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 例题2013:
九、供养机构 的管理
1、县、乡政府为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设备、资金,并配 备必要工作人员
2、供应服务机构应当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3、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 4、供养服务机构为改善供养对象生活条件,可开 展农副业 生产
5、乡镇政府要与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
十、供养的 监督
❖ A.王某儿子出生
B.王某外出打工且有
收入 C.王某一家迁入政府新建的住房 D.
王某女儿上小学 E.王某妻子患病
❖ AB 收入
(三)农村五保户供养法规与政策
政策文本:1994年颁布2006年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
工作条例》
一、 ★供养对象
二、 ★供养内容:吃穿住医葬
三、供养标准

四、供养资金

五、 ★供养形式
❖ 例题2013:
①对申请人进行调查核实
6、城市低保 监督复核机制
多选
②以户为单位公布,接受群众监 督
③家庭人均收入变化要告知,办 理变更手续。
④对低保家庭收入定期核查
⑤财政、审计部门监督低保资金 使用。
7、对违反规 定者进行处罚
从事城市低保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 两种情况(该保不保,不该保反保; 玩忽、徇私、、贪挪)下的不同程度的处
❖ 例题2011:
❖ 例题2009:
❖ 例题2011:
❖ 例题2009:
2、城市低保
办事机构
事实性多选
①民政部负责全国的业务指导、监督和 管理工作。 ②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管理工作;财 政部门:落实资金;统计、物价、审计、 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有关 工作。 ③县级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 政府:具体管理审批工作。 ④社区居委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 托):承担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 答案C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政策文本: 2007年《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主 ❖要 ❖内 ❖容
一、 ★对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 ★保障标准的确定(全年基本生活: 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三、资金来源 四、申请:户主-乡镇(受委托村委) 五、 审核:村委调查;乡镇审核;县民审批
能力;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
②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③领取工资或退休金等后,家 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的居民
④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注 意:家庭成员收入的确定不包 括优抚对象的怃恤金、补助金)
❖ 例题2009:
❖ 例题2010:
❖C
❖ 例题2011:
六、供养办 理机构
七、供养的审 批手续
(P86-87)
八、供养的 核销
1、民政部主管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主管本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3、乡镇政府管理本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4、村委会协助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5、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
4、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适当补助
五、 ★供养形式 (五保供养对 象自行选择)
1、集中供养(五保机构照料)
2、分散供养(村委或者五保供养服 务机构提供照料;村委可委托村民 照料)
❖ 例题2011:
❖ 例题2012: ❖ 5.老周是五保供养对象,即将进入镇敬老院
集中供养。老周将自己所承包的1亩水田交 由邻居小吴代耕,并约定小吴每年支付300 元,其余收入均归小吴所有。小吴支付的 300元应当归( )所有。 ❖ A.镇人民政府 B.镇敬老院 C.老 周 D.村民委员会
农村医疗救助:2003年颁布《农村医疗救助意见》(已 废止)
(民政、卫生、财政部)
城市医疗救助:2005年颁布《城市医疗救助意见》
(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部)
2009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民政、卫主生、人力资源一二和社、、会保★★障救救部助助、财对形政象式部):

三、审批程序
❖ A 【解析】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 出申请,并应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 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 对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 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 核。
❖ 3.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不符合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申 请,应当( )。
❖ A.口头通知街道办事处并退回材料 B.口 头通知申请人并退回材料 C.书面通知居民 委员会并说明理由 D.书面通知申请人并 说明理由
❖ 答案:.D 【解析】城市低保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 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 级民政鄣门审批。对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管 理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审批人,并说明理由。
❖ 例题2010:
①地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纳入社会救济转向资金项目
3、城市低保 资金来源
多选
②中央财政给予中西部财政 困难和老工业基地专项补助
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 供捐赠、资助。全部纳入
当地。
4、城市低 保标准确 定依据
一般:当地维持城镇居民基本生活 所必需费用。
同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和义 务教育费用。
❖ B。《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 意见(200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审核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的责任主体,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 下,应当对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详细核 查申请材料以及各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调 查人员和申请人签字确认。
❖ 例题2012:
2、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的核销。
❖ 例题2012:
❖ 6.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下列关于农 村五保供养待遇申请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 B.由村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 C.由村民委员会主动调查核实后为符合条件的村 民落实
❖ D.由乡(镇)人民政府主动调查核实后为符合条 件的村民落实

六、供养办理机构

七、供养的审批手续
八、供养的核销
九、供养机构的管理
十、供养的监督
一、 ★供养对象 “三无”或有但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残疾 或未满16周岁的村民
二、 ★供养内容
1、吃: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穿:供给衣、被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住: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医: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 予照料
2、农村医疗救助审批程序 ①申请:属地管理。向村委会提申请、填表,提供材料,村民代表 会议评议 ②审核:乡政府审核,上报县民政审批 ③审批:县级民政部门复审核实,签署审批意见。不符合书面告知, 说明理由。
简化程序: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转诊至非定点医疗机构,由 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由救助对象报县民政备案
第三章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三类:
困难群众基 本生活救助 政策法规
专项救助 政策法规
临时救助 政策法规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 2、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
1、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 2、城乡特困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政策法规 3、城镇住房救助政策法规 4、法律援助政策法规 5、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 自然灾害救助政策法规
❖ 例题2013: ❖A
(五)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 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
❖ 政策文本:200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困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 的通知》
多选
1、乡镇、县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2、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到位 3、审计部门加强对供养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4、五保供养各方面情况,应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5、供养服务机构应遵守国家各方面法律规定,提供符合规 定的供养服务。
❖ 例题2009:
(四)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纲要
政策文本:
捐助和服务
1、申请与评议。原则:本人向村委会提申请, 提供申请材料;例外:年幼、智力残疾,可由 村民小组或村民代为申请。在本村公
告,上报乡镇政府审核。 2、审核与审批:乡镇政府20天内提出审核意
见,县民政部门20天内作出审批决定。 1、不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规定条件的核销。村
委或敬老院报告,经乡审核县核准。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城市低保对象★

2、城市低保办事机构
要 内 容
3、城市低保资金来源 4、城市低保标准确定依据 5、城市低保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 ★ 6、城市低保管理与监督
7、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
1、城市低保对象
多选
①“三无”的居民(生活来源;劳动
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当地政府 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1、城市医疗救形式(3种)
①社会力量资助 ②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 ③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入
2、农村医疗救助形式(3种)
①有新农合,享受合作医疗待遇,自付过高的再给适当医疗 救助 ②无新农合,患大病,个人负担过高,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5、葬:办理丧葬事宜(该接受义务教育的保 障教
育所需费用)
注:未满16周岁或满16但仍接受义务教育的,第5条替 换为提供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三、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标准由 1.省政府;2.设区的市或者县政府制定,报省备案
四、供养资金
1、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 2、从农村集体经营收入中安排 3、承包土地他人代耕,其收益归五保对象 所有
❖ B 【解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