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

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

Heil ongjiang Ani m al Science奶牛肉牛a n d V e te rin a ry M ed ic in e NO.52005的牛(1.75kg )提高0.25kg,提高了14.5%。

2.2 饲料报酬每增加1kg 体重,试验组每头牛平均消耗饲草饲料12kg(其中玉米面1.5kg 、酒糟7.5kg 、微贮稻秸3.0kg ),对照组消耗饲草饲料11.99kg (其中玉米面1.71kg,酒糟8.57kg,未处理稻秸1.71kg )。

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增重1kg 多消耗0.01kg 饲草饲料。

2.3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天每头获毛利14.9元,比对照组(13.0元)提高经济效益1.9元。

由此可以看出,微贮发酵饲料饲喂育肥牛试验效果显著。

表2 经济效益分析组别头均日增重/kg 头均日增加收入/元头均饲草饲料日消耗成本/元毛利/(元・头-1・天-1)每增重1kg 消耗饲料成本/元试验组2.0020.0 5.114.9 2.55对照组 1.7517.5 4.513.0 2.57相差0.252.250.6 1.9-0.02 注:饲草饲料价格按玉米面每千克0.9元,酒糟每千克0.1元,稻秸每千克0.1元,微贮稻秸每千克0.15元计算。

3 结论 稻草微贮发酵处理后饲喂育肥牛,能获得较好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试验2个月的时间里,微贮发酵的稻草比未经处理的每头牛可多获利114元。

(010)收稿日期:20041104作者简介:楼月琴(1962),女,浙江永康人,实验师,本科.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楼月琴,杨菲菲(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金华321007)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034(2005)05002802 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含量和构成比例基本上与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相接近。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牛奶价格体系中都把乳蛋白的价值放在首位,有的国家乳蛋白和乳脂肪比价甚至达1.5ν1。

我国新的巴氏杀菌乳标准已把乳蛋白作为一项主要指标列入。

作为“南方奶牛之乡”的金华,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奶牛乳蛋白质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乳蛋白率的关键性措施1.1 乳蛋白质应作为一项重要的选种指标目前我国牛奶中乳脂率提高很快,已接近世界中等水平,但乳蛋白率明显低于世界各国,这与我国以往以产奶量和乳脂率作为选种指标有关。

据研究,在影响乳蛋白浓度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比饲养管理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蛋白浓度的遗传力属中等偏上,为0.50~0.60。

饲草饲料、气候等条件的变化,对高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影响较为明显;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则影响甚微。

因此,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应加大淘汰力度或通过育种手段进行改良、提高。

1.2 改善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较高能提高产奶量。

E mery 发现,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同乳蛋白浓度存在正相关,日粮中蛋白质每增加1%,乳蛋白浓度约增加0.02%。

而Spomdly 并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认为蛋白质水平对乳蛋白产量有一定的正效果。

在对蛋白质饲料的供应中,不仅要注意量的需要,而且要重视蛋白源的选择。

高蛋白原料,如豆饼、鱼粉等含粗蛋白40%~60%;中等蛋白原料,如干啤酒糟、棉粕、菜籽饼等含粗蛋白20%~40%。

不同原料的粗蛋白瘤胃降解率差异很大,鱼粉蛋白属低降解蛋白,而豆饼、棉粕的蛋白则很易被瘤胃微生物消化降解。

张丹凤等[1]报道,日产奶量为10,20,30kg 的奶牛,其日粮蛋白中非降解蛋白的比例不同,分别为26.4%、33.7%、36.7%,即不同产奶量的奶牛对日粮中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的比例有不同的要求,产奶量越高,日粮中非降解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也应随之增加。

增加鱼粉可提高高产奶牛的乳蛋白质,其原因就在于鱼粉中含有较多的非降解蛋白,并能提供较多的必需氨基酸。

而与之不同的是殷光骐等[2]的试验表明,在低蛋白奶牛日粮中添加鱼粉对提高乳蛋白质无明显作用。

1.3 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日粮中能量水平是影响乳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量不足时,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会被作为能源而利用,并且会降低瘤胃内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其结果导致乳蛋白率的下降。

在奶牛饲养方式上采取粗料自由采食,通过增加精料水平提高精粗比,可使得能量摄入量增加,增加的能量可提高乳蛋白浓度和产量。

Rook 等报道,以青贮料为基础日粮的泌乳母牛,每日补充 3.0,6.0和9.0kg 的精料,结果乳蛋白率从3.18%提高到 3.31%,乳蛋白产量从0.7kg /d 增加到0.9kg/d 。

Fraser 和W ener 的研究也表明,当谷实类精料水平增加至4kg/d 时,乳蛋白率可由3.1%提高到3.3%。

E mery 报道,每当谷物或饲草提供的净能增加4.1868MJ 时,乳蛋白率可增加0.015%。

因此,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或改进青贮料品质可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从而提高乳蛋白率和产量。

1.4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1.4.1 氨基酸添加剂 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影响乳蛋白分泌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乳蛋白对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的补充82很敏感,尤其是产奶高峰以后的奶牛。

Koch等给以大豆粕为惟一蛋白质饲料的42头奶牛(18头初产,24头经产)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10.9g(或蛋氨酸11.7g)、赖氨酸14.6g。

发现初产牛乳蛋白分别提高 1.8%和 3.9%,经产牛提高2.5%、3.5%。

Kamp l等利用西门塔尔牛所做的试验表明,每天添加15g/头保护性蛋氨酸,能提高产奶量2.19kg/d 和乳蛋白0.27%。

王纪亭等的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并可使乳蛋白率超过10%。

1.4.2 维生素添加剂 烟酸又叫尼克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有关。

Homer指出,烟酸可通过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或增加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因而增加十二指肠微生物氮量,提高小肠氨基酸的利用率。

每头奶牛每日喂6g烟酸,可预防酮病,促进瘤胃菌体蛋白的合成,提高产奶量及乳蛋白、乳脂肪含量。

现在有的奶牛饲养者为提高奶牛产奶量往往在饲料中添加脂肪,但这样做会降低乳蛋白浓度;在补充脂肪时同时补充烟酸,则可缓解这一矛盾,提高乳蛋白的产量。

叶酸是生物体内系列化学反应中辅酶合成的原料,参与蛋白质、核酸等代谢,一般情况下,瘤胃微生物通过自身合成叶酸满足机体需要。

Girard报道,日粮中补充叶酸,血清中叶酸浓度升高,导致瘤胃的丙酸产量增加,进而使乳蛋白产量增加。

1.4.3 微生物 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等微生物,可使乳蛋白浓度提高0.1%~0.2%。

对高产奶牛、饲喂精料过多的奶牛,添加微生物更为适合。

用含2×107个活菌的酵母粉剂,给每头奶牛每天投喂10g(拌在精料中),可使乳蛋白浓度提高0.06%。

1.5 牧草的选择1.5.1 供给优质的牧草 目前,奶牛养殖中粗料多用稻草(DM中CP为4%),也有时用玉米秸秆(DM中CP为5%)和少量的青贮玉米(DM中CP为8%),基本上无粗蛋白含量高的牧草,如苜蓿干草(DM中CP超过18%)。

所以配出来的奶牛日粮粗蛋白往往低于其营养需要量,且精料偏多。

这一方面加大了成本,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奶牛慢性酸中毒。

提供优质、高蛋白的苜蓿干草代替禾本科干草或稻草,既可在减少精料的情况下满足奶牛对粗蛋白的需要量,提高乳蛋白含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及减少由于精料过多带来的慢性酸中毒。

此外,不同饲草的搭配,对提高乳蛋白浓度也有良好的作用。

例如,给奶牛饲喂不同比例的玉米牧草青贮比饲喂单一的牧草青贮,能提高乳蛋白浓度和产量。

把青贮铡短或干草粉碎(或制成颗粒),可使乳蛋白提高而乳脂率下降,这一现象称之为“蛋白质脂肪递转”。

1.5.2 饲草类型 饲草类型对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多年生黑麦草相比,白三叶草能促进放牧饲养的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提高。

当母牛采食白三叶草时,小肠蛋白质流量提高,从而获得了较高的乳蛋白水平。

一般而言,牧草调制成干草或青贮对乳蛋白含量无影响;而饲料作物的调制(如青贮),则对乳蛋白含量有影响。

用牧草青贮与玉米青贮的混合日粮饲喂初产母牛时,提高玉米青贮的比例可提高乳蛋白含量,这可能是因为玉米青贮会增加母牛的能量摄入量。

1.6 给奶牛良好的“关怀”高产奶牛通过人工选育产生基因突变形成专门化体型,如乳房膨大,行走不便,易发生神经症状。

与低产奶牛不同,高产奶牛生理是专门化选种造就的偏向性生理。

超级高产奶牛,如头胎产奶量超过1万kg的明星奶牛,神经类型呈高度紧张型,内分泌激素亦处于超常状态。

人类必须对奶牛实施超常的自然亲和,给予奶牛良好的关怀,即把奶牛当成“人”或“宠物”来安抚,执行“精神安抚和物质福利”原则,为奶牛提供良好的饲养和“居住”环境,给予适宜的运动、按摩乳房、刷拭牛体,常常保持牛体清洁卫生等,可保证较高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2 结束语金华市奶牛绝大多数系中国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长期以来徘徊在5t/头,且乳蛋白含量偏低。

而奶牛乳蛋白质受诸多因素影响,养殖场应根据奶牛具体的生产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低乳蛋白奶牛加大淘汰率或通过育种手段加以改良;对高乳蛋白奶牛更要注重日粮的合理搭配和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高乳蛋白的优良性状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饲养和营养方法进行综合调控是一条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 张丹凤,陆东林.提高乳蛋白浓度的措施[J].新疆奶业,2002(1):14-15.[2] 殷光骐,刘丙华,葛建明,等.奶牛日粮中增加非降解蛋白饲料提高乳蛋白率的试验[J].中国奶牛,1999,(2):18-19.(010)・基层园地・仔猪热水浴法 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养料和排除废物而转变为自行呼吸、消化和排泄;另外,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仔猪出生后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首先对温差的改变极为敏感。

依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仔猪热水浴法。

此法能增强仔猪体质,提高仔猪成活率。

仔猪热水浴法即母猪产仔时,按正常规律接产,在喂奶后,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奶头洗净并挤掉积奶,然后用盆或木桶装5kg45~50℃的温水,放入5g左右的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以淡红色为宜),逐头把小猪泡于溶液中,使仔猪头鼻露出水面,一边泡一边擦洗,每头仔猪洗浴1分钟即抱出擦干,放到母猪身边喂初乳。

如室内温度过低,要对室温进行调节,确保室温在30℃左右再进行热水浴,以免仔猪受凉感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