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第一篇工程材料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金属材料的常用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σs 和抗拉强度σb 。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两种。

5、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一般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

6、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7、常用的洛氏硬度测量标尺有 HRA 、 HRB 、 HRC 。

8、金属材料常用的冲击韧性指标是冲击韧性值a k。

9.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0.控制金属结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和搅拌。

11.按照几何形态特征,晶体缺陷分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2.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按含碳量和室温平衡组织的不同,将铁碳合金分为六种,即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13.奥氏体是碳在γ-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

14.铁素体是碳在α-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

15.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16.普通热处理分为_ 退火、正火、_淬火_和回火。

17.钢的淬火方法包括_单液淬火_、双液淬火 _、分级淬火 _和等温淬火。

18.钢常用的回火方法有_高温回火_、_中温回火_和_低温回火_等。

19.常见钢的退火种类有完全退火、_球化退火_和_去应力退火(或低温退火)_。

20.钢的淬硬性是指钢经过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它取决于马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二、选择题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B)。

A. 屈服点B. 抗拉强度C. 弹性极限D.疲劳极限2.锉刀的硬度测定,应用(D)硬度测定法。

A.H B S;B.H B W;C.H R B;D.H R C。

3.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B)。

A.越高;B.越低;C.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D.没有变化。

4.珠光体是一种(D)。

A.单相固溶体;B.两相固溶体;C.铁与碳的化合物;D.都不对5.在金属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C)。

A.间隙原子;B.位错,位移;C.晶界,亚晶界;D.缩孔,缩松。

6.铁碳合金含碳量小于0.0218%是(A),等于0.77%是(C),大于 4.3%是(B)A.工业纯铁; B.过共晶白口铁; C.共析钢;D.亚共析钢7.低温莱氏体组织是一种( C )。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8.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C )。

A.珠光体 B.索氏体 C.贝氏体 D.马氏体9.完全退火不适用于( C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10.下列材料中,淬硬性高的是A 。

A.9SiCrB.45C.38CrMoAlD.Q215F11.在下列几种碳素钢中硬度最高的是(D)。

A.20B.Q235-AC.45D.T1212.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 ( B )。

A.随炉冷却B.在空气中冷却C.在油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13.用T10钢制手工锯条其最终热处理为( C )。

A.球化退火;B.调质;C.淬火加低温回火;D.表面淬火。

14.高碳钢最佳切削性能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应是( B )。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正火;D.淬火15.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A)。

A.含碳量;B.转变温度;C.临界冷却速度;D.转变时间。

16.要提高1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可采用(D)热处理。

A.正火;B.整体淬火;C.表面淬火;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17.在制造45钢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中,调质处理应安排在(B)。

A.机加工前;B.粗精加工之间;C.精加工后;D.难以确定。

18.下列钢号中,(C)是合金渗碳钢,( E)是合金调质钢。

A.20;B.65Mn;C.20CrMnTi;D.45E.40Cr。

19.在下列四种钢中(D)钢的弹性最好,(A)钢的硬度最高,(C)钢的塑性最好。

A.T12;B.T8;C.20;D.65Mn。

20.对于形状简单的碳钢件进行淬火时,应采用( A )。

A.水中淬火;B.油中淬火;C.盐水中淬火;D.碱溶液中淬火。

三、判断题1.布氏硬度的压痕面积大,数据重复性好,用于测定成品件硬度。

(×)2.脆性材料在发生破坏时,事先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突然断裂。

(√ )3.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4.晶体缺陷会造成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降低。

(×)5.液态金属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称为结晶。

( ╳ ),固体改晶体。

6.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厚件的晶粒更细。

(√)7.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8.一般地说合金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合金中的化合物硬度较高。

(√)9.表面淬火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表层的组织结构而改变材料性能的。

(√)10.钢的球化退火是常用于结构钢的热处理方法。

( ╳ ),工具钢11.回火温度是决定淬火钢件回火后硬度的主要因素,与冷却速度无关。

(√)12.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高,淬硬性高的钢淬透性一定好。

(×)13.表面淬火件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所获得的组织是回火托氏体。

( × ) 托氏体→马氏体14.T8钢是一种调质钢。

( ╳ ),工具钢15.由于T13钢中的含碳量比T8钢高,故前者的强度比后者高。

(×)16.60S i2M n的淬硬性与60钢相同,故两者的淬透性也相同。

(×)17.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则其淬火加热的温度便越高。

(×)18.热处理不但可以改变零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还可以改变零件的外形,因而淬火后的零件都会发生变形。

(×)19.硫、磷是碳钢中的有害杂质,前者使钢产生“热脆”,后者使钢产生“冷脆”,所以两者的含量在钢中应严格控制。

(√)20.G C r15是滚动轴承钢,主要是制造滚动轴承的内外圈,钢中含C r15%。

(×)第二篇铸造加工一、填空题1、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化学成分、铸型的充填条件及浇注条件三个方面。

2、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洞的铸件缺陷被称为气孔。

3、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

4、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差异过大时,在厚壁处易产生_缩孔_缺陷,铸件结构不合理,砂型和型芯退让性差易产生_裂纹_缺陷。

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6、铸造内应力是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7、控制铸件凝固过程采取的工艺原则是同时凝固和顺序凝固。

8、铸铁按照断口形貌可以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麻口铸铁等三大类。

9、在铸造生产中所用的造型材料是由砂、_粘结剂_、水和__各种附加物_所组成的。

10、在铸造生产中,金属液进行变质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细晶粒。

11、可锻铸铁的组织为钢基体加_团絮状石墨。

12、按模型特征分,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主要有整模造型、分模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刮板造型、挖砂造型。

13、型芯砂应满足的基本性能要求是足够的强度、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溃散性。

14、浇注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二、选择题1、在铸造生产中,流动性较好的铸造合金( A )。

A.结晶温度范围较小;B.结晶温度范围较大;C.结晶温度较高;D.结晶温度较低;2、在下列合金中,流动性最差的合金是( B )。

A.灰铸铁B.铸钢C.铜合金D.铝合金3、浇注温度过高,会使铸件( D )的可能性增加。

A.产生变形;B.产生冷隔;C.浇不足;D.产生缩孔;4、合金的流动性差,可能使铸件产生的缺陷是( C )。

A、粘砂;B、偏析;C、冷隔;D、裂纹;5、碳的质量分数为4.30%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B )。

A.可锻性;B.铸造性;C.焊接性;D.热处理性6、型砂中水分过多,会造成铸件产生( A )。

A.气孔;B.缩孔;C.砂眼;D.热裂;7、型砂的耐火性差会造成铸件产生( B )。

(A)气孔(B)粘砂(C)开裂(D)冷隔8、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 )。

A.砂型铸造;B.金属型铸造;C.离心铸造;D.熔模铸造9、最合适制造内腔形状复杂零件的方法是( A )。

A、铸造;B、压力加工;C、焊接;D、切削加工;10、大型结构复杂的铸件唯一可适合的生产工艺是( A )。

A.砂型铸造;B.离心铸造;C.压力铸造;D.熔模铸造11、砂型铸造中可铸造的材料是( A )A、没有特别限制;B、有色金属为主;C 、以钢为主; D、仅限黑色金属;—12、铸件的壁或肋的连接应采用( C )A.锐角连接;B.直角连接;C.圆角连接;D.交叉连接;13、铸件上的大面积薄壁部分放在下箱主要是为了防止( A )A.浇不足;B.夹砂;C.砂眼;D.错箱;14.灰铸铁的( B )性能与钢接近。

(A)抗拉强度(B)抗压强度(C)塑性(D)冲击韧度15、在铸铁的熔炼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B )A.电弧炉;B.冲天炉;C.工频炉;D.反射炉;16、可锻铸铁从性能上来分析应理解为( C )。

A.锻造成形的铸铁B. 可以锻造的铸铁C.具有一定塑性和韧性的铸铁D. 上述说法都不对17、从灰口铁的牌号可看出它的( D )指标。

A.硬度;B.韧性;C.塑性;D.强度;18.蠕墨铸铁的( C )明显低于球墨铸铁。

(A)铸造性能(B)导热性(C)强度(D)焊接性能19、为下列批量生产的零件选择毛坯:皮带轮应选( B )。

A.锻件;B.铸件;C.焊接件;D.冲压件;20.柴油机曲轴宜采用( B )制作。

(A)HT200 (B)QT800-2 (C)ZG13-1 (D)KTH300-06三、判断题1、结晶温度间隔大的合金,越容易形成缩松。

(√)2、产生缩孔的条件是铸件由表及里的逐层凝固。

(√)3、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

(×)4、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最好,收缩也小。

(√)5、浇不足是指液态金属汇合时熔合不良而在接头处产生缝隙或凹坑的现象。

(×)6、铸件内部的气孔是铸件凝固收缩时,无液态金属补充造成的。

(×)7、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可以减小和消除铸造内应力。

(√)8、确定铸件浇注位置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

(√)9、设计铸件壁厚时,不能仅依靠增加厚度作为提高承载能力的唯一途径。

(√)10、铸件的所有表面必须附加机械加工余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