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亚麻
2d镇压1次;反之,土壤含水少,气候干旱的条 件下,应在播后立即镇压。
四、合理密植
• 肥力较高:推广7.5㎝行距重复播,亩播量8~
8.5㎏,亩保苗可达110万~130万株。
• 一般肥力:采用7.5㎝行距条播或12.5㎝行距
加宽播幅,亩播量7.5~8㎏,亩保苗可达90 万~100万株。
• 肥力较差:采用7.5㎝行距条播或15㎝行距加
重。
• 目前纤维用亚麻的轮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 • 玉米—亚麻—大豆—高粱或谷子 • 大豆—亚麻—玉米—高粱—谷子 • 玉米—亚麻—甜菜—大豆—小麦 • 小麦—亚麻—玉米—大豆—甜菜 • 谷子—亚麻—玉米—小麦或大豆—高粱 • 谷子—亚麻—甜菜—小麦—大豆
• 2、整地保墒
• 种子小,发芽需水多,而且亚麻胚根柔嫩,子叶
• 亚麻单纤维强度和刚性都远大于棉纤维,手感粗硬,
断裂伸长率约3.0%,接近苎麻纤维。亚麻织物有 挺括、滑爽、弹性差、易褶皱的特点。
3、叶
• 全缘、绿色、互生,无叶柄和托叶。 • 子叶:一对,呈椭圆形。 • 下部的叶:较小,互生,呈匙状
中部的叶片:较大,呈纺锤形;上部的叶:细长,呈披针形。 叶片稠密地分布于茎上,呈螺旋状排列。 总叶数:一株亚麻的茎上着生70~120片叶
拱土能力弱,播种覆土又不宜太厚,对整地质量 要求较高。
• 在春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镇压对提高播种质量,
保住土壤墒情均有良好的作用 。
• 镇压应根据土壤墒情灵活掌握 。
二、精选良种、因土施肥
• 1.选择优良品种 • 2.因土施肥 • 2.1 施有机肥 • 主要是用作基肥,而且要早施,最好是从前茬培养地力入手 。 • 2.2 合理施用化肥 • 合理施用化肥作种肥 。一般不追肥,特别是不能追施氮肥 。 • 轻碱土氮磷钾为1:3:1(高磷配比); • 白浆土氮磷钾以1:1:2为佳; • 黑粘土氮磷钾以1:2:1为宜; • 土壤肥力较低的黑土地以氮磷钾2:1:1为宜。
纤维厚度(μ) 17~18 18~21 21~25 25~51
茎粗:1~5㎜。但较为理想的茎粗为1-1.5mm。茎 的粗细因种植密度而异 。 株高:指子叶痕到植株顶端的长度;
工艺长度:指子叶痕到植株上部第一分枝着生处之间 的长度,也叫枝下长。
2.2 茎的结构
• 亚麻茎的横截面,50%左右的厚度为髓腔,
分为三个阶段:
• 青熟期 麻茎和
蒴果呈绿色,从 种子中能压出绿 色的小叶和汁液。 无种用价值。
• 黄熟期
• 此期的特征是: 1/3的麻茎表 皮变成黄色, 茎下部1/3的 叶片开始脱落, 蒴果1/3变成 黄褐色,种子 呈褐色,坚硬
有光泽。
• 为亚麻收获适
宜时期。
完熟期
麻茎全变 褐色,叶 片脱落, 蒴果变成 暗褐色, 种子坚硬 饱满,但 纤维已变 粗硬,品 质较差。
• 株高10㎝左右。此期幼苗长有3~6对真叶,
紧密聚集于植株顶端,因植株呈小枞树状, 故称枞形期。
3、快速生长期
• 一般20d左右。
株高生长迅速, 日增长3~5㎝。 此期结束时,株 高50~60㎝, 达成熟时的70% 左右,叶60~ 70片 。
• 快速生长期决定
纤维的产量和品 质,也关系到种 子的产量 。
宽播幅,亩播量7㎏左右,亩保苗可达85万株 左右。
五、合理灌水
• 1.亚麻需水特性 • 亚麻耗水量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加,快速生长期到开
花期达到高峰,开花后逐渐减少。
• 快速生长期需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
75%-80%。此阶段水分供应充足与否,是决定产 量的关键。
• 2.灌水指标 • 亚麻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需要降水90~120㎜ • 在0~30㎝土层含水量低于21%时,应及时灌水,
烧.
2.我国亚麻分布及生产概况
• 我国亚麻种植面积在13万hm2,原茎产量4000-5000
kg/hm2,纤维产量440-550 kg/hm2,长麻率13%15%。
• 我国产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云南、新疆等
省区。黑龙江占我国亚麻生产面积的80%左右.
• 我国现有大型亚麻纺织企业30余家,主要在黑龙
35%左右为木质部,其余10%-20%为韧皮 部、纤维层、表皮及皮层,其中纤维层占四者 厚度总和的一半左右,即占半径的5%-10%。
2.3 亚麻纤维的形态与特性
• 亚麻单纤维为初生韧皮纤维细胞,一个细胞就是一
根单纤维
• 单纤维是细长、具有中腔的两端封闭呈尖状的细胞。
纤维长度一般为20-50mm,最长可达120mm, 直径为10-30μm,长宽比为1200:1。
• 2、油用型
• 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地区。适于短日照生长。
• 生育期80~100d,一般株高30~50㎝,种
子千粒重8g以上。其茎基部多分枝,每株最多 可结100多个蒴果。
• 每亩可产种子50㎏以上,种子含油率40~45
%。
• 3、油纤兼用型
• 一年生、长日照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
地区。
• 生育期100d左右。一般株高50~80㎝,种子
收氮470g、磷70g、钾420g .
• 亚麻在枞形期吸收氮最多(30%),以后逐渐
减少,到工艺成熟期有所增加。
• 开花期吸收磷肥最多(32.3%),工艺成熟期
次之(27.3%)。
• 对钾肥需要较多的时期,则为开花期(30.4%)
和快速生长期(28.9)。
第三节 亚麻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选茬,整地保墒
• 3、播种方法
• 3.1 机械条播。
• 谷物播种施肥机,行距7.5㎝,一次播48行,播
幅宽3.6m,种子和肥料可同时下地。
• 小型谷物播种施肥机,一次播10行,行距
15cm,播幅宽1.5m。
• 3.2播种深度
• 亚麻播种深度以2~3㎝为适宜。最深不得超过4
㎝。
• 3.3播后镇压
• 在土壤水分充足或土壤粘重的地块,可在播后1~
生育进程
亚麻的生长发育过程
天数/d 株高/cm 叶片数
苗期
15
枞形期
20
快速生长期 20
现蕾开花期 15
成熟期
20-25
4-6 10 50-60 80-100 80-100
1-5 6-12 60-70 80-90 80-90
主茎日生 长量/cm 0.5-0.8 0.1-0.4 3-5 -
三、亚麻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温度 • 积温:从出苗到成熟需积温1500-1800℃。 • 发芽:亚麻种子能在1~3℃的低温下发芽 ,但
发芽出苗慢,易得立枯病,最适温度为20~ 25℃ 。
• 抗寒性较强:幼苗出土,子叶即将展开时,抗
寒力较弱。二对真叶时对低温忍耐能力较强 . 短暂的-1-3℃微冻对幼苗影响不大。
• 从出苗到开花:适宜温度为15~18℃.若在快
灌水方法采用喷灌。
六、防除杂草
• 亚麻是平播密植作物,无法进行中耕除草,亚麻从
出苗到快速生长期生长缓慢,而杂草却生长很快, 如不及时除草,就容易产生杂草欺苗。田间管理的 中心环节是灭草 。
速生长期,气温超过22℃,麻茎生长加速, 纤维组织疏松,品质下降 .
• 2.光照
• 长日照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日照时数以
600-700h为宜。
• 若每天13h以上光照条件,会很快通过光照
阶段而开花结果 .若每天少于8h光照,亚麻 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延长了营养生长期.
• 在密植和云雾较多的条件下,由于光照不足,
• 1选地、选茬及轮作
选地:选择土层浓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 力强、地势平坦的黑土地,排水良好的二洼地。 黄土岗地、山坡地、跑风地,土壤黏重,排水不 良的涝洼地以及沙土地都不适宜种亚麻。
选茬:玉米、大豆茬种亚麻产量最高,其次是小麦 茬,而高梁、谷子茬种亚麻产量较低.
• 轮作:与豆科、绿肥作物轮作可增进地力 ,防除杂草。 • 亚麻忌重茬和迎茬,否则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发生严
4、现蕾开花期
• 一般15d左右。亚
麻从出苗到开花需 42-50d;从现蕾 到开花需5~7d。 花期为7-10d。
• 亚麻开花一般自凌
晨5~6时开始, 7~8时为盛花期, 9~10时花瓣脱落。 开花后植株基本停 止生长 。
5、成熟期
• 开花后20~25d
达到工艺成熟期, 即纤维成熟期。
• 蒴果的发育过程
江、浙江、江苏和上海。生产和加工能力居世界第 二位 .
三、亚麻的分类
• 1、纤维用型 • 纤维用亚麻是一年生、长日照植物,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
• 生育期70~80d,株高70~100㎝,其突出特
点是基部不分枝,只是梢部有3~5个分枝,每个 分枝结蒴果1~3个。蒴果和种子比较少,种子千 粒重在3.5~5.5g之间。
三、适时播种
• 种植亚麻则是“七分种,三分管”。 • 1、播前准备 • 1.1清选种子 • 选用纯度高、净度好(≥ 95%)、发芽率高
(≥90%)的种子 。
• 1.2 药剂拌种 • 选择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可防治亚麻苗期病害 .
• 2、适期播种
• 黑龙江:东部和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北部5
月上中旬。云南在10-11月份,新疆在4月中下 旬。
80-100 30-50 ≥8
强
短日照
100
50-80 7-8
中
长日照
第二节 亚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属于亚麻科、亚麻属。亚麻属有100多个种。有
一年生和多年生,多年生多为野生种,分布于热 带和温带地区,其中大田栽培有15个种 。
• 现在栽培最广泛的是普通亚麻(Linum
us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tissimum L.).
• 在欧洲,普通亚麻根据种子成熟时蒴果开裂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