦”的存在为前提,最起码快乐与痛苦应该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痛苦就无所谓快乐。
有一句话不是说了嘛,痛苦是无边的天空,快乐是满天的星星——快乐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
所以我还是很赞同其中一篇作文的说法:乐总是过得很快,那么乐之外的该是什么呢?自然是平淡、痛苦了。
的确企求快乐长存是奢侈的,享受平淡,通过去战胜痛苦来求得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也就是说,写快乐,却回避痛苦,这种文章是不够厚重的。
在阅卷过程中有两篇文章给我印象深刻:一是写圣经中勇士参孙消灭了敌人,在胜利之后的快乐中被叛徒谋害,还提到阿喀硫斯在取得成功后放纵无度最后导致一死,由此提出快乐获得后该怎么办,快乐与放纵是怎样区别的观点,显得很有深度。
另一篇文章提到的观点是摘树上的苹果,树太高,你只能找楼梯,人生就是这样重复着寻找苹果树,摘苹果的过程,这期间,你必须放开眼光去寻找,你必须不断增长自己人生楼梯的长度,这个过程就是快乐的,能否最后摘到苹果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由此提出过程之乐,奋斗之乐,很能给人启发性的思考。
2、审题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作文实际要你写的是你的快乐观,但很多人通篇写了母爱的伟大、高尚的友谊的伟大,却单单没有提到快乐。
这就好象人家给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也好,清蒸也好,可是你不用这条鱼去做菜,却拿一块肉去做菜,显然是不合要求的。
这种文章归根结底缺少的就是一句点题的话语“拥有伟大的母爱(友谊)是快乐的”,就因为少了这样的话语,作文境界迥然不同,这真是太遗憾了。
3、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这次出现了大量的与阅卷老师进行交流的作文:希望我的作文能带给阅卷老师快乐,同时也希望阅卷老师能带给我快乐,最后祝阅卷老师新年快乐。
这种文章的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起码得因这几句话多扣你三分。
4、作文形体上出现的问题A、取题目不花心思或者根本就没有题目。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
这次作文批改,好作文题也是有的,比如《与快乐牵手》、《快乐老家》等,但同样有很多同学以话题作为文题,甚至没有题目。
特别是后者,虽然说没有题目表面上扣的仅仅是两分,但曾经有老师也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批改,其分数区别一般在8分以上。
B、不会运用标点。
这次作文出现了一篇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的奇文,后来我们就根本不看内容给了个25分。
至于用英语中的一点来代替句号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虽然说这几年高考没有专门标点符号的题目,但看来还是有必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标点,C、文章连成一片,不分段落。
这样的文章很多,而且一般得分都不会很高,因为它特别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烦躁感。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强制性要求学生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你最少要有五段以上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比较良好的卷面效果。
D、卷面不洁。
这也是老问题,但还是必须向学生强调。
彻底解决必须在平时养成习惯,再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具体的修改标志。
(三)对策加强平时作文的针对性训练,一次作文练习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比如单练审题,单练拟题,单练开头,单练结尾等。
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对积累素材的辨证分析,让学生掌握素材与观点进行关联的正确方法。
要在平时就加强学生用一般哲学观点分析事物的方法,比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问题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
话题作文(三)“快乐”梦想瓶子雨前龙井生日,好朋友从加拿大寄了一个“梦想瓶子”给我。
撇开那些装饰,这瓶子活像流落荒岛时抛进海中求救的那种,里面放着一张白纸,瓶子外则写着“Dreamcatcher”,还附带着说明书:“把梦想写在里面的纸上,看着它成真!”真浪漫。
好,浪漫就浪漫到底,我拿起笔,认真地想有什么愿望。
“一人有一个梦想”,别傻了,梦想这种东西,十个八个也不嫌多。
不是吹嘘,童年时我就曾为如果有一天神仙许我三个愿望时,该如何敲诈多点愿望而做过周全计划。
势利如我,现在当然也得善用资源,能写多少就多少。
何况说明书上没写有效数目。
那张纸好小,只有两寸见方,以我的字,大概只可以写4个。
愿望果然金贵。
世界和平?这梦想大大,这么小的纸承载得起吗?而且,本来就不相信有和平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