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三亚市旅游业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成为促进三亚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如何充分挖掘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国际化,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三亚市旅游业发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

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由2004 年的363.84 万人次增长到2009 年的669.05 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 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 年39.14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103.77 亿元,年均增长21.5%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 年的35.3% 提高到2009 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

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 年三亚市拥有共有 A 级景区8 处,其中5A 级景区 2 处,4A 级景区 3 处。

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2009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 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

槟榔村5A 级乡村旅游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截止2009 年底,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 家,四星级宾馆21 家,三星级宾馆25 家,二星级宾馆16 家,一星级宾馆5 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 家;拥有客房32177间,床位57210 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办好国际性赛事和活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建立旅游营销系统,积极整合旅游协会、航空、旅游企业和媒体的力量,巩固传统客源,积极开拓新客源市场。

二是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是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新丝路模特大赛、世界大力士冠军赛、环岛自行车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亚公开赛、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等国际性赛事和活动,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

二、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高税收结构,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业对GDP 增长具有较高的贡献率2009 年,三亚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22%,旅游业对GDP 增长有较大贡献。

一是旅游总收入增速较快。

2005-2007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1.0%、27.5% 、22.5%,分别快于GDP 增长17.8、12.9、0.3 个百分点。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 年三亚市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7%、14.0%。

二是旅游总收入占GDP 比重较高。

2005-2009 年,三亚市旅游总收入占GDP 比重均在59%以上,最高的2005 年达77.4%。

三是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9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45.0%,比2005 年提高13.7 个百分点。

(二)旅游业调整优化三亚市的产业结构从三亚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看,旅游业在调整优化三亚市产业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三亚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成效。

1987 年,三亚市GDP 仅为2.35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4.3:23.0 :32.7,一产在GDP 的比重最大,高于三产比重11.6 个百分点。

伴随着建省升格,三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1996年,“96 中国度假休闲游”选择了在亚龙湾开幕,标志三亚经济步入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转型阶段。

三亚以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不断突破了传统旧模式,海上娱乐、会议会展、文化休闲、康复保健、体育健身等服务新业态、新方式相继出现,并呈加速发展态势,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得到提升和改造,三产比重迈上新台阶,超过40%,并逐年走高。

2003 年以产权式酒店为主的旅游房地产业开始复苏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稳步上升,2005 年首次超过50%,2008 年则首次跨跃60% 大关。

2009 年,全市GDP 已达174.85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2009 年的15.6:23.1:61.3,三产比重达到61.3%,比1987 年提高28.6 个百分点,高于一产比重45.7 个百分点。

(三)旅游业扩大三亚市的就业规模旅游业是关联性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这些相关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扩大三亚市的就业规模。

2008 年,全市住宿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17287 人(不含私营和个体单位,下同),比2004 年增长46.2%,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0.8%,比2004 年提高6.2 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2432 人,比2004 年增长15.5%。

(四)旅游服务业税收收入比重较大旅游业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在三亚市税收增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旅游服务业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较大,是三亚市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6 年以来,三亚市旅游服务业税收收入一直占两成以上,最高的2006 年达35.6% 。

2009 年,三亚市旅游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 6.7 亿元,近三年保持年均29% 的较快增长。

从旅游服务业各行业看,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税收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23%、20%。

三、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给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这将给三亚市旅游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央政策大力支持,将进一步促进三亚市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

《意见》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即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并赋予海南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投融资、土地、行业开放等诸多政策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为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开放,海南将在免签证、免税、航权开放、博彩业等领域开始新一轮试水;同时将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

开放的旅游政策以及完善的旅游概念体系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将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客,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旅游人数。

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和先遣队,必然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取得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力地支撑旅游业的较快发展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旅游正成为人民群众新的消费热点。

2009 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3000 美元。

按照全球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当人均GDP 达到1000-3000 美元,就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旅游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需求。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期,潜力十分巨大,这将有利地支撑三亚市旅游业稳步发展。

四、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三亚市坚持“高端取向,旅游龙头,六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开发旅游客源市场,积极组织旅游宣传促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使三亚市旅游业呈现出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但是,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旅游产业体系与旅游业较快发展不相适应,距离国际化水平差距较目前全市旅游产业体系相对滞后,与旅游业较快发展不相适应,更与国际化水平差距较大。

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看,具有突出特点或优势的项目不多,相对来讲吃、住、行、游四要素发展相对较快,而购、娱二要素发展滞后。

六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未能协调发展,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少,娱乐场所较为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可参与性不强、缺乏特色等问题。

2009 年春节“黄金周” 过夜游客花费情况调查显示,住宿花费比重达28.8%,购物消费、门票和娱乐花费相对较低,分别仅为12.8%、14.0%。

(二)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和旅游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近年来,三亚市旅游较快发展,但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相对落后,旅游业管理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三亚市旅游业发展。

一是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相对落后;二是高端旅游业服务人才匮乏,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旅游业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加快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机遇,推进旅游业发展国际化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机遇,推进旅游业发展国际化是加快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是开拓创新,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国际化的体制机制。

健全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赋予其对日常化、程序化旅游事项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行业协调、自律和促进等功能;培育、扶持多种形式和不同体制的专业机构,让其从事旅游理论和旅游文化研究、整体旅游宣传、公共咨询服务和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文明水平等方面的专项工作;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共同形成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

二是按照国际标准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服务系统,打造旅游综合服务系统、无障碍度假服务系统,全面对接国际化服务标准。

(二)深入开发旅游产品,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一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大力开发海上游、海底观光、海上垂钓、潜水、海上运动等海洋旅游系列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