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涵施工方案组
织设计
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工程DK21+377 1-4m
顶进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工程DK21+377 1-4m顶进框架桥设计文件、图纸等。
⑵《既有繁忙干线桥梁改造暂行技术条件》( 铁道部工务局工桥( 1998) 2号文件) ; 《铁路桥涵涉及规范》( TB10002- ) 系列;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 ) ;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 )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T50467- )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TJ37-90) ;
《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暂行办法》( 铁科技【】61号) ; 《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74-99) ;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相关建筑施工资料。
⑷经过现场核对、咨询的有关资料。
⑸本公司拥有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历年来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2、编制原则
⑴认真贯彻执行施工合同中工程质量、进度要求, 坚持在实事求是
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 以科学的方法实施动态管理。
⑵施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确保人身安全和施工生产安全。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DK21+377处, 线路呈西南—东北方向, 轨道类型60kg/m, 钢筋混凝土枕、碎石道床, 桥上最低轨面高程为311.55m, 结构顶距最低轨底面高差为0.8m, 保证尽量减短对行车的影响时间, 采用在铁路旁预制桥体, 并一次顶进的方式施工, 框架桥中线与铁路线正交, 该桥建筑使用年限1 。
2、工程地质情况
⑴地质岩性
细砂: 黄褐色, 松散, 稍湿,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表层可见植物根系, 厚度约1.0~2.1m。
⑵地层基本承载力
框架底板位于细砂层, 地基承载力为80Kpa~100 Kpa。
⑶地下水
地下水位约为0.4~0.6m, 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3、框架桥设计
⑴主要结构尺寸
顶板: 400mm; 底板: 400mm; 边墙: 400mm; 结构全跨度: 4800mm; 桥体总长度: 9000mm; 地道结构总高: 4800mm; 结构净高: 4000mm。
⑵主要建筑材料
①框架桥均用C40钢筋混凝土, 最大水胶比0.45, 抗渗指标不低于P8。
②后背梁、地锚梁、滑板、后背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
③直径12及以上钢筋采用HRB335螺纹钢筋, 直径10及以下钢筋采用Q235光圆钢筋。
④铁路路基护砌采用M10浆砌片石。
三、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组织施工, 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成立施工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施工组织工作。
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喻江武
组员: 宋锴、李纲
主要职责:
组长: 负责协调该工程的外部施工配合, 对工程顶进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部负责。
组员:
⑴宋锴负责协助组长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对日常施工进行检查、技术方面进行指导。
⑵李纲负责工程安全监控工作, 工程质量。
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⑴施工领导人: 刘鑫( 负责施工现场的整体组织和人员管理工作) ;
⑵施工现场负责人: 郭瑞( 负责施工技术、生产调度、工程计量管理等工作) ;
⑶技术负责人: 赵恩超( 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技术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