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安监总局18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XX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一)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二)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三)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四)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进行的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三条质量安全环保处为安全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审查评价单位的资质;制定和审查评价计划,并组织优选评价单位;对评价工作实施技术管理,组织专家评审评价报告;负责评价报告的报批。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各单位。
第二章安全预评价的管理
第五条下列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预评价:
(一)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
1、新建项目:按照整体开发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单独进行初步设计,有新投入使用或新开发的油气井,以及新建地面油气处理设施达到二级(含)以上原油站场或四级(含)以上天然气站场的建设项目。
2、扩建项目:依照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设施建设,并已正式投入生产的油气田,新建一级或二级原油站场,三级或四级天然气站场,或扩大产能的建设项目。
3、改建项目:一级或二级原油站场,三级或四级天然气站场,或者地面油气处理工艺、装置进行重大改造的建设项目。
(二)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不含成品油管道和油气田集输管道)
1、新建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单独进行初步设计,有新建的油气长输管道、站场(首站、末站、分输站、增压站等)、原油站库,形成输油气能力的建设项目。
2、扩建项目:依照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已正式投入使用的长输管道,新增输送能力的建设项目。
3、改建项目:管道路发生重大改变、改变输送介质或站场移位,且项目投资额为三千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
(三)投资三千万元及以上的其它建设项目(如电力、道路等)。
(四)由油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安全风险高的项目。
第六条承担安全预评价的评价机构必须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资质,并获得XX油田市场准入资质。
第七条安全预评价工作应在可行性研究之后,初步设计之前进行。
第八条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在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之后,依照规定或会同质量安全环保处确认是否需要开展安全预评价。
对于需要开展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向质量安全环保处出具书面委托,并就完成期限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
第九条质量安全环保处接到书面委托后,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预评价单位,下达书面委托,将评价的技术要求、完成期限等内容规定清楚,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油田公司各单位和部门应配合评价单位的工作。
第十一条评价单位编制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组织专家对安全预评价报告进行初步评审,并按规定申报。
第十二条国家、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复文件到达后,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将批复文件连同安全预评价报告送发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
第十三条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将安全预评价报告发送给设计单位,并督促设计单位将预评价提出的安全措施落实到设计中。
第三章安全验收评价的管理
第十四条凡按本办法开展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均应开展安全验收评价,开展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不得为同一家评价机构。
第十五条承担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机构必须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资质,并获得XX油田市场准入资质。
第十六条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建成、试运行正常后,竣工验收之前完成。
第十七条需要开展安全验收评价的项目,由项目建设负责单位向质量安全环保处出具书面申请。
第十八条质量安全环保处接到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的书面申请后,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按规定在具备资质的评价单位中优选。
确定评价单位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向评价单位下达书面委托,将评价的技术要求、完成期限等内容规定清楚,并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评价单位编制完成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工作。
第二十条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送发给项目建设负责单位等有关部门。
第四章安全现状评价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第二十二条承担安全现状评价的评价机构必须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颁发的甲级资质,并获得XX油田市场准入资质。
第二十三条对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装置,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
第二十四条评价单位编制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
第二十五条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将评价报告发送到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针对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组织落实安全措施。
第五章专项安全评价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专项安全评价由质量安全环保处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根据生产装置、运行设施、建筑工程等的安全状况适时开展。
凡不能确认其安全技术条件的,均应及时开展专项安全评价。
第二十八条承担专项安全评价的评价机构必须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资质,并获得XX油田市场准入资质。
第二十九条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
第三十条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将评价报告发送到相关单位,并针对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组织落实安全措施,写出整改报告。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中所指油气站场级别为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划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安全评价管理规定》(2005年发布)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