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作业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2012年下学期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 企业B. 个人C. 政府D. 国家2. 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 重商主义B. 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C. 现代国际经济理论D. 重农主义3.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A. 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 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C. 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 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4.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商品B. 资本C. 人员D. 技术5. 一个国家(),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 没有任何时候B.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C. 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 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6. 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小麦的生产数量()。
A. 下降,下降B.上升,减少C. 下降,增加D. 上升,增加7. 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 ,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 d、aB. c 、bC. a、dD.b 、c8. 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A.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B. 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C.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D.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9. 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A. 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 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 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0. 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
A. 商品B. 生产力C. 金银D. 购买力二、多项选择题1. 在进行自由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 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
B. 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 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E. 出口商品的生产者会受益2. 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
A.生产达到均衡B •消费达到均衡C. 贸易平衡D •市场出清E.市场完全竞争3. 国际贸易的利益包括以下内容()。
A.交换的利益B •专业化的利益C •机会成本减少D. 国际贸易条件改善E •垄断利润4.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4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单位的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5个单位的Y产品,假设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
A. 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 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D.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E. B 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5.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A. 绝对技术差异论B .相对技术差异论C .生产要素禀赋论D. 规模经济理论E .相互需求贸易理论三、判断题1.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政治关系为其研究对象。
()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外在机制。
()3. “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是国际经济学的特点之一。
()4.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5. 国际贸易有损于进口国生产者福利水平,因此对进口国的净福利影响是负的。
()6. 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7. 国际贸易可以给贸易参加国带来经济福利,且不同利益集团获得的贸易利益是相同的。
()8. 所谓贸易条件是指进口商品价格与出品商品价格之比。
()四、简答题1.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 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 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A. 递增B. 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 不变3. 绝对技术差异是相对技术差异的()。
A.同一形式B •理论形式C.特殊形式D .发展形式4. 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是()。
A.幼稚工业理论B. 规模经济理论C. 相互需求贸易理论D. 绝对技术差异论5. 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6. 下面哪一种说法不能用来解释里昂惕夫悖论()。
A. 美国比贸易伙伴国拥有更多的劳动力B. 美国的出口产品使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本C. 美国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D. 美国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有极强的偏好7. 国际贸易中发生“悲惨的增长”的条件有()。
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 B .产品需求弹性较低C. 产品需求无弹性D .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8.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
A. 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B.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 在赫-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D. 在要素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9.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
A.要素比例学说B.产品周期理论C.悲惨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10. 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 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 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C. 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D. 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多项选择题1. 关于亚当 .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A. 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B. 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C. 赞成贸易保护主义D. 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E. 反对自由贸易政策2.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 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 )。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E.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没有差异3. 悲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般认为有( )。
A.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非常高 B .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非常低 C. 贸易条件恶化D. 经济增长偏向其出口部门E. 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4. 自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 )。
A. 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B. 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降低C. 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D. 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维持不变E. 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无法确定5. 在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下, 关于国际贸易对贸易国收入分配格局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B.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划分的 C.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D.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 E. 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调整。
三、判断题1.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 Positive analysis )和规范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 两种。
( )2. 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动态或比较动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多体 现。
( )3. 李嘉图认为: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国际 贸易仍会发生,而且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 )4. 亚当. 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出口实现的,而非进口。
( )5. 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
()6.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7. 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是由迈克道格尔( G . D . A . Dougall )完成的。
( )8. 要素禀赋理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除了劳动之外,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资本, 因此,在)。
)Mac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
()9.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10. 根据H-O 定理,一国出口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故出口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另一种要素,即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则下降。
()四、简答题1. 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2. 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3. 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五、计算题1.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 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 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 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2. 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4个单位和10个单位。
(1)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2)如果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进口为2 0 0 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指出该国进口与出口的产品,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 单项选择题1. 商品的进口对于进口竞争部门而言,其共同生产要素和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将出现 的现象是 ( )A. 前者降后者升B. 前者升后者降C. 两者都升D. 两者都降2. 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