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报告之论共同犯罪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论共同犯罪开题报告

论共同犯罪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片面共犯贾金华】试论片面共犯若干问题选题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片面共犯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片面共犯的成立、犯罪构成、基本类型、定罪处罚等方面。

理论界对上述问题也存在诸多争论,因此,研究片面共犯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片面共犯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有利于我们解决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犯罪的定罪量刑,有利于解决该方面的社会矛盾。

因此笔者在此做一尝试,对片面共犯制度在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国内研究现状片面共犯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用以概括行为人单方面故意实施共同犯罪,并暗中加功于他人,但他人并不知情的情形,为资产阶级刑法学家所首创。

国内目前对片面共犯的成立、构成要件、成立范围、对片面共犯的处罚问题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鞠国丹——《论片面共犯》作者观点:首先,对于片面共犯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作者持肯定的观点。

认为,暗中故意帮助别人实施故意犯罪,被帮助者虽不知情,但帮助者不仅与他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而且有共同犯罪的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按照片面共犯处,比较适宜。

其次,对于片面共犯的范围,认为只有片面帮助犯(从犯)才能成立。

最后,对于片面共犯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问题,认为,片面共犯是暗中实施的帮助行为,并非是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独立犯罪行为,当其所实施的帮助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时,追究其刑事责任要按照其社会危害性、责任大小、罪行轻重等情节,按片面共犯的从犯论处。

2.吴昆荣——《片面共犯》作者观点:在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争议上,认为,应该按照共同犯罪来加以处罚,并且提出我国刑法承认片面共犯存在的依据和理由。

对于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问题,赞成成立片面帮助犯、片面实行犯和片面教唆犯,由于其属于特殊的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进行规范,似乎有点牵强,但是作者认为有其成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需要,故建议修正刑法,直接对片面共犯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3.侯帅——《片面共犯成立范围研究》作者观点:将片面共犯纳入共犯范畴有利于其罪刑问题的解决。

认为片面共犯符合共犯成立的主观要件,必须解决单向意思联络可否形成共同犯意的问题。

认为意思联络只能是双向沟通是不合理的,这过度局限了共同犯意形成的途径和方式。

片面共犯可以通过单向意思联络与他人形成共同犯意这种心理关系。

单向意思联络和双向意思联络效果相同,并未突破共同犯意概念的内涵,也未突破共犯的主观共同性要求,片面共犯应当只在片面帮助犯范围内成立,而不包括片面教唆犯和片面正犯。

4.胡丽曼——《论片面共犯成立的理论基础》作者观点:本文指出片面共犯理论由大陆法系刑法学家所倡导,研究片面共犯的成立有助于对片面共犯正确定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片面共犯成立的饿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共犯理论以及因果关系理论。

5.王俊慧——《关于片面共犯的理论探讨》作者观点:片面共犯在中外刑法学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支持片面共犯的观点,认为片面共犯具有存在的哲学依据,刑法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并且对片面共犯存在的范围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论述,指出肯定片面共犯理论对于完善我国的刑法理论,指导司法实践有积极意义。

6.丁旭——《论片面共犯的性质及其存在形态》作者的观点:片面共犯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犯罪现象。

各个学者的共同犯罪理论基础不同。

对于片面共犯是否是共同犯罪有不同的结论。

其实,片面共犯由于犯罪人之间缺少意思联络这一共同犯罪的要件,不是共同犯罪;对构成犯罪的应按独立犯罪处理,片面共犯虽然不是共同犯罪,但并不妨碍我们借鉴共同犯罪关于犯罪人的分类来分析片面共犯的存在形态,而片面共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只有片面实行犯和片面帮助犯两种存在形态。

7.江伟——《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和处罚依据》作者观点:作者认为片面共犯在理论上有值得肯定的价值,其范围包括片面实行犯、片面教唆犯和片面帮助犯。

对于片面共犯可以视为是单方面构成共同犯罪,修正适用共同犯罪的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分别认定其是正犯所实行的犯罪的主犯或从犯而适用我国现行刑法。

8.王志远——《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作者观点:就本文所讨论的片面共犯问题而言,作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共犯制度的“共犯关系”核心范畴限制了其合理延伸的可能。

并且作者初步认为,以“共犯关系”范畴作为处罚共犯行为的统一根据所带来的困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逻辑困境;二是刑事政策困境。

作者认为,改变我国共犯制度以主体间“共犯关系”存在与否为处罚助力行为条件的立法模式,代之以从协力者单方的角度考察何种助力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应受处罚的立法思路才是解决困境的出路所在。

9.田鹏辉——《片面共犯根据论》作者观点:本文主要论述了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态;法益侵害是片面共犯的本质,将片面共犯视为共同犯罪是实现刑法机能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片面合意是共同故意的最低标准,将单向意思联络解释为共同故意,没有超出“共同犯罪”法律文义的“射程”,从实质上贯彻了罪刑法定的要求,片面共犯符合诉讼效益原则。

10.李肇星——《片面共犯能否纳入共同犯罪之我见》(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说)作者观点:本文作者论述了片面共犯由于其特殊的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尤其是主观方面具有独特的隐蔽性,使这种犯罪行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法律很好地加以规范和制裁。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并没有肯定片面共犯,所以如果肯定片面共犯并按照我国的规定加以制裁的话,会发生很多逻辑上的笑话,目前也只能主要根据在相关证据证明其主观心理,以及行为人进行的客观行为的情况下,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处罚。

这样做显然是不及将片面共犯纳入共同犯罪中进行处罚严重。

因此,作者认为在考虑片面共犯本身较强的隐蔽性和较高的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片面共犯应当认为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按照共同犯罪从重处罚。

11.田鹏辉、范德安——《论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作者观点:作者认为片面共犯作为共同犯罪的特殊形态,具备自己特殊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是单独犯罪构成的修正形式,而片面共犯的构成则是共同犯罪构成的修正形式。

这种修正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上。

片面共犯的主体可以是一人。

片面共同犯罪故意也具有双重认识因素和双重意志因素,与全面共同犯罪故意不同的是,其意思联络具有单向合意性。

片面共犯必须有加功、协力等参与犯罪的行为。

片面共犯既可以表现为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还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有机结合。

12. 顾永景——《片面共犯性质及其意义》作者观点:对于片面共犯的定性问题,作者主张将片面共犯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较为合理。

片面共犯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主客观要件。

在片面共犯理论能否成立问题上,作者认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与法理完全能够支持片面共犯的成立。

并且提出将片面共犯视为共同犯罪的实践意义,即可以指导司法实践,有利于及时有效、公平公正地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最后,在片面共犯问题的解决上,作者认为,根本出路有两条,一是修改立法,二是创新理论。

研究思路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案例为例,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引出国内外刑法理论界一直颇受争议的“片面共犯”这一问题,并引出本文要讨论的几方面内容。

第二部分:片面共犯概述。

首先,从片面共犯的性质着手,对传统否定说和肯定说进行分析比较,认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故意实际上包含了片面共犯的共同故意,只是片面共犯是以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

其次,阐述了片面共犯的概念、特征。

第三部分:片面共犯的成立。

该部分首先重点论述了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

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片面共犯还需要符合其自身特殊的构成要件。

在主观方面,片面共犯要求具有片面故意性,以此来区别全面的共犯。

在客观方面,片面共犯者的暗中加功行为同不知情一方的实行行为相结合,共同导致了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

其次,对片面共犯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对共同犯罪人按分工分类法分成片面帮助犯、片面实行犯、片面教唆犯、片面组织犯四类,并分别对这四类片面共犯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片面共犯的刑事处罚。

这一部分着重论述片面共犯的可罚性根据和具体的处罚方法。

对片面共犯的可罚性根据,从形式根据和实质根据两方面进行论述;根据共同犯罪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和个人责任原则,分别对片面帮助犯、片面教唆犯、片面实行犯的具体处罚方法进行了论述,对于没有共同故意的一方,按单独犯罪进行处罚。

第五部分,研究片面共犯的意义,以及对于片面共犯的一些建议。

研究方法1、法律的分析方法2、综合分析方法3、分析比较的方法论文结构一、片面共犯的概念界定1、片面共犯是否存在的理论争议1)国外刑法学界之争①日本②意大利③英美法系国家2)我国刑法理论界的两种观点①肯定说②否定说3)关于片面共犯的思考与论证3、片面共犯的概念、特征2、承认片面共犯的意义二、片面共犯的成立1)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2)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三、片面共犯的刑事处罚四、关于解决片面共犯纷争的出路1)修改立法2)理论创新参考文献[1]钱毅.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片面共犯[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4)[2]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的若干争议问题》[j].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3]杨志壮.《试析片面共犯》[j].载《政法论丛》,1997年增刊.[4]张明楷.《刑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页.[5]韩广道.论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1).[6](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m].成文堂.1978,第384页.[7](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m].有裴阁,1976,第395页.[8]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9]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11]李敏.论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政法论坛.1986(3).注意【篇二:论共同犯罪中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中文题目: 论共同犯罪中止外文题目: the discontinuance of joint commission毕业论文共24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1页)完成日期2012年11月答辩日期2012年12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