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言文个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言文个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 |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150个实词释义1、比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 C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

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①“当”,《说文》“田相值也”。

(井田制)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⑤处在。

引申:占着;把着。

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⑦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①本义,道路。

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

(道理、主张)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

(说、谈论)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从,由。

11、得①得,获得,得到。

(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

(能够)12、定①“定”,《说文》“安也”。

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

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

定金;订金)②决定,确定。

③副词,到底,究竟。

④一定(后起义)13、伐①“伐”,《说文》“击也”。

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

(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14、犯①《说文》“侵也”。

“犯”本来指狗咬人。

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

(侵害、危害)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

(触犯;犯险,冒着。

)15、方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

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

③方,方圆。

引申:正直;方正。

④面积⑤方向、方位。

引申:区域、地方。

⑥地方(戴圆履方)⑦方法,办法。

引申: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

方船、方舟。

(枋、舫)⑨凡两两相并、相比。

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比拟,相比。

⑾副词,正在;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①“奉”是捧的古字。

两手捧着。

②进献。

③承受。

④俸禄,给养。

17、负①《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

引申: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

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

(自恃,自负)③背靠着。

负隅顽抗。

④违背⑤失败⑥欠18、赋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

“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敛取;赋税。

)③出声念。

④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①“覆”,《集韵》“反也”。

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20、更①《说文》“更”与“改”互训。

(改变、更换)“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

③抵偿. ④另,另外。

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

⑦五更21、故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

“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

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

(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

“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

故都,过去的国都。

故乡,从前的家乡。

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

④故意⑤通“固”,本来。

⑥所以,因此。

22、顾①《说文》“还视也”。

“顾”转过头来向后看。

(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

③顾念。

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副词,反而,却。

23、观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

(看;观察;考察)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

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24、归①《说文》“女嫁也”。

(春秋以后多用“嫁”)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

(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

)(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

又:归到一处。

25、好①女子容貌美。

引申:好,善。

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④喜爱26、号①大声喊叫。

引申:大声哭。

②扬言,宣称。

(号称)③号令,命令。

④称号。

又:别号。

⑤称。

27、还①《广雅·释诂》“归也”。

(返回)②交还,归还③通“环”,环绕。

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仍然(后起意义)28、惠①《说文》“仁也”。

《尔雅·释诂》“爱也”。

“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

(恩惠,给人以好处)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

④通“慧”,聪明。

29、及①《说文》“逮也”。

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③至,到④趁着。

等到……时候30、极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

(登峰造极;北极)③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

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

⑤标准⑥通“亟”,急。

31、计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②盘算,谋划③计谋32、加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

(加上,放上)引申:施加②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更加33、假①先秦,假,借同义。

(借,借来)②《说文》“非真也”。

(汉以后。

)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

(假寐;假上将军。

)34、间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5、简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

引申:书信。

②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

)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

挑选,选择,选拔。

⑤《集韵》“阅也”。

检阅,检查。

36、见①《说文》“视也”。

看到。

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

⑤见谅的“见”⑥通“现”37、节①《说文》“竹约”。

竹节。

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

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

引申:节日。

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礼节。

特指,贞洁。

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①干涸,枯竭。

“竭”的反义词“盈”。

引申: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尽,完。

39、尽①《说文》“器中空也”。

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

(完,没有了。

)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⑥尽可能,尽量。

(第三声)⑦任凭40、进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

③到朝廷。

④进献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①《说文》“蹲也”。

“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

引申:处于。

③居住。

又:住处。

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

⑥积蓄。

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42、举①“举”,《说文》“对举也”。

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

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

③举起,抬起。

引申:提出,举出。

又:发动。

④推荐,推举。

提拔。

又:检举。

举动。

⑥攻下,占领。

⑦全。

例如:举国,举世。

43、具①《说文》“供置也”。

“供置”即备办。

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准备饭食或酒席。

又:饭食,酒肴。

③准备,备办。

引申:具备,完备。

④全部⑤陈述⑥器械⑦才能⑧量词44、聚①《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

本义:会合。

②村落,居民点③聚集,集聚④征集45、苦①苦菜;引申:苦味。

②劳苦,辛苦,劳累。

又:刻苦。

③愁苦;苦恼,痛苦。

又:被……所苦。

④粗劣46、类①《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种类。

引申:类推。

③类似,象。

相似④大抵,大致。

⑤条例。

47、良①《说文》“善也”。

表示质地好,素质好。

②良好。

精良,美好。

出色,优秀。

③良人:1、优秀的人才;2、丈夫。

④和悦,善良。

贤良,贤善。

⑤甚,很。

⑥的确。

48、临①《说文》“监也”。

从高处低头往下看。

②从高处往低处看。

俯视;居高临下。

③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

监督,威胁。

④到。

⑤面对。

对着。

靠近。

⑥正当;将要。

⑦临摹。

⑧哭。

(第四声)49、虑①《说文》“谋思也”。

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

(思虑)②考虑,打算。

引申:心思,意念。

③担忧(后起义)。

顾虑,担心。

50、论①《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讨论,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