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3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3

(2) 根据采用曝气方法,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 械曝气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3)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形、方 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4)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 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鼓风曝气:将空压机送出的压缩空气通过一系列管道系统送到安装在 曝气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转移到混合液中, 同时混合液搅拌、混合。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将废水置 于强烈通气(或称曝气的池中并与由无机物(泥 土或絮凝沉淀物)为骨架和具有大量微生物的污泥相接触 的过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 二氧化碳、水及其他简单物质。
• 特点: • 不产生臭气 • 处理周期短 •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可除
去BOD5 80-90%。
• 生物膜外表层的微生物一般为好氧菌,内层为厌氧层。 •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够将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出的耗氧 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
•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是由碳(C)、 氢(H)、氮(N)、硫(S)等元素所组成。当 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 为CO2、H2O、NO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 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 碳量。其测定结果以C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固着型纤毛虫(累枝虫)
微形后生动物
• 是多细胞动物,大多为好气异养型,对溶解氧 需求量大。
• 种类:轮虫、甲壳虫和线虫。 • 后生动物出现,可以认为废水处理达到水质较
好程度。
轮虫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可以作为指示微生物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1、曝气池的类型
(1)根据混合液流动形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 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
5.悬浮物(SS值):是通过过滤法测定的,滤后 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即为悬浮固体,
它包括部分的胶体物质,单位为mg/L。
6.有毒物质:是指其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 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非重金属 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 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砷有时与重金属 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注意:对活性污泥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可能造 成二次污染。
二、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细菌 细菌存在形式:菌胶团。由细菌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胶团。根据外形可分为
团形,椭圆形,分枝形,垂丝形和蘑菇形。
菌胶团
菌胶团
菌胶团
污泥细碎
真菌
• 酵母和霉菌在活性污泥中都有出现。
• 存在适宜条件:酸性条件,氮源贫乏,在处理 某些特种工业废水及有机固体废渣中起重要作 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水污染指标
水中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 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 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 的游离氧的数量,常用单位为mg/L,这是一 种间接表示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2.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
曝气池
2、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 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絮而成的绒絮状 泥柱,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 力。
• 菌胶团能提供营固定生活的原生动物和丝状菌 栖息和附着生长的场所,又能使胶团细菌包围 在胶质中,而不被原生动物所吞噬。
3、活性污泥法过程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模式图
污泥消化池 或其他处理
设备

二 沉 池
混凝、过 滤、离子 交换、消
毒等设备
二级出处水理 (排放、 灌溉)
理三出级(处排 放用或)回

沉渣
缩 池
处理
污水处理流程
•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 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中的大部分用作一级处 理。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只能去除30% 左右。
原生动物
以废水处理中细菌和有机微粒作为食物和能源, 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种类:肉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鞭毛类、孢子虫类、吸管类、纤 毛类。
在废水处理中以纤毛类最重要,又以草履虫和钟 形虫为代表。
污泥培养成熟时,固定型的钟形虫增加。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原生动物)
肉足虫(变形虫)
游泳型纤毛虫(草履虫)
游泳型纤毛虫
机械曝气:利用安装在水面上、下的叶轮高速转动,剧烈搅动水面, 产生水跃,液面与空气接触表面不断更新,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 液中。
鼓风曝气完全混合曝气池
推流式曝气池
四、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1、培菌方法
• 活性污泥的培养: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 长繁殖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形成活性污泥,并且在 数量上逐渐增大,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 二级处理:是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 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即BOD物质),常 采用生物法,去除率(BOD)可达90%以上, 处理后水中的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可降至 20~30mg/L,一般污水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 但经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中仍残存有微生物不 能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无机盐类。
一、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 1、什么是活性污泥? • 向有机废水中不断地充入空气,使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为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一定时间 后,就会产生一种褐色絮状泥粒,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 物。 • 微生物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的 微生物群体。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分解中的有机物和微 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
2、活性污泥的驯化
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量逐渐减少,工业 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受纳工业废水的过程叫驯化。
第三节 生物滤池法
• 生物膜法:使污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碎石、煤 渣或塑料填料)的滤床表面,其表面附着的大量 微生物群落可以形成一层黏液状膜即生物膜。
• 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较多,表面积大, 具有强吸附作用。
7.pH值:对水体生物生长有较大影响,也直接 影响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的选用。
8.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 群的数目,单位为个/L,它是常用的细菌学 指标。
二、污水处理流程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废 水格

垃 圾 处 理


生物曝气


池或生物


滤池
一级处理出水 (排放、灌溉)
沉 渣 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