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劳鹏飞
摘要:我国的建筑地形十分复杂,且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体,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建筑物的岩土工程质量。
作为建筑物中的荷载支撑,岩土工程对周围的建筑
物也具有一定的施力作用,尤其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安全与使用性能。
为此,在岩
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以充分减少不利影响。
当前的技术与管
理水平依然受限,在岩土工程分析以及参数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技术难度,由此
可见,加强岩土工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对策
1引言
在岩土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岩土工
程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操作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挖掘岩土内部的空间,同时
还要对地下空间进行施工,铁路施工、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等都与岩土工程联系
密切。
因此以岩土体性质角度来看,需要对岩土进行合理、有效区分,这样无疑
加大了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要求。
只要对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才能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完工,提升施
工质量。
2岩土施工技术难点剖析
2.1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在于其具备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难点主要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勘察报告中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勘察报告在
岩土工程中是起到指导作用的,如果勘察报告不够准确,就会给后续施工带来许
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很可能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大大增加,施
工难度的大幅度提升。
第二个方面是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由于岩土工程施工区
域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环境多变,而地下中的某些结构很可能会由于环境的变
化而发生结构或性能的改变,另外,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也很可能会造成这些地
质结构受到施工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第三个方面是地质结构改变给施工带来的不
确定性影响,地质结构及性能参数如果发生改变,就很可能对施工区域的受力情
况造成影响,进而给工程施工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2.2依赖性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环境不仅会对岩土结构带来影响,还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工程是依赖于环境进行施工的,而这也正
是影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顺利开展的又一难点。
为了使工程对环境的依赖性得以
降低,就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并做好地形勘察工作,确保环境对施工技术的影响最大程度的降低,以此来保障施工技术的针对性
特点。
2.3隐蔽性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施工都是隐蔽工序,而隐蔽工序的施工质量也
直接决定着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不能有效保障隐蔽工序的施工质量,就会
给岩土工程的后续维护与管理带来较大的麻烦,并且,隐蔽工序如果不合格,不
仅会产生众多的安全隐患,还会给安全隐患的判断及整改带来巨大的困难,而通
过采取相应的检测技术来对这些隐蔽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解决隐蔽
性所带来的影响。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3.1地基处理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当中,已经研发出了一些对地基进行处理的
技术,比如渣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二灰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等,都已经有了
一定程度的研究和使用,由此证明,我国在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方面的水平
已经在快速的发展着。
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出来了一种全新的地基的基础形式,也
就是钢筋混凝土梳桩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形式,能够让桩之间的承受能力进
行更加充分的发挥,岩土和桩之间的共同受力承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
工程出现沉降的情况。
3.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的优秀的施工技术,已经
将一系列的直径钻、冲桩等技术应用到了施工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我国在岩土工
程的施工技术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熟练的掌握。
除此之外,我国对于后压浆技术方
面也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和调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得桩周围的土质能够得
到改善,桩基座所有的承载能力也明显提高,发生沉降事故的几率也逐渐降低。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的时候,对环境的变化情况也逐
渐有了重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范围进行了一定的扩大。
3.3边坡加固施工技术
在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土钉的支护技术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发展,
并且在最近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土钉的支护技术也在随
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发展,而目前我国的土钉支护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
世界上的领先的位置。
对基坑的挖掘技术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利用空效应
的理论来进行基坑的挖掘,是当前进行基坑挖掘的技术中的一种比较大胆的创新
型技术,而这种创新的技术,也为解决当前岩土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技
术上的支持,也因此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技术研究的道路。
近年来,我国已经对
基坑的挖掘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将基坑挖掘的技术从理论上的成果,转化为了实
践上的经验,而创新型的基坑挖掘技术,也为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中使用的一些
其他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经验教训。
3.4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的技术是我国在近年来才开始使用的,因此,在对非开挖技术进行研
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非开挖技术指的是在不破坏地表的时候来进行实际
的勘察、检修以及铺设其他的管道等的技术。
按照其他的发达国家的非开挖技术
的使用情况来看,这种技术将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所以,我国也应该对这种全新的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而因为我国是刚刚对这种
技术开始进行研究,在使用等方面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这就需要在以后
对非开挖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
3.5沉井施工技术
沉井施工技术不会过多影响周围的施工环境,且场地需要条件较小,基于此,此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岩土施工过程中。
此技术工作原理是构建一个筒状结构物,而后完成井内挖土工作后,利用重物的自身重力,将岩土下沉至预先设计的
高度,而后在利用混凝土密封底部,并填充好井孔。
同时,还可以按照设计深度
填埋沉井,加大承载面积,以增强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承载更多的负荷
载力。
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工序完成:首先应该处理好地基工作,并
开挖基坑,之后再制作沉井,并在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后对沉井进行封顶、封底。
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较多的施工人员,并及时观测沉井的下沉过程,根据偏差情况
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
结束语:总之,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了地形、气候
以及岩石性质等多种因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
难点。
为此,施工人员应在结合岩土工程技术难点的前提下,发挥岩土工程的技
术功能,并充分满足综合的施工要求,以此制定完善可行的施工措施。
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提升岩土工程的质量水平,从而确保岩土工
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江廷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7,03:83-84.
[2]舒诗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3:95-96.
[3]欧阳素文.探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23:31-32.
[4]谭中权,王荣.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低碳世
界,2015,01:109-110.
[5]王堃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