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

新建铁路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线铁路工程CX-VII标段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长西铁路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0一、编制依据 0二、编制目的 0三、适用范围 0第二章工程概况 0一、工程概述 0二、气象 (1)三水文地质 (1)第三章施工工艺 (1)第四章危险因素分析 (3)一、危险源辨识 (3)二、危险因素评估 (4)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 (6)一、组织保障 (6)二、技术保障措施 (8)三、应急保障措施 (12)第六章安全检查与验收 (16)一、检查方法 (16)二、检查内容 (16)三、检查验收 (17)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本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遵照如下标准和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二、编制目的为切实落实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工程施工供、配电系统的合理、稳定,保障施工用电安全,防止发生电气人身伤害事故和其它电气灾害事故。

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线铁路工程CX-Ⅶ标段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本标段为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铁路项目站前工程施工CX-VII标段。

起讫里程:黑水~谢家窑(DK94+000~DK256+800),正线线路长162.787km。

主要内容包括:铺架工程162.787铺轨公里,新铺单开道岔56组,粒料道床505290立方米;站线32.99铺轨公里,拆除线路0.98km,拆除单开道岔1组,粒料道床90056立方米;T梁预制、架设405孔,其中32mT梁389孔,24mT梁16孔;铺轨基地1处(洮南铺轨基地)、制存梁场1处(洮南制存梁场);黑水站改建、平齐线相关工程等。

二、气象线路通过地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春季较短而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的特点。

沿途所经长岭县最高气温41.6℃,最低-35.1℃,通榆县最高气温42.1℃,最低-30.9℃。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

三水文地质沿线地表水体较发育,河流众多,湖泊、洼地、水库密布,多为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充。

低洼地带雨季多积水,季节性沼泽化明显,地表多为松软土和盐渍土。

沿路经过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

(1)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霍林河等河流两岸阶地、河漫滩中及线路起点至创业水库附近的平原区,赋存于第四系砂类土、碎石类土中,靠大气降水、地表水、下部承压水补给,地下水位埋深3~8m,局部超过10m。

线路起点至创业水库附近水量较大,水质差,对混凝土结构具氯盐侵蚀,局部具硫酸盐侵蚀;创业水库至西巴彦花段,水质较好,不具侵蚀性。

(2)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太平山镇至创业水库一带低平原区,赋存于上更新统-下更新统冲积、冰水沉积的砂砾石层中,埋深东西两端浅,中间深,一般在20~160m间,水头高于潜水面,水量大,水质好。

(3)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沿线均有分布,主要赋存于基岩孔隙及裂隙中,太平山以东埋深一般小于 20m,太平山镇至创业水库之间埋深30~150m,创业水库至西巴彦花埋深3~20m,水量大,水质好。

第三章施工工艺临时用电设施施工,必须由专职电工执行,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实地勘察,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施工时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程及临时用电方案,临时用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第四章危险因素分析一、危险源辨识现场临时用电可能存在以下风险:触电,火灾,电弧灼伤。

临时用电风险的原因在于:第一从业人员在用电施工时未能遵守相关的用电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思想意识薄弱等;第二所选用的用电设备、设施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第三电线老化、破损、搭接在铁质器件上,配电箱未加锁没有接地保护装置或使用不当等引起触电;第四用电器超过额定功率及人为原因引起漏电引起火灾;第五焊接班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以致电弧灼伤。

临时用电危险源辨识二、危险因素评估1、危险因素评估方法:采用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估。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D=LEC,其赋分标准如下表:由评价小组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2、风险评估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风险等级划分3、危险源危险程度分析根据以上分析,触电D值在70~160之间,属于三级风险源,显著危险,需加强监控,采取安全措施。

电气火灾D值在20~70之间,属于四级风险源,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电弧灼伤D值小于20,属于五级风险源,稍有危险,可以接受4、触电主要原因(1)电工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作业;非电器作业人员擅自进行电工作业。

(2)电工带电作业,且未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手套。

(3)线路老化,作业场地潮湿,电线在水中浸泡。

电线破损、硬伤或受挤压、腐蚀。

(4)未采用动、照分设供电系统,接零或接地保护系统不完善。

(5)在潮湿区域未采用安全电压进行照明。

(6)三级配电系统不完善,用电设备未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设置。

5、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1)场地未按规范设置,电气周边堆放易燃物;(2)用电器超过额定功率及人为原因引起漏电引起火灾。

6、电弧灼伤主要原因:焊接班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以致电弧灼伤。

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1、项目部安全保障体系二、技术保障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

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

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

在供电线路的首端、中间、末端将PE线做重复接地。

(示意图如下)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T-变压器;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2)采用三级配电系统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a.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b.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c.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d.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e.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

也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f.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

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1.5m。

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重0.5mm。

g.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3)两级漏电保护a.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b.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c.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d.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用电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4、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与防护要求(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

(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3)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4)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5)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示牌。

(6)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7)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的电杆倾斜、悬倒。

或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

(8)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聚集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露措施。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1)一般场所应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若采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必须作保护接零。

(2)漏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严禁使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