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10.A、 25% B、 50% C、 12.5% D、 6.25%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13.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4.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15.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6.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17.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8.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1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0.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21.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22.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2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24.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25.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6.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27.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28.A、亲代 B、子一代(F1) C、子二代(F2) D、子三代(F3)2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30.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偏相关31.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D )。
32.A、个体选择 B、家系选择 C、家系内选择 D、合并选择33.育种值是指基因的( A )。
34.A、加性效应值 B、显性效应值 C、上位效应值 D、互作效应值35.畜群大小一般用( C )表示。
36.A、个体数 B、实际含量 C、有效含量 D、公母比例37.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C )。
38.A、选优去劣 B、打破了平衡39.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创造变异40.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41.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不相关 D、呈偏相关42.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B )43.A、、选择间隔太长 B、、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44.C、、选择强度太小 D、、育种值估计不准45.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称为( D )。
A、留种率B、选择反应C、世代间隔D、选择强度46.伴性快羽公鸡与伴性慢羽母鸡交配后,子一代的母雏为( D )。
A、丝羽型B、慢羽型C、常羽型D、快羽型47.选择指数法是针对( D )性状的选择方法。
A、单一B、质量C、抗病D、多个48.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A、单系B、品族C、近交系D、群系49.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实现的。
A、繁育体系B、杂交C、选择D、繁殖50.下列交配类型中,属于种间杂交的组合是( C )。
A、太湖猪×长白猪B、水牛×黄牛C、马×驴D、山羊×绵羊51.下列那种措施是防止近交衰退最有效的措施( B )。
A、异质选配B、选择+淘汰C、环境控制D、后裔测定52.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选择反应( C )。
A、遗传变异B、选择强度C、世代间隔D、留种率5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原始品种的是( A )A、藏鸡B、新疆细毛羊C、荣昌猪D、四川白鹅54.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 C )效应。
A、显性B、上位C、加性D、互作55.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56.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57.如果A与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体交配所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B )A、 40%B、 10%C、 20%D、 12.5%58.在下列品系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59.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60.同质选配的作用( C )。
61.A、导致群体分化 B、导致群体纯合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创造变异62.( C、)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63.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64.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二、判断题1.生物遗传多样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
(√)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
(×)3.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是彼此独立的两种选配方法。
(×)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
(√)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6.杂种优势利用就是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群体杂交以进行商品代生产。
(×)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
(×)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
(√)9.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呈强的正相关. (×)10.BLUP法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效应进行估计和校正。
(√)11.生物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
(√)1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
(×)13.如同时选择n个性状,则每个性状的选择反应只有选择单个性状时的选择反应的1/n。
(×)1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
(√)1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16.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1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
(×)1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
(√)19分化生长率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小于整体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20.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导入杂交。
(×)三、名词解释1. 驯养与驯化:驯养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指人类在野生动物驯养过程中,经过长期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的体型外貌、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等发生根本性变化(遗传基础发生改变),完全丧失野性而依赖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
驯养和驯化是野生动物成为家畜所经历的两个阶段。
2. 生长波与生长中心: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称为生长波。
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波中,最后生长的部位,称为生长中心。
支配畜体各类骨骼生长的有主要生长波和次要生长波。
两个生长波汇合之处即生长中心。
3. 家系选择与同胞选择:家系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予以选留;同胞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同胞测定的成绩进行选留。
家系选择所依据的家系均值包含了备选个体本身的生产成绩,而同胞选择所依据的同胞成绩不包括备选个体本身成绩。
4.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5. QTL与MAS: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Loci) ,指数量性状基因座,是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指标记辅助选择,是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个体遗传评定)。
QTL和MAS 是现代分子育种中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生产性能测定有何意义?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2.多性状选择有哪些方法?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选择指数)法,多性状BLUP法等。
3.与传统的选择指数法相比,BLUP育种值估计法有何优越性?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按照最佳线性无偏的原则去估计线性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BLUP的实质是选择指数法的推广,但它有别于选择指数法,它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误差进行估计和矫正,因而,在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其估计值也具有理想值的性质。
4.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选种选配。
5.影响杂交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亲本群体的纯度;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遗传力的高低等6.家畜遗传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排挤;盲目杂交;掠夺性开发利用。
7.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8.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
(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