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教法学法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2)合作学习
概念: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
组织单位,以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小组总体成 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控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之间的积极互动 关系,由此促使学生尽其可能努力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特征: 异质性小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要各具特点; 明确的目标,合作小组要有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小组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协同
(三)讨论法 3.讨论法的类型
(1)根据参与讨论的形式分为: 班级讨论。 小组讨论。 (2)根据讨论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为: 综合性课堂讨论。 专题性课堂讨论。 研究性课堂讨论。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读书指导法 1.读书指导法的概念:
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
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 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独立性。指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 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有效性。协调好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 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相对性。绝对的自主和绝对的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学生的学习多 数界于这两极之间。
学习的角度出发,二者统一于教学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1. 根据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来划分:
(1)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2)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 根据教学过程的阶段来划分
(1)保证学生积极的感知和理解新教材的教
学方法。 (2)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方 法。 (3)知识、技能和技巧检查的教学方法。
维持学习动机与兴趣; 养成自发学习习惯,有助于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方法的分类
发现学习
缺陷: 必须有大量先备知识; 遭遇困难,求助教师不得要领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降低动机; 团体中儿童因为智力和经验不同,率先发现原则对 智力优者有利,但对反应比较缓慢者造成极大得精 神压力,不利后者的发展; 团体讨论常被能言善辩者占据,其他儿童因为无机 会发言或无能力发言而无法获得学习得效益
(一)教授法
3.讲授法的类型
讲述。
讲解。 讲读。 讲演。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谈话法 1.谈话法的概念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
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教师)问与 (学生)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 知识的方法。
2.谈话法的作用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1)自主学习
概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
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 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特征: 能动性。指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以此使中小学生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2.读书指导法的作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教会学生学习,发
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3.使用读书指导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喜欢
读书。 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工作,集思广义,取长补短; 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教师监控着每个小组,确保他们的合 作互动富有成效,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尚不能完成目标时,教师要 给予点拨和辅导; 个体责任:采用课堂提问或测验使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 掌握; 奖赏小组的成功。根据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给予小组的成功学习 以奖赏。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3.根据师生活动方式的特点来划分
(1)以语言传递 (3)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4.我国通常采用的分类方法
1.语言性教学方法: 教授法、讲解法、谈话法、讲读法、读书指导法等 2.直观性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加法、观察法等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3)探究学习
概念: 探究学习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 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各种亲 身经历。 探究学习的5个特征 : 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 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 学习者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对问题作出回答; 学习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 释; 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的解释。
(五)练习法 1.练习法的概念:
练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
一定的作业,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 过课内和课外完成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 的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 成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2.练习法的作用
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加深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方法的分类
发现学习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 核心观点:要使获得的知识有意义,必须由学习者 自己发现,即用发现得技能去探究知识。 优点 :
自行发现和自行认知的知识,有助于记忆; 学生探究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 学生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的满足,无需外界赏罚
第四节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学法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说教法学法的概念
说教法学法,就是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 际,说明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 法和学习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
教法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学法是从学生
1.讲授法的概念:
讲授法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
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 力的教学方法。
2.讲授法的作用: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知
识。 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讨论法 1.讨论法的概念: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 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2.讨论法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
达力。 2. 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4)其他中小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
听的方法: 专心听、细心听、耐心听、虚心听、用心听 说的方法:
演说、辩论、讨论、协商、用关联词、仿说、清楚地说、有
条理地说、分层次说
读的方法: 精读、略读、跳读、浏览读、默读、朗读、齐读、轮读、对 比读、分角色读、吟诵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十)研究法 1.研究法的概念
研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
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
2.研究法的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体验。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便于教师训
练、优化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助于师生之间情感交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谈话法 3.谈话法的形式
复习性谈话。
启发性谈话。 总结性谈话。 研究性谈话。
3.实践性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等
4.研究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练习法 6.实习法 7.实验法 8.演示法 9.参观法 10.研究法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教授法
1.把握教法学法设计的几个原则
教学方法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特点
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师自己的特点 教学方法中体现学法指导的原则
2.切勿自造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一堂课中一般使用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法,其他方法配合出现 4.说清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依据
写的方法: 写字的方法:姿势、田字格米字格、横中线竖中线,横撇竖 写作的方法:仿写、先说后写、套用格式写
四、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4)其他中小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
观察的方法
演示的方法
参观的方法 实验的方法
讨论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 ……
五、说教法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1.学习方法的分类
接受学习: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 核心观点: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习 得—保持—再现,习得得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大量 得先备知识去通化新知识,所以他认为原有认知结 构对新知识得获得至关重要。在《教育心理学:一 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 理学得所有原理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 学习的最重要得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弄清 楚这一点后,进行相应得教学”。 优点: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 缺点:容易导致机械学习,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