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蘑菇种植技术
场地的选择和控制。
场址的选择必须远离普通作物大田、化工厂、医院、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地带,以及矿山、煤场、陶瓷等粉尘
地带,并在近2年内没有使用过农药。
确定有机蘑菇的栽培地块后,栽培品种、生产数量(产量)等均需严格控制,并在销售时按照实际
产量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原料的采购。
首先是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
其次,原材料要求,一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原料,如经过有机认证后的小麦,
其秸秆可用于有机蘑菇栽培,并需注明认证号;二是使用原生态原料,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枝干加工后的木屑等。
再次,材料辅料类,如
塑料菌袋等应使用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材料。
原料的采购。
首先是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
其次,原材料要求,一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原料,如经过有机认证后的小麦,
其秸秆可用于有机蘑菇栽培,并需注明认证号;二是使用原生态原料,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枝干加工后的木屑等。
再次,材料辅料类,如
塑料菌袋等应使用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材料。
发菌的管理与操作。
发菌场所的处理,可采用漂白粉等进行喷洒消毒,菌袋离开地面,层架式培养。
培养室应采取防虫网、黑光灯
等防治害虫。
其他操作可按常规进行。
出菇管理与整理。
出菇棚的消毒可参考发菌室,并可在地面撒施石灰粉;菇棚内根据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等需要进行整理,彻底清理
卫生并通风后,使用5-15%石灰上清液喷洒墙面、地面,适当通风;
保湿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不得使用任何违禁药物、激素等;采收
时应戴乳胶手套,事先将工具、容器等用酒精或石灰溶液进行消毒
处理,小批量采收时,应将手用肥皂洗净后方可进行操作;采收后,
集中于加工车间进行整理,去掉菌柄基部携带的基料残渣,进行分
级、装箱;低温库内彻底清理卫生并通风后,使用10%石灰水溶液喷
洒墙面、地面,自然干燥后,可将产品进行临时储存。
运输的要求。
一般鲜菇运输可采用保温车、周转箱方式,车厢内不得有油污、农药或其他化学品污染,不得与其他非有机食品共用
一车。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平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平菇的栽培技术也受到人们的广
泛关注。
要想做好平菇栽培工作,提高平菇的生产量,首先最重要
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平菇品种。
平菇品种多种多样,对生长环境的要
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特点来选择平菇品种。
如果平菇品种的选择不对,那么不管多高超的栽培技术也起不了好
的效果。
对于湛江市莱来说,当地的气候特点优质,平菇的品种多样,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所以在平菇品种的选择上要全面考虑,根
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平菇品种,然后再进行配方拌料、蒸料、发酵等,为接下来的接种做准备。
菌种供应商:山东梁山下大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电话:0537-*******
二、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与措施
我市地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1~14℃,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平菇,所以在接种的选择上只要注意每个季节栽
培平菇的最佳时间和方法即可。
选择好合适的平菇栽培品种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措施。
平菇的接种分为接菌和养菌两个步骤。
一是接菌。
接菌时要考虑到平
菇栽培的季节,一般情况下都采用43cm~47cm×25cm~28cm聚乙烯
筒膜装料。
但是夏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因为夏季气温高,所以在
装料袋子的选择上要比一般情况下的袋子耐高温,规格也要比一般
情况下要小一些,这样才能确保平菇正常生长。
首先,在接菌时先
要将菌种、工具、室内进行消毒,然后将室内温度降到30℃以下之
后在进行装料。
选择合适的装料袋子将料装进之后要将袋子周围弄
几个孔洞,保持平菇的呼吸空间。
其次,在装袋时,要一层料在一
层菌这样的顺序依次装满,大约在三层到四层左右,保证最外面的
一层是料即可。
最后,要注意装袋的时候,尽可能的将料装紧一些,最好不要太松,要不然会影响平菇的生长效果。
二是养菌。
首先要
确定好养菌的场所,保证养菌场所的卫生清洁、干燥且避光以及具
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装料袋要根据平菇栽培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排放
方式,例如,气温较低时可以让装料袋的层数多一些,相反气温高
时就要相对少一些。
其次,要控制好养菌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气
温在18~28℃之间,湿度在60%以下,平时注意保持养菌室空气的
新鲜度和及时做好虫害的防御工作。
最后,要定期对装料袋进行倒
换和检查,及时挑出损坏的装料袋,避免影响其他菌袋的生长。
三
是堆肥中的温度及翻堆。
建堆后第2天,堆内温度开始逐渐上升,
到第5~6天时,中心温度可升至最高70℃左右后,这时就要进行
第1次翻堆。
以后每隔5d左右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含水量保持
在65%~70%为宜。
在第2次翻堆时,要添加石膏粉和碳酸钙。
经
4~5次翻堆后,堆肥即可腐熟。
堆期需25~30d。
四是堆肥后发酵:二次发酵。
堆肥的二次发酵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将堆肥温度
升至60~65℃,保持2~4h,以杀灭堆肥中残存的害虫和有害微生
物(巴氏消毒);第二步,稍微通风将堆温降低至50~52℃,保持4~
7d进行后发酵,使有益微生物(放线菌)充分生长繁殖,然后,温度
降至25~26℃进行播种。
三、出菇管理
出菇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平菇的产量,所以要加强对平菇催蕾分化期、原基期、珊瑚期的护养和管理,保证良好的通风与湿度。
出
菇时要根据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情况来进行出菇管理。
首先,待菌袋里的菌发满后,将菌袋移到出菇棚内,再培养4d~5d,
等菌袋有原基形成后再将菌袋解开,然后平菇开始进入出菇的准备
阶段。
其次,根据平菇的生长特点来调节室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6℃。
同时要控制好室内的湿度,可适当的喷水保湿,使室内的湿
度在80~95%之间即可。
最后,要保持室内的通风换气,适时给予
散射光照,一般在500~800lx之间。
充分为平菇提供合适的生长条
件,直到平菇实体越来越大,菌柄长到13cm左右,菌盖变薄时就可以采收了。
四、采菇
当菇盖长到直径2cm时即可采收,每天采2-3次,当菌膜拉大变薄时,必须及时采收。
因采后菇朵还在生长,所以可比所需标准小一些采收。
采菇前菌床不要喷水,以免造成污泥污染,产生指痕,影响美观。
要求采菇切口一致,按等级分装鲜菇,保持卫生清洁。
采菇后菌床要及时整理,清理菌床上的菇根,捡除死菇、伤残菇、病虫菇等,采后用湿细土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