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必须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坚持助人自助原则
历史文化学院0702班胡宗卿2007103020224 【摘要】: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
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
力。

咨询的目的是实现来访者的自助,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
能,以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就和社会工作
的“助人自助”理念有很大的相同点,“助人自助”理念对心理
咨询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助人自助”中的“自助”让我们看到
了求助者主动性的重要性,本文章将会简要分析在咨询过程中,
我们将如何更好的调动来访者的“自助”动机。

【关键词】:心理咨询助人自助良好咨询关系价值干预人本主义潜力观自我实现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1、心理咨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马健青认为,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①我们认为,要吸纳各种不同见解的合理内核,按照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来下一个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2、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专业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
的涵义是指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发挥其潜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生活。

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心理咨询的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并不是仅仅帮助求助者解决他们现在正在面临的问题和困扰,而是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求助者找到并认识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将问题提到意识的层面,使得求助者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让求助者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或者思维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使得求助者心理恢复健康,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更好的解决社会的各种问题,以理性的信念去认识事物,纠正头脑中的不合理的认识模式,促进自己的进步。

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理念在咨询中的价值体现在关于价值干预的判断,咨询者是否能坚持人本主义中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的观点,相信求助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完整的接纳求助者,坚信他们具有潜能,在心理上进行平等的对待,尽自己的努力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其能够更好的发展,这就遵循了心理咨询中开发潜能的原则和矫正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二、咨询中必须接纳案主,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好的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

这是“助人”能够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助人自助这个理念中的“助人”是一种前提和手段,“自助”是最终的目的,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助人”观念的形成是必要的,但是求助者“自助”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个成功的咨询案例而言,求助者的自我改变的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咨询效果,要使咨询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充分调动求助者的“自助”理念,这就要求咨询者努力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保证整个咨询过程的
良性运行。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在心理上接纳求助者,这也是“助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真诚接纳了求助者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助人活动。

这种接纳不仅仅是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接纳,也是对其整个人在地位上的平等对待。

这就要求咨询者无论求助者的价值观如何都要对他们进行接纳。

咨询者对求助者表现出的尊重和接纳,会使得求助者能够和咨询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咨询关系,使得求助者有求助的意向。

咨询师可以应用真诚、积极关注和同感的态度使得求助者信任咨询师,同时可以多支持肯定来访者,理解关心他们的需求,并通过自我暴露等技巧拉近同来访者的心理距离,使得咨询关系能够和谐的进行,为整个咨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咨询中必须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咨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在咨询师的教案中强调的是价值中立原则,但是对于一个真实的案例而言,咨询师是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中立,这是因为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价值观的不同首先在接纳这个环节上就容易产生问题,不同的价值观有时会使咨询师无法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来访者,对其存在着偏见,无法进行咨询活动。

此外,咨询师不是圣人,由于沟通是双方的,在与来访者的交流和交谈过程中,咨询师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来访者的影响,这都促使我们来探讨咨询关系中价值干预问题。

由于在咨询过程中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中立,这就使得价值干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咨询者应对自己的价值观有高度的警觉,对咨询中价值问题有高度的敏感。

这就要求咨询者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面对事情时的一般价值倾向,这样有利于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意识到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和咨询师的价值冲突,这样可以避免咨询师和求助者由于自己立场的不坚定受到对方的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2、承认多元化价值取向存在的权利。

咨询师要建立一种多元化价值存在的观点,尊重这些价值观的存在,但与此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价值观的坚定性,避免受到影响。

3、当涉及价值问题时,鼓励咨询者公开与来访者探讨,但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由于价值观问题的争议会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存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会影响到咨询关系的发展和整个咨询的效果,只有在面对不同的价值冲突时,双方来探讨价值问题,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进行,但是咨询这必须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不得采取批判的态度,应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4、做价值判断时,遵循普遍意义的价值。

这些普遍性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真理;尊重自由和民主;重信守承诺和义务;关心弱者、无助者;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关心不让他人遭受损害;关心人的尊严和平等;关心感恩和回报;关心人的自由。

这些是咨询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的价值取向。

5、小心的处理咨询者的价值与来访者价值不一致的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咨询者和来访者价值观念不同时,一方面,咨询者不能够无视来访者的价值观,把他们的价值观排斥在外,不尊重他们的选择和
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咨询者也不能够因为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放弃自己的价值取向,趋向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立场,这种行为也是应该避免的。

四、要积极的激发案主的潜能,使其认识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完善其心理健康,使来访者能够以好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这就要求咨询者充分相信来访者的潜能,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求助者实现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要将这种观念带入求助者的头脑中,使他们自己相信自己是有潜力的,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有能力独立的解决自己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这种效果的实现需要咨询者和求助者的共同努力。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对求助者实行“无条件的关注”,咨询必须在充满“自由”、“平等”、“关注”和“真诚”的氛围中进行,在这种气氛中,使得良好的咨询关系得以建立,与此同时,咨询者还要力求使求助者能够感受到“无条件关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以及咨询者对他们的帮助,同时咨询者要不断的对求助者进行肯定,肯定他们的独特性,不在必要时不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批判,只是做适当的引导,并要使得他们相信自己是值得咨询者这样对待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求助者能够相信“自我潜能是无限”的这种观点,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相信自我存在的价值、接纳自我的弱点,从而有了“自助”的想法,并努力达成自我的发展。

这种相信求助者是有潜力的人本主义观点开发了求助者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寻求改变自我的动力,这就促进了咨询的效果,使得来访者能够改变心理上的缺陷,认识到自我的内、外世界,学会面对现实,帮他们提高了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碰见困扰,这些困扰有时会对人的成长造成阻碍。

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务中,必须坚持助人自助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2、艾维(著),时志宏、高秀苹译(2005):《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秦漠等:国内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8,31
5、王强:《心理咨询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英]m·艾森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马健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7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