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A、B卷)

《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A、B卷)

《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A 卷)姓名 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必须是:( ) A .公正的 B .公平的 C .十分明确的 D .总体性的2、 实现绩效管理活动的公开化,就要进行上下级间的: ( )A .补充B .公开C .直接对话D .申报机制 3、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没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将失去存在的意义4、效度是指某项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 () A .方法B .人力C .程度D .绩效 5、绩效管理制度一旦获得批准,人力资源部门应规定一个试行:A .措施B .制度C .过渡期6各维度可能权重不等,考评侧重点也会:() A .改进转好 B .退步变差 C .有所不同 7、 能力和业绩有显著的差异,业绩是:() A .内在的 B .感知的 C .外在的 8、 一个岗位的工作要项,一般不应超过几个要项: (A . 2-3 个B . 4-5 个C . 4-8 个9、 行为主导型着眼于:( )A .工作结果B .事务性工作C .“干什么” 10、将有用的行为项目按照维度和赋值量的顺序整理排列,称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20 分)A .弥补B .纠正C .反馈D .步骤 A .硬性分配法B .书面法C .行为定点量表法D .量表评定法( )D .过程 D .发生变化D .客观的 )D . 5-10 个 D .工作潜力A .公开2、可靠性又称信度,A .一致性B.公正是指某项测量的:B.准确性C.公平性()C.稳定性D .岗位分析D .基础性1、开放式的绩效管理制度首先应体现在评价上的:()三、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4 题,共 16分)1、绩效管理制度:2、企划力:3、绩效管理:4、评价实施: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 3题,共 15分)1、开放式绩效管理制度在内容上包括哪些?2、制定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应体现哪些要求?3、态度考评的项目和重点一般有哪些?3、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 (A .管理B .效率 4、 管理者对下级绩效的考察,应该是: A .全面的 B .发展的 5、 根据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可以分为:A .品质主导型B .行为主导型C .效益D . 评价 )C .多角度的D . 权变的 ()C .效果主导型D .态度主导型 )五、论述题:(共2题,共19 分)1、说明绩效管理制度贯彻实施的一般程序和方法?(8 分)2、具体说明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在起草过程中应当达到的要求?(11 分)《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B 卷)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 分)1、 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对员工的:( )A •管理B •管理标准C •期望和要求D •考评体系2、 引入自我主体及自我申报机制,对公开的工作绩效评价做出: ( )A •等级制度B •体系C •补充D •规划3、 可靠性与正确性是保证绩效管理有效性的:( )A •方法B •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结果4、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应根据绩效管理目标和要求,合理地进行: () A •效益分析 B .因素分析 C .方案设计 5、环境因素首先指企业内部的:( )A •不可控B •设备C •客观条件 6绩效管理的范围,覆盖组织中所有的人员和所有的( A •作业环境 B •劳动态度 C •活动过程 7、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移的:( )A •内部条件B •辅助条件C •中介 8、切实保证本岗位工作的有效性,应当是考评与被考评者讨论的: ()A .计划B .有效性C .核心问题 9、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绩效考评方法是:( )A .关键事件法B .行为观察量表法C .特征法 10、 目标管理法能使员工个人的努力目标与组织目标: ( A .横向比较 B .评价失误 C .保持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20分)1、 绩效管理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因而必须: ( A .制度化 B .公开化 C .定期化2、 绩效管理制度一般应由以下几个章节组成:( A .引言 B .主文 C .附则 D •可行性分析D •作风与方式 )D .绩效计划D .基本要素D .标准D .排队法)D .协商制定)D .程序化)D .总则3、在组织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深入讨论员工各方面:4、态度考评的重点是: ( )5、考评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必须按步骤进行,这些步骤是: ()2、绩效考评:3、效度:4、绩效面谈: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 3题,共 15分)1、 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及实施绩效管理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 能力考评的项目和重点一般有哪些?3、 特征法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具体的方法?五、论述题:(第一题 8 分,第二题 11分)A .工作表现B .工作能力C •发展前景D .客观条件 A .认真度 B .责任心 C .有干劲 D .工作质量B .确定考评基础C .绩效面谈D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三、名词解释: (每题 4分,共 4 题,共 16分)A .评价实施1、信度:1、说明绩效管理的考评类型和具体考评的方法?(8 分)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具有哪些重要的责任?(11 分)《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A 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C 7.B 8.C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 3.BC 4.ABCD 5.ABC三、名词解释。

1、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这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则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2、企划力:能对企业发生的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理论上找到依据,使其系统化,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提出具体的对策和计划的能力及程度。

3、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4、评价实施:具体做法是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考评标准逐一对照,评判绩效的等极。

四、简答题。

1、答:首先应体现在评价上的公开、公正、公平性,借此才能取得上下级的认同,使绩效管理得以推行;其次评价标准必须是十分明确的,上下级之间可通过直接对话,面对面地沟通,进行绩效管理工作。

2、答:1.全面性与完整性。

2.相关性与有效性。

3.明确性与具体性。

4.可操作性与精确性。

5.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

6.公正性与客观性。

7.民主性与透明度。

3、答:积极性:是否经常主动的完成各种业务工作,不用指示或命令,也能自主自发的努力工作,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热忱:是否在执行业务之际,以高度的热忱面对挑战,认真而努力工作,表现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态度。

责任感:是否能自觉的尽职尽责无旁贷作,在执行公务时,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不屈不挠、永不停止。

对自己或下属的工作或行为,应自始至终的表现出负责的态度。

纪律性:是否遵守有关规定、惯例、标准或上司的指示,忠于职守、表里一致,有秩序地进行工作。

独立性:是否在职权范围之内,能进行自我管理,不依赖上级或同事,能准确判断之下,自主自立,自信地处理业务。

协调性:是否能以普通一员协调好上下级、同级以及与外界的关系,并能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圆满完成上级指派的工作。

五、论述题。

1、答:1.以基层为起点,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其属下级进行考评。

考评分析的单元包括员工个人的工作行为(如是否按规定的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或一名主管领导在管理其下级时是如何具体进行的,等等),员工个人的工作效果(如产量、废品率、原材料消耗率、出勤率等),也包括影响其行为的个人特征及品质(如工作态度、信念、技能、期望与需要等)。

2.在基层考评的基础上,时行中层部门的考评,内容既包括中层负责人的个人工作行为与绩效,也包括该部门总体的工作绩效(如任务完成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等)。

3.最后,完成逐级考评之后,由企业的上级机构(或董事会)对企业高层次人员进行考评,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

2、答:1.概括说明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原因,绩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绩效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规定绩效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要求。

4.对各类人员绩效考评的方法、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绩效考评的类别、层次和考评期限。

6.对绩效管理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考评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评述撰写和上报期限,以及对考评结果偏误的控制和剔除提出具体的要求。

7.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薪酬奖励、人事调整、晋升培训等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况现办法做出明确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年度绩效管理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做好原则规定。

9.对绩效考评中员工申诉的权利、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10.对绩效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制定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应体现以下要求: 1.全面性与完整性。

2.相关性与有效性。

3. 明确性与具体性。

4.可操作性与精确性。

5.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

6.公正性与客观性。

7. 民主性与透明度。

《人事管理学》期末考试题(B 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C 5.D 6.C 7.B 8.C 9.C 10.C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CD 3.ABC 4.ABC 5.ABCD三、名词解释。

1、信度:可靠性又称信度,是指某项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绩效考评:是指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性、行为和结果,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员工可能发展的潜力,以期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3、效度:正确性又称效度,是指某项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程度。

4、绩效面谈:面谈是绩效管理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常常被忽略,通过面谈使员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过去,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努力工作。

四、简答题。

1、答:一、公开与开放的原则;二、反馈与修改的原则;三、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四、可靠性与正确性原则;五、可行性与实用性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