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心得体会篇一: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篇一:习惯养成心得体会学习《2015年张局长在全县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大讲堂的讲话内容》心得体会王文科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的。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要一个月左右,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
因此,学校每学期制订训练重点,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并进行监督检查。
例如,通过每天的早读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课间操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认真做事的习惯;学校任何一项考试不允许学生作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要求学生准时参加,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等。
各班定期召开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对发生在班级的不良习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剖析,使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知行得到统一,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资本,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风、学风明显好转。
现在学校到处是一片洁净,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好事层出不穷;校园内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多了;见面主动跟教职工行礼问候多了;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互相谦让的多了;课间追逐打闹现象不见了,学生中说脏话、骂人现象少了,文明用语多了;早、晚课余时间贪玩学生少了,爱读书的学生多了。
校园里处处呈现出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好氛围。
愿习惯养成教育在移通学院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
文明习惯,重在养成。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做人习惯的养成教育。
要注重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二是要突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合集二: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心得体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其重要性,有不少人不注意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认为长大了懂事了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果真如此吗?有人因小时的小偷小摸的恶习,发展到后来的抢劫杀人?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少年儿童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更应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以下是我在实行养成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的做法是:在她很想看的时候让她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我从不看电视,家里其他人也尽量少开电视。
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2、在做家务中学会生存。
懂事的孩子是做家务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愿意做也要做,大人进一步孩子就退一步,你代替他做得越多孩子就得到的越少。
我设计了一个行为习惯奖励卡,学生每独立完成一件事,就得到一朵红花,集够10个可以换我的奖品。
3、在阅读中学会求知,要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用读唐诗哄她睡觉,到子女能独立阅读,他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效果也渐渐显露出来, 背东西速度较快,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
刚开始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大一点的时候,大人可以引导他读你期望他读的书。
4、在讲礼貌中学会做人。
这一点我觉得家长在人际交往中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跟父母、邻居打招呼起,到坐公交车给别人让座等等。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要及时肯定,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长大之后就很容易融入社会。
5、注重亲子沟通。
每次在回家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时间长了,孩子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说一说。
不过当孩子和你交流时,不能因为他犯了错误而大发雷霆,这样你就堵塞了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路。
教育可以再找适当的时机。
6、家长的情绪很重要。
孩子受了伤,家长对待伤害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伤害的态度,不要过于紧张,否则孩子也会很紧张。
家长心态平和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对待挫折,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越深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越觉得做家长真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所有的家长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把教育孩子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013年5月28日篇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
外在的因素: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
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
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
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
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
如开展: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
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合集四: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心得体会 microsoft word 文档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一、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对于一年级学生,可以先从教给听的方法入手。
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
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
听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我同意你的看法”、“老师,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的听的结果。
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会听”的目标。
二、培养的过程方式可以按“认知指导”、“行为演练”、“榜样示范”、“情感体验”的步骤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如:“定睛看,侧耳听”;“小耳朵,听仔细”。
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去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让学生模仿。
可以用设立“声音洪亮小标兵”、“团结协作小奖杯”、“课堂交往小专家”。
三、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
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
培养倾听的习惯心得体会祥和小学黄雪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
良好的听说习惯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有效的互动,并保证他们从这种互动中获益。
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教师说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纷纷举手,高叫“我来、我来”,没叫到发言的同学,就很沮丧地放下手,根本不听同伴在说什么,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错了,错了??”有些同学当他们回答了某一问题,得到老师的奖励以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参与了。
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班级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后我就在班会课或活动课上,我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倾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是有礼貌的表现,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如果没有倾听的好习惯,我们就不能吸收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就不能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灵活。
这样,常常讲这些对他们来说比较理论的东西,讲过好几遍也没什么改观。
于是,采用“角色转换法”来教育学生认真倾听。
一次晨会课上,我以“理想”为主题,让学生谈谈长大了想做什么。
此时的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发言。
但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依旧举手,而且举得很高,眼睛注视着我,希望我叫他,这时的他们已经无心去听发言的那位小朋友了。
于是,我叫了一位学生——※※※,问:“你听到刚才那位小朋友说的是什么吗?”“没有。
”“你想让全班小朋友都知道你的理想吗?”“想!”“如果你在告诉大家你的理想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不听你说,你会有什么感受?”“嗯,嗯,我会不开心。
”“那你没听刚才的小朋友说,她也会不开心的呀!”他边笑,边点了点头。
抓住这个机会,我就教育学生:自己讲话的时候希望其他小朋友能认真听,那么别人讲的时候自己也要认真倾听,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美德,说明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用转述的方法进行训练,效果很好。
“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老师讲课要用心,二是专心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
所以在本学期一个多月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转述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或我的一两句话。
这样,转述别人的观点,一方面能抓住别人讲话的精髓,另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评价也是保证孩子们倾听的好方法。
小学生的情绪色彩很浓,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
这时,我就马上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或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瞧,xxx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x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xxx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
”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