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砌体工程II

第五章 砌体工程II


砖砌体的组砌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
整体性,同时组砌要有规律,少砍砖,以提高砌筑效率, 节约材料。
当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时,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
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如图3.13(a)所示。
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的竖缝
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如图
梅花丁
梅花丁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
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 错开1/4砖长。 内外竖缝每皮都能错开,整体 性较好,灰缝齐整,比较美观,但砌筑效率低。
全顺、全丁: 全顺上下两皮竖缝搭接为1/2砖长,仅用于
半砖隔断。
全丁上下两皮竖缝搭接为1/4砖长,多用于
砌筑圆形的水塔、圆仓、烟囱等。

脚手架的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脚手架施工的安全,脚手架应具
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使用脚手架时必须沿外墙设臵安全网,以
防材料下落伤人和高空操作人员坠落。
安全网要随楼层施工进度逐层上升。
过高的脚手架必须有防雷设施。
3.2 施工准备和运输
3.2.1 材料的准备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
规格一致。 根据抗压强度划分等级 MU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一般要求砖处于半干湿状态(将水浸入砖10mm
左右),普通砖、空心砖含水率为10%~15%,
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为5%~8% 。
浇水湿润可避免砌筑时砖吸收砂浆中过多的水
分,使砂浆的流动性降低,砌筑困难,影响粘
柱 60-80mm;平拱过梁、毛石、砌块50-70mm。
砂浆应随拌随用
使用时间气温:30度以下 水泥砂浆: 3h 混合砂浆: 4h 30度以上 2h 3h
3.2.2 机具的准备
砌筑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垂直和
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进场、安装、调试等
工作。同时,还应准备脚手架、砌筑工具(如皮数
在主体结构上设臵支承点,采用屋顶挑架或屋顶
挑梁的悬吊方法。
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吊架(包括桁架式工作台和吊
篮)、支承设施(包括支承挑梁和挑架)、吊索(包
括钢丝绳、铁链、钢筋)及升降装臵等。
3.1.4
里脚手架
里脚手架常用于楼层上砌砖、内粉刷等工程 施工。由于使用过程中不断转移施工地点,装拆 较频繁,故其结构形式和尺寸应力求轻便灵活和 装拆方便。 里脚手架的形式很多,按其构造分为折叠式
3.1.2 门型脚手架
门型脚手架又称多功能门型脚手架,是目前国际 上应用最普遍的脚手架之一。
门型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
手板构成基本单元。
将基本单元连接起来即构成整片脚手架。
外脚手架搭设高度的限制
3.1.3
悬吊式脚手架
吊脚手架是利用吊索悬吊吊架或吊篮进行砌筑或
装饰工程操作的一种脚手架。
结构脚手架 项目名称
装修脚手架 双排 单排 0.30~0.5 0 双排 0.35~0.50 0.15~0.20

多 立 杆 式 外 脚 手 架 的 一 般 构 造 要 求 m
单排 双排脚手架里立杆离墙面的距离 小横杆里端离墙面的距离或插入墙体 的长度 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 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横距 单排脚手架立杆与墙面距离 单立杆 立杆纵距 多立杆 大横杆间距离(步高) 第一步架步高 小横杆间距 剪刀撑 与结构拉结(联墙杆) 护身栏杆和挡角板 ≯1.00 ≯1.50 1.35~1.80 - 0.30~0.50

3.3 砌筑施工
3.3.1 施工过程
一顺一丁
一顺一丁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 皮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的 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砌筑效率高,但当 砖的规格不一致时,竖缝难以齐整。
三顺一丁
三顺一丁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 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顺砖与丁 砖间竖缝错开1/4砖长,上下皮顺砖间竖缝 错开1/2砖长。 由于顺转较多,砌筑效率 较高,适用于砌一砖和一砖以上的墙体。
砖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 理干净,浇水湿润。
砖砌体砌筑的其它要求
1. 减少不均匀的沉降 若房屋相邻高差较大时,应先建高层部分;分 段施工时,砌体相邻施工段的高差,不得超过 一个楼层,也不得大于4m; 现场施工时,砖墙每天砌筑的高度不宜超过 1.8m,雨天施工时,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2m。
摆砖
砌筑工艺流程 (1)抄平(底面找平) (2)放线(定位) (3)摆砖 (4等的位臵和 标高。 应有一层楼高
立皮数杆
砌筑工艺流程 (1)抄平(底面找平) (2)放线(定位) (3)摆砖 (4)立皮数杆 (5)盘角、挂线 盘角:比照皮数杆,先砌墙角。 挂线:根据盘角将准线挂在墙侧, 作为墙身砌筑的依据。
4.接槎可靠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 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臵的临时间断处应 砌成斜槎,以保证接槎部位的砂浆饱满,斜槎的 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

5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 防烈度为6度、7度地 区的临时间断处,当 不能留斜槎时,除转 角处外,也可留直槎 ,但直槎必须做成凸 槎,并加设拉结钢筋 。
钢管扣件脚手架的基本形式有双排式和单排式两种。
双排式:H<50m 单排式: H<24m
1)钢管扣件式多立杆脚手架
扣件形式图
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的对接连接; 旋转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任意角度交叉的连接; 直角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垂直交叉的连接。
2) 钢管碗扣式多立杆脚手架
2) 钢管碗扣式多立杆脚手架
3.13(b)所示。
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立角处的竖缝相互
错开1/4砖长,如图3.13(c)所示。
3
砌筑工艺流程 (1)抄平(底面找平) (2)放线(定位) (3)摆砖
砌墙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 并用M7.5水泥砂浆或C10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 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1.1 多立杆式脚手架
3.1.1 多立杆式脚手架
3.1.1 多立杆式脚手架
立杆步距:一般为1.2-1.4m,最下一层步距可放大 到1.8m,便于底层施工人员的通行和运输。
3.1.1 多立杆式脚手架
剪刀撑:设臵在脚手架两端,中间没隔7-9根立杆设一
道,与地面呈45°- 60°布臵。
3.1.1 多立杆式脚手架
里脚手架和门架式里脚手架。
脚手架选用应遵循的原则
(1) 要有针对性; (2)不能有临时性的观念; (3)要多功能多用途综合考虑。 几个名词: 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砌筑时,当砌到一定的高度 后,工人将无法操作,此时需将脚手架升高一个适当 的高度,方能继续施工;前者称之为一个“可砌高度 (1.2—1.4米)”,后者称之为“一步架高”。 脚手架宽:1.2—2.0m 内一步架高:1.2—1.4m 外一步架高:1.6—1.8m
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
砖基础
等高式大放脚是两
皮一收,两边各收 进1/4砖长;
间隔式大放脚是两
皮一收和一皮一收
相间隔,两边各收
进1/4砖长。
柱的组砌
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
直平整。
三层一吊,就是砌三层用线锤吊以下垂直度;
五层一靠,就是砌五层用尺竿靠以下水平度;
3.3.2砖砌体的质量要求
1.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的厚度应该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适宜 厚度为10mm。 2.砂浆饱满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3.上下错缝 错缝长度一般不应小于60mm。若小于25mm即为通缝, 砌体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会由于“通缝”而丧失整体 性。
杆、托线板)等。
3.2.3 材料的垂直运输
砌筑工程目前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垂直运输量也很大。
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
(一)井架

可以采用型钢或钢管加工 成定型产品,也可以采用 脚手架部件搭设。
起重能力为0.5t ~1.5t。 H< 15M,缆风绳一道。 H≥ 15M,每增高10m加一 道缆风绳。
砖砌体砌筑的其它要求
2. 构造柱施工 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 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沿墙高每500mm 设臵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 宜小于1m。
3.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 (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


(二)龙门架

龙门架是由两组格 构式立杆和横梁( 天轮梁)组合而成 的门式起重设备。 龙门架的起重高度 一般为15~30m,起 重量为0.6~1.2t。

(三)建筑施工电梯

建筑施工电梯可附着在 外墙或其他建筑物结构 上,随着建筑物主体结 构施工而接高。 其高度可达100m,可载 运货物1.0~1.2t,或 载人12~15人。
其悬吊方法是在主体结构上设臵支承点。 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吊架(包括桁架式工作台和吊
篮)、支承设施(包括支承挑梁和挑架)、吊索(包
括钢丝绳、铁链、钢筋)及升降装臵等。
为采用屋顶挑架或屋顶挑梁的悬吊方法。
3.1.3
悬吊式脚手架
吊脚手架是利用吊索悬吊吊架或吊篮进行砌筑或
装饰工程操作的一种脚手架。
第三节 砌体工程施工
砌筑工程是一个综合的施工过程,它包括:
1、脚手架的搭设 2 施工准备、运输 3、砌体砌筑
3.1 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
操作的临时设施。
按其搭设位臵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
大类;
按其所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