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提高练习一、单选题1.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
这表明英国()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2.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
……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
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 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3.阅读如图“三角贸易”简图。
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A.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B. 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C. 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D. 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4.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5.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6.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④玉米、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7.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载运。
这个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由此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
从中可以看出这场冲突的实质是争夺()A. 商业霸权B. 殖民霸权C. 海上霸权D. 商品市场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
其做法()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9.《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旨在说明()A. 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 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 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 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10.《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圈地运动的开展C. 工厂的出现D. 海外市场的扩大11.“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
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
”这场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 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C. 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D.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12.“资本主义国家侵入落后民族,掠夺天然财富、农业原料,倾销商品,落后民族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终于被资本主义势力所破坏,旧的生产方式解体,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式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西方列强入侵带给落后民族最深远的社会影响()A. 造成了民族灾难B. 发展了社会经济C. 转变了文明形态D. 实现了工业化13.如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 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14.1450年到1750年间,非洲新兴沿海城市诸如拉各斯、罗安达等地,都可以发现曼彻斯特的棉花、中国的丝绸,就像摩洛哥的皮革、西非的黄金也固定地传入到挪威和不列颠各类市场一样。
据此可知()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欧洲工业文化的影响扩展到非洲国家C. 非洲是全球商业贸易的中心D. 近代新兴城市对洲际贸易有促进作用15.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
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 西班牙B. 荷兰C. 法国D. 英国16.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
”该条例()A. 促发英西战争B. 导致英法七年战争C. 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D. 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二、材料解析题17.工业文明的崛起以及对中国的冲击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的独占贸易公司是其建立殖民航运霸权的重要工具。
公司由私人集资筹建,按股份多少分红。
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建立并管理殖民地。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II第8课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把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更易于清洗更换。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兰德斯《国富民穷》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
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
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
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
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II第9课材料四有人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因此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人说,西方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处于屈从地位,并从中国掠走无以计数的财富,从而造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畸形。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II第10课(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得出商业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非常特殊的位置”是怎样形成的?(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4)请就材料四的任一观点展开讨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打击荷兰,保护英国的利益.当时英国国力弱,需要政府的保护;“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是因为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再需要政府的保护,需要自由竞争,由此可知,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欧洲新航路开辟带来影响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分析、认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一个历史事件刺激另一个事件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急需提高社会生产率,从而推动工业革命开展,A能够证明题干材料观点,排除;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气严重,激发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开展,排除D;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老牌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后,并没有加速两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是很快衰落下去,C不能够证明题干材料观点,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归程”“中程”表明掠夺原料和贩奴,没有商品倾销,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由于殖民者种族灭绝,美洲原住民锐减,材料中“中程”表明大力贩黑奴到美洲,故B项正确;材料中“归程”“中程”表明对美洲残酷的掠夺,未涉及社会转型,故C项错误;与欧非诸洲联系密切,材料中没有涉及亚洲,故D项错误。
故选B。
4.【答案】A【解析】A根据题意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早期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正确的;B“欧洲人力资源短缺”不符合早期的殖民掠夺题意; C“掠夺了非洲”错误,是美洲;D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而不是殖民掠夺的影响;故选A。
5.【答案】C【解析】本题要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
国茶叶产量的大增并不是引起英国茶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寻找主要原因应该从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角度考虑,故A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涉及到英国和荷兰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17世纪至18世纪中后期,由于殖民扩张,世界贸易有了较大发展,物品流通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方便,最终导致物价下跌,故C项正确;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