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照理论考试题库-配套知识
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理论考试题库(公共知识-配套知识) 题目 以下哪项不属于军事航空活动。( ) 航空作业指用航空器进行专业性工作 。以下哪项不属于航空作业。(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分类,通用航空 划分为航空作业和其它类通用航空, 以下哪类不属于其它类通用航空。( 航空其制造业是整个航空业的基础。 ( )( ) 从事各类航空其进行的航空活动统称 为民用航空。( )( ) 奠定新中国民航事业基础的著名“两 航起义”发生于1949年( )。 我国在1996年3月颁布并实行的( ),标志着我国民航正式迈向依法治 理的阶段。 ( ),全国民航事务从中央军委 转由国务院领导,并更名为中国民航 为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2002年中国民航总局确定了用30 年时间把我国由一个航空大国转变为 航空强国。( )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这 是中国第一个主管民航事务的正式管 理机构。( ) 以下哪类不属于飞机上的飞行仪表。 ( ) 以下哪类不属于飞机上的系统状态仪 表。( ) 以下哪类不属于飞机上的发动机仪表 。( ) 飞机上的仪表按功能分为飞行仪表、 监视仪表、发动机仪表和系统状态仪 表四大类。( ) 无线电高度表是测量飞机到地面垂直 距离用的机载无线电设备。( ) 飞机上测量航向的设备不包括以下哪 项。( ) 航向信标的工作频率为( )。 A、国防 A、工业航空 A、公务航空 B、警察 B、飞行训练 B、飞行训练 答案选项 C、海关 D、航拍 答案 D B D 对 错 A、10月9日 B、10月19日 C、11月9日 D、11月19日 C
对 错
B
D
C
对
错 A、航空器使用 B、机场 者 A、两天 B、一天 C、民航地区管 D、航油公司 理局 C、12小时 D、6小时
A
B
B、使用计算机 D、使用计算机 A、一次雷达的 C、二次雷达的 化的一次雷达 化的二次雷达 目标识别 目标识别 识别 识别
B
对
பைடு நூலகம்
错 A、航空情报出 B、航行通告 版物 A、机场图和停 B、仪表进近图 机位置图 A、15 B、28 C、飞行前和飞 D、重要天气情 行后服务 报 C、小比例尺航 D、机场障碍图 空领航图 C、60 D、90 D C B
C、航班时刻服 D、告警服务 务 C、进近管制服 D、机场管制服 务 务
国际民航组织(ICAO)成立于1945年 。( ) 空中规则中,为避免航空器碰撞,在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航空器实行左侧通 行权。( ) 机场管制服务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哪项 。( ) 对航空器整个飞行过程提供空中交通 管制服务的,不包括以下哪家单位。 ( ) 进近管制的范围称为进近管制区,一 般范围大约在机场90千米半径内,高 度( )米以下。 航空器的整个飞行过程由机场管制塔 台、进近管制室和区域管制中心来分 别管制。在有利于空中交通的情况 下,上述单位间的控制范围可以做些 灵活的调整。( ) 目前在我国任何机场所属的单位中, 按规定均需设有进近管制室与机场管 制塔台。( ) 飞行计划是在航空器飞行前,由( )提交给空中交通服务当局的关于飞 行的详细说明。 飞行计划一般需要提前( )提交 给起飞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紧 急情况下可在起飞前1小时交付。 雷达管制中的目标识别,不包括以下 那种方法。( ) 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是我国在雷达 覆盖率较低和雷达精度低的条件下提 出的一种过渡性的管制方法。( 飞行计划一般需要提前6小时提交给起 飞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紧急情 况下可在起飞前1小时交付。( 航空情报服务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内容。( ) 以下哪项不属于航图中所称的特种航 图。( ) 航行资料汇编(AIP)定期进行修订和资 料补充,一般的更新间隔为( ) 航空情报服务系统不对空中交通进行 控制,它只是一个提供信息的网络, 可以把整个航路上的各种信息提供给 管制员和驾驶员。( ) 航行资料汇编(AIP)定期进行修订和资 料补充,一般的更新间隔为90天。( )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雷电防护应尽可能 地减少雷电对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危 害,保证设备( )及工作人员的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雷电防护应采取 分区保护的措施。所有通信导航监视 设备的天线应放在防护区内,即应安 装防( )装置。 D、防止飞机在 A、航空器在机 B、航空器进入 C、航空器的起 运动中与地面 场交通管制区的 航路的飞行管 飞和降落 车辆和地面障 空中飞行 制 碍物的碰撞 A、机场管制塔 B、终端管制中 C、区域管制中 D、相关气象服 台 心 心 务部门 A、3000 B、4500 C、6000 D、7200
D、400
B
A、0.1
B、0.5
C、0.7
D、1
C
A、等电位连接 B、接地基准点 C、浪涌保护器 D、共用接地系
C 错
错
进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通信缆线应 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首尾电气 贯通的金属管道内埋地进人,金属外 护套或金属管道应( )。 无特殊屏蔽的建筑物内,对于雷电保 护等级,电缆信号线的屏蔽措施、( )等情况,电缆信号线两端满足加装 信号SPD的都应加装。 SPD的接口型式和传输方式应与设备要 求相匹配。SPD特性参数应满足通信导 航监视设备对信号( )、带宽、 插入损耗、特性阻抗的要求。 宜使用光缆代替金属导线,带有金属 芯或金属外护层的光缆应在人户端将 金属芯或金属外护层捆扎牢固。( 若建筑物有良好的屏蔽,可视屏蔽程 度不装或放宽加装SPD的条件。( 天馈系统的馈线无法在机房入口处安 装SPD,且当线路能承受预期所发生的 电涌时,SPD可安在( )。 铁塔上架设的波导管、管线、同轴电 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上下两端及进 入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当波导管、 管线及同轴电缆长度大于( )m 时,宜在塔的中间部位增加一个接地 连接点,室外走线桥架首尾两端均应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 设施,当其同轴电缆、波导管及管道 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宜在墙体上安装 6mm厚的金属( ),用以连接所 有穿墙的同轴电缆、波导管、管道等 甚高频共用系统应选择插入损耗较小 的SPD。( ) NDB宜采用电压开关型SPD。( ) 应利用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所在建筑物 或房间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墙 内钢筋等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空 间( )。 等电位连接分为星形(S形)和网形 (M形)两种方法,其中S形适用于( )和( )的系统。 对于没有格栅形空间屏蔽的通信导航 监视台站(如砖木结构台站)根据设备 电磁环境要求,宜在机房( )面 增设屏蔽网。屏蔽网均应导电、导磁 、连续、封闭,并就近多点接地。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应充分利用建筑物 内金属构件的多重连接实现屏蔽。( 各类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中层中心部 位或雷电防护区的高级别区域内并远 离外墙。( )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接地系统宜 采用共用接地方式。一般情况下,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 )Ω 。 全向信标台接地装置宜以全向信标台 为中心,在其周围设置辐射式人工接 地体。其天线反射网的每根支撑杆应 通过( )与接地体相连。
A
B
错
对 A、陀螺仪表 A、液压系统 A、转速表 B、加速度仪表 C、ADF表 B、燃油系统 C、压力表 D、气压式仪表 D、起落架系统 D、流量表 C C B 错 对 A、大气数据基 B、磁罗盘 准系统 B、108A、87-108MHz 111.95MHz B、 108A、 87-108MHz 118MHz C、惯性基准系 统 C、112117.975MHz C、 118137MHz D、陀螺罗盘 D、118136.975MHz D、 9621213MHz A B B 错 对 A、空中交通服 务 A、空中交通管 制服务 A、运行控制中 心 B、航班时刻管 理 B、飞行情报服 务 B、区域管制服 务 C、空域管理 D、空中交通流 量管理 B C A
C、航空科研和 D、农业航空 探险活动 C、航空体育运 D、航空科研和 动 探险活动
D、《民用航空 A、《中华人民 B、《中华人民 C、《中华人民 空中交通管理 共和国民用航空 共和国飞行基 共和国行政许 设备开放、运 法》 本规则》 可法》 行管理规则》 A、1949年 B、1954年 C、1965年 D、1978年
A、雷电防护区 B、雷电屏蔽
C、避雷等级
D、雷电防护等 级
D 错 错
A、15
B、30
C、45
D、60
C
A、线、带、网 B、针、环、网 C、针、带、网 D、线、环、网
C
A、整个净空
B、端(侧)净空 C、工作区
D、飞行区
B
错 错
A、辐射场型
B、转动
C、移动
D、使用
A
错
对 错 错
A、100
B、200
C、300
对
错
A、正常运行
B、不被雷击
C、安全运行
D、避雷有效
A
A、直击雷非防 C、第一屏蔽防 D、更高屏蔽防 B、直击雷防护 护 护 护
B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建设,应对当 地雷电环境、土壤、气象、地形、地 质条件进行认真调查和评估,确定( 雷电防护区分为:直击雷防护区、多 级屏蔽防护区。( ) 所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或等于 30d但小于80d,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 。( ) 接闪器保护范围宜按滚球半径( )m计算,但对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适度从严。 应采用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 避雷针或由其组合组成的接闪器,注 意通过( )的配合,使各类通信 导航监视设施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设置在机场飞行区附近的通信导航监 视设施的避雷针的高度设计,应同时 满足机场( )要求,当有冲突 时,可采用多根避雷针组成的保护阵 列或调整避雷针设置位置等措施适当 不宜利用建筑物内钢筋混凝土屋面、 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雷电流泄 流系统。( ) 在建筑物外设置引下线时,引下线不 应少于一根。( ) 雷达天线避雷针根数、高度、布局, 应按滚球法计算使雷达天线及塔顶其 他设施均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并保 证天线( )不受到影响。 当在雷达天线基座平台上安装避雷针 时,避雷针根数不应少于三支;当雷 达天线基座平台高度较低时,不需要 架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 雷达塔顶安装的金属围栏、金属支架 、钢梯等金属体均应与均压环等电位 连接。( ) DVOR监控天线面向DVOR天线方向应架 设一支避雷针。( ) 无方向信标(NDB)天线支撑塔顶应设置 避雷针,滚球半径可按45m计算。( 从架空高压电力线终端杆引入通信导 航监视设施的高压电力线,宜采用铠 装电缆或敷设在首尾电气贯通的金属 管内全程埋地进入变压器,金属铠装 层或金属管两端应就近接地,埋地长 度宜大于( )米。 进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低压电力电 缆(线)应采用铠装电缆或敷设在首尾 电气贯通的金属管内埋地引入,铠装 层或金属管两端应就近接地,埋地深 度不应小于( )m。 SPD指的是( )。 所有不用的管道、电缆可做暂时搁置 处理。( )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供配电系统应安 装多级SPD进行保护,雷电保护等级为 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安装三级 SPD,甲级设施宜安装二级SPD,乙级 设施宜安装一级SP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